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日常的「無心」之美,孕育出極致簡素的無印良品|雪月花輯
日本民藝運動開始於上世紀二十年代,開創者柳宗悅是民藝理論家、美學家,他提出的美學理論富有哲理:
「美,必須是生活的產物。」
「一個國家或許可以只推出少數幾個非同尋常的人,然後再去誇耀其名聲。但是,一個國家的文化程度實際狀況如何,則應該根據普通民眾的生活進行判斷,最顯著的反映就在於民眾平時使用的器物上。」
「民藝品中含有自然之美,最能反映民眾的生存活力,所以工藝品之美屬於親切溫潤之美。在充滿虛偽、流於病態、缺乏情愛的今天,難道不應該感激這些能夠撫慰人類心靈的藝術美嗎?」
柳宗悅(1889-1961),日本著名民藝理論家、美學家。1936年創辦日本民藝館並任首任館長,1943年任日本民藝協會首任會長。1957年獲日本政府授予的「文化功勞者」榮譽稱號。「民藝」一詞的創造者,被譽為「民藝之父」。
這三段話,在當時是有明確指向的。
「生活」,是指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生活,尤其是普通民眾的生活。
為什麼這麼解釋呢?
日本自明治維新開始,在西方文化的衝擊下,如何認識傳統文化的價值,是經過了相當一段時間混亂的,而民藝運動,正是為傳統文化進行價值定位的一個努力。
柳宗悅開創了日本的民藝運動,並組建了「民藝協團」,與眾多日本學者和工藝作家,大量搜集造型優美的日用器具,指導民間藝人和匠師恢復傳統工藝。
自古以來,日本接受外來文化都是自上而下的過程,於是,要尋找傳統文化的價值,最便捷的方法就是走向民眾的生活。
柳宗悅是通過日常物品來發現傳統審美價值的。他把這類物品限定為實用品和普通品,主要是手工批量製造的、價格便宜的、貼近日常生活的物品。而對這類物品的價值發現,集中於「民眾的工藝」,簡稱「民藝」。
據說,從民眾生活用品中發現美,在當時是劃時代的想法。但對同樣一件物品,因著人們審美價值的不同,感受也不盡相同。
柳宗悅的審美來自禪。
柳宗悅進入日本貴族學習院後,遇到了影響他一生的人,就是當時在該校教英語的老師鈴木大拙。之後,他與這位世界的禪者保持了一生的亦師亦友的關係,並且深諳禪道。
左起為鈴木大拙、柳宗悅
柳宗悅在1941年《工藝文化》一書的序言中總結道,他所要闡述的真理都可以歸結到「無事」二字上,在此之外的任何地方都無法找尋出工藝的美之歸宿;在任何時代,對任何民族來說,這都是恆古不變之原理;這雖是禪語,但是也同樣適用於闡述美之場合。
鈴木大拙《無事》
下這麼一個普遍性的結論,是否妥當呢?也許,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也存在這麼一個現象:日本人與禪宗有著一種天然的親近,尤其是挖掘日常審美的時候。
隨南宋禪宗傳入日本的茶文化,在日本最初興起時是書院茶道,其功用主要是鑒賞來自中國的文物,甚至是權貴們通過展示自己擁有的中國文物,來炫耀財富和權力。後來發展出的草庵茶道,是在茶道走向日常生活的過程中出現的,形成了茶禪一味的茶道。
可以說,以禪者的角度發現日常美,在日本有很長的歷史,連綿至今。
柳宗悅在《雜器之美》寫道:「正是樸實無華的器皿,才蘊藏著令人驚異的美。」
要想使器皿呈現樸實無華,工匠在製作時應該是無欲的,僅僅是為了實用,而不是要成名成家。
一個工匠如果只一味迎合別人,就會事與願違,也不會成為優秀的工匠。因為,如果工匠的表現欲太強,就會使作品表現出不自然,甚至矯揉造作;而一旦沉浸於磨鍊自己,對其他事情視而不見,進入無我的世界,就會創作出「樸實無華」。
從日復一日製作出大量民藝品的工匠身上,柳宗悅感受到了工匠的無欲無求,並且從純粹的造型中發現了美。
無心於事,無事於心。
無欲無求的心境,會更凈化器物之美。
於是,毫無矯飾,成為民藝的起點。
柳宗悅書法《無有好醜》
所以,在柳宗悅眼裡,「無」是「好」的,而一旦「有」,就會「丑」。
其實,這種工匠文化並不是柳宗悅最早提出的。在江戶時代,就流行諸業如禪的理念。在鈴木正三(1579—1655)提倡的職業觀里,就有「農禪一如」、「工禪一如」、「商禪一如」。石田梅岩(1685—1744)提出著名的職業觀——「石門心學」,其核心思想是「諸業即修業」。
不過,從民藝品中發現並且提倡「禪」,就是無心之美,是開始於柳宗悅。
從柳宗悅的民藝理論構成看,「用之美」,同樣也是中國古董收藏的審美;突出素材之自然美,是日本傳統;只有無心之美,才是他的思想特色。
不過,柳宗悅領導的民藝運動不單是理論倡導,更要用物品來進行詮釋。1936年,他創辦日本民藝館,為首任館長。他說:「民藝館的使命在於提示美的標準。」
東京,日本民藝館
柳宗悅誕辰120周年之際舉辦的特展
怎麼才能看出器物上的「無心之美」和「用之美」呢?
