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見性為空,空為有狀,用多種比喻體現空性狀態

見性為空,空為有狀,用多種比喻體現空性狀態

心經中提到四聖諦苦集滅道,也是用個「無」,還是性空的。透過性空作什麼?幫助我們平等!平等!生的現象,雖然我們都喜歡;滅的現象,雖然都不喜歡。但是它有它的平等性,平等性在什麼地方?就在於性空。生性空,滅也性空,那是什麼意思?生,不是絕對不變的生,我們每一個生下來的人,都一步一步走向滅亡的道路,沒有人能免呀!只是有人會插隊。應該是先生先死,後生後死;偏偏有的人先生,還會後死;後死的會先生,後生會先死,那就是插隊。但是不管先後,只要生,一定會滅。所以所謂生,不是絕對不變的生,它是含著滅的成分在。

滅之後呢?當這個人圓寂了,我們說他往生了,滅後往生,往下一個生命去,所以滅也不是絕對不變的滅,滅的當下,其實又開始生了。他又去累積,他下一輩子的生命體,他又去尋找他下一輩子的父母,藉他的父精母血,然後又開始成長他的眼、耳、鼻、舌、身,這些又長回來,經過懷胎十個月又生了。

如果只有看到現象的話,我們會覺得生就是生,不能是滅;滅就是滅,不能是生。因為我們把生滅看成兩件事情,其實以性空來說,它們應該融溶在一起的。它們怎樣融溶在一起?這裡面的因緣問題,不能跑出一個特別的因緣,所有的因緣不能是不變的,不能是單獨存在的,不能是主宰性的。所以它所有的是生中帶滅,滅中帶生。

日夜明暗喻;用明暗現象來作比喻比較清楚,中午十二點是最明亮的時候,午夜十二點是最暗的時候。在過程中,明中有暗,暗中有明,愈來愈暗,愈來愈暗之後,這暗中有明,就逐漸逐漸黎明。明日到中午十二點,也是如此循環的,而且我們說時時刻刻明暗程度是不同的呀!但是我們很粗心,會覺得白天就是白天,就是亮的;晚上就是暗的。粗心地把它分成兩件事情,然後就覺得白天就是白天;晚上就是晚上。問題是白天如何轉成晚上?晚上如何轉成白天?是逐漸轉變的,不是突然間白天,然後就變成晚上,晚上突然間就變成白天,其實它們是逐漸地變,看它們之間的因緣,是如何排列組合的。

出生老死喻;如果「生」比喻成A,「滅」比喻成B,剛生下來,A的因緣很充足,B很少;等到愈來愈老,愈來愈老的時候,B愈來愈多,A愈來愈少,所以就滅了。滅了之後,A又逐漸開始多了,而後又往「生」去,所以這個非常難思考呀!這是因為講得很細很深,不容易理解,跟我們日常的思考邏輯是不一樣的。所以常說A就是A,B就是B,以我們理工數學的基礎來講,這兩者的關係,不是A等於B,就是A不等於B,但是如果以性空的觀念,是A中有B,B中有A,這麼樣的思考邏輯是不容易的呀!

雞生蛋蛋生雞喻;諸法空相,我常用一個比喻,雞跟蛋一直是我們的迷思,到底是雞生蛋或蛋生雞?為何有這個問題?因為將雞當作一件事情,將蛋當作一件事情,其實如果要解決這個問題,應該說雞中有蛋,蛋中有雞,而不是雞生蛋或蛋生雞的問題。為何我們一直在追這個問題?因為我們有自性妄執,一直在追那個端點、起始點。透過不二,思考不雞不蛋,雞是性空的,蛋也是性空的,所以要去追到底最先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實在是追不來的。這沒有端點,找不到那個起始點,而應該是蛋中有雞,雞中有蛋才是對的。

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透過性空來的。透過性空之後,希望達於相空,從相有到相空的一個過程,現象還沒有現前,我們的思路可以先這麼走,思考的理路,可以先去接受它,將來它才有機會現前,當它現前的時候,就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這就是所謂的泯相證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修禪凈密 的精彩文章:

封面 般若深觀動態世界;緣起性空,萬有存在

TAG:實修禪凈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