從民藝館選出六件代表性藏品,我們來看看。
刷毛目茶碗,朝鮮半島,15世紀後期-16世紀前期
染付秋草文面取壺,金沙里窯,朝鮮半島,18世紀前期
志野鐵繪粟文平缽,日本,16世紀
鐵繪葦文壺,日本,17世紀
染付山水文缽,日本,17世紀
染付草文豬口,日本,17世紀
這六件藏品都是出自民窯。外形簡單色彩質樸,彷彿這就是我們日常身邊之物。如果仔細品味,卻發現每一筆草紋、每一處冰裂,淡泊寂寥;一點一線,皆有不同。
尤其這寥寥數筆,卻藏著匠人熟練到極致,在一個接一個的批量生產中表現出的自由和忘我,在產品上凝結出的無心之美。
隨著時間推移,器皿上呈現的染漬、裂紋以及一些使用過的痕迹,使這些日常之物真正成為藝術品:一件由匠人傳遞到使用者共同完成的藝術。
並且,這種美一直在歲月中傳遞與延續。
穿過茶碗,看到了某個晴朗的下午……
在民藝館裡,還有一件作品值得關注,就是木喰和尚雕刻的地藏菩薩像。
地藏菩薩像,日本,木喰明滿,木雕,1801年
木喰是江戶時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和尚,他曾發願走遍日本的靈山聖地。在途中,他看到佛像信仰非常普遍,但佛像在偏遠地區卻十分缺少,便立下隨處雕刻佛像的志願。
他對雕刻佛像的木料沒有特殊要求,既雕刻大型系列佛像,也隨手將一些邊角料製作成佛像,而且每完成一尊,他就在佛像背後刻下銘款,記錄完成的時間和地名,並送給當地的寺院或者百姓,為他們祈福。他不為取悅任何人而進行雕飾,佛身的台座和衣服的紋路都有鈍角的刻痕,每一刀的位置和力度清清楚楚,猶如禪者墨跡的筆觸,耐人尋味。
尤其到八十歲後,他的修行覺悟留在每一尊佛上,就是每一尊佛像都有一張純稚的笑顏。這笑顏曾經慰籍過許多人的心靈。
木喰和尚送給百姓的佛像,不止被供奉著,因為和藹可親,有時也被小孩當成玩具玩耍,留在佛像上的劃痕,更表現出佛的慈悲。
柳宗悅驚喜於這些佛像上拙樸無心的刻痕,更感動於木喰和尚的菩薩心腸。
這是真善美高度統一的民藝。
時至今日,柳宗悅的民藝思想對許多工藝美術創作者都有著深刻影響。在NHK《美之壺?民藝》里,舉出一個漆器工藝家伏見真樹的例子。
伏見先生從年輕時就受柳宗悅思想的影響,在三十多年的職業生涯中,總結出的感悟是:只有不斷重複,忠於基本,才能呈現出極致的美;簡單的、毫不矯揉造作的漆器,正是無心創作的結晶。
伏見真樹的漆器作品
其實,柳宗悅民藝思想的影響不止在手工製作,他所建立的美學,無論理論還是用來提示美的民藝品,對日本民用品工業的設計理念同樣具有深遠意義,其中就包括著名的「無印良品」。甚至可以說,「去矯飾」已然成為日本日用品的一個特點。
柳宗悅美學精神的傳承:無印良品
總之,日本民藝運動是在禪的引導下,發現日常用品的美,創作日常用品的美,拓展禪意生活,幫助人們安心地活在當下,面向未來。
甲和燈禪意生活平台獨家特約專欄
轉載請聯繫本公眾號後台
圖片來自網路
※今日讀書|《生活十講》:你能看見生活的模樣么?
※地壇讀書會|在地壇讀書是件幸福的事
TAG:甲和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