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10大守城王 第3影響世界史 第1被60萬大軍圍攻85天

古代10大守城王 第3影響世界史 第1被60萬大軍圍攻85天

(說歷史的女人——第373期)在以冷兵器為主要作戰方式的古代,雙方征戰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其實就是攻城拔寨。攻城方一般來說,都會以兵力和攻城器械都占絕對優勢的前提下,才會發動瘋狂的攻城。這樣以來,守方雖然佔據城池這個屏障的優勢,可以在城上以射箭等方式進行反擊,但是如果雙方兵力差距太大,想守住城池也是非常不容易。因此,傑出的守城之將就顯得比攻城之將更為可貴和難得了。今天「說歷史的女人」就和各位分享十個人物,他們堪稱是中國古代10大守城王,尤其是第1這位,在兵力極其懸殊的情況下,孤守一座孤城,被60萬大軍圍攻85天,竟然硬硬撐了下來,等來援軍,擊敗了這60萬大軍,被譽為軍事史上的一個奇蹟。

NO.10:史可法——史上最具爭議的守揚州。

公元1645年的4月,清軍統帥多鐸率領數十萬大軍圍攻揚州。但揚州是一座堅城,城池高大,易守難攻。因此,這本身對於攻方就是硬體挑戰。但是當時的攻城兵器也已經很先進,不像以前只有雲梯和攻城車之類,此時攻城兵器已經有紅衣大炮,這東西攻城效果非常牛,威力大。但是清軍方面這個攻城兵器一開始沒有運到,所以統帥多鐸就沒有選擇強攻,而是準備勸降。

當然多鐸也不是紅口白牙沒有根據的勸降,根據當時的天下大勢,多鐸勸降是有理由的:其一是天下大勢所趨,清軍入關,勢如破竹,不管是李自成的起義軍還是明軍都節節敗退,在這種趨勢下,南明這個臨時組建起來的政府翻盤的幾率是非常低的;其二是揚州成了一座孤城,史可法曾經向周邊求援,但是沒有一支援軍趕來救援。

史可法作為鎮守揚州的總負責人,他拒絕了多鐸的勸降,當然其中最重要的理由,大概是史可法把忠臣名節看得高過了一切,高過了揚州城中的近百萬老百姓和士兵。後世史學家認為史可法以揚州孤城苦守,是愚鈍的。雖然其個人忠誠名節令人可敬,但是其造成的後果,卻更令人震驚:清軍因攻城遇到的頑強抵抗,導致怒火無處消,城破後直接屠城。因此,史可法守揚州,也成了古代史上最具爭議的守城戰。

NO.9:霍峻——劉備麾下最傑出的守城王。

劉備能夠在益州取得勝利,其中最為關鍵的一個人物之一就是霍峻。霍峻,字仲邈,是湖北枝江人。原是劉表部將,劉表死後,改投劉備,劉備封霍峻中郎將。公元212年,劉備和劉璋鬧掰了,劉備要率領大軍直撲成都。當時劉備在益州的唯一根據地,即葭萌關。

這葭萌關很重要,是益州和漢中之間的一道門。漢中張魯對這道門也是垂涎三尺,故此,留下鎮守之人那是不但勇武,而且還得有一定的謀略,至少得是沉著冷靜、而且還忠誠可靠的人才行。當時劉備從所帶將領中選擇了霍峻,看來霍峻的整體素質應該不錯。劉備在看人和任用這方面還是非常高明的。

不過劉備還幹了一件冒險事,那就是劉備霍峻的守城之兵,竟然只有近千人。當然可以理解,因為劉備帶來益州的兵力本來就不多,還要帶著主要隊伍去攻成都。可是,如果葭萌關一旦有失,那不是也很危險嗎?

後來的事實也確證了這個危險,因為漢中張魯和益州劉璋都對葭萌關採取了措施,張魯採取的是文的,派人去勸降霍峻,但沒有成功。可是劉璋可不這麼文縐縐了,既然跟劉備鬧翻了,那就來武的吧,派遣了兩員將領,一個叫扶禁,一個叫向存,這兩人帶了近兩萬兵馬來攻打葭萌關。

但是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扶禁、向存兩人圍攻了一年,竟然都沒攻下葭萌關。這還不算,還在不防備的情況下,被霍峻帶兵打敗,這向存的頭還被霍峻砍了下來。真是不得不佩服霍峻的守城能力,絕對的守城王,當之無愧。

NO.8:曹仁——曹魏被遺忘的守城猛將。

曹仁是曹操麾下的一員超級猛將,但被演義塑造成笨蛋後,導致人們幾乎都忽略了他的歷史形象。正史上的曹仁應該是文武兼備的,當然此處的「文」並不是說他多有文才,而是指曹仁的軍謀能力。曹仁作為元老級別的將領,從曹操起兵就一直追隨,功勞無數。在曹仁的一生中,有兩個亮點:

第一個亮點是守江陵,戰周瑜。曹操在赤壁大戰敗後,是曹仁前去接應。曹操在回許昌的時候,特意留曹仁鎮守南郡,以阻擋周瑜的大軍。不過根據曹操的長線計劃來看,曹操大約知道南郡是守不住的,或者東吳方面必然要來奪南郡,故此準確來說,曹操留曹仁鎮守南郡的目的是耗東吳。不過曹仁完成的還是很出色的,周瑜來攻,還受了箭傷。

另外,曹仁在這期間還展示了一次將軍神威。公元209年,周瑜帶領大軍圍攻江陵(南郡治所),前鋒部隊剛到,曹仁方面牛金帶300壯士出戰。結果東吳前鋒部隊人數眾多,好幾千人,牛金殺進去就殺不出來,被圍困其中,有性命之憂。曹軍在城下遠看,都非常擔心。這時,曹仁披掛上馬,單騎沖入敵陣,一陣衝殺,救出牛金。殺出後,看到還有士兵在其中,再次殺進去,擊退吳軍。長史陳矯嘆服道:「將軍,真天人也!」

第二個亮點是鎮守樊城,戰關羽。三國鼎立後,荊州一破為三,魏蜀吳各佔一份,樊城作為曹魏方面的前線軍事要地,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鎮守之人更得忠、勇、謀兼備。曹操留曹仁,鎮樊城,恰如劉備留關羽,鎮荊州,以及東吳方面在前線要地用周瑜、魯肅、呂蒙是一個道理。

這個三足鼎立的格局本來很完美,誰最先打破這個格局的遊戲規則,那麼不是最終的勝者就是最慘的敗者,結果關羽想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但是很遺憾,關羽有這個勇氣,但是沒有這個能力。關羽一攻樊城,雖然聲威很強,但曹仁也不是吃素的,守城能力極強,導致關羽攻城沒有進展,雖然後來關羽藉助天助幹掉了于禁的援軍,但是繼續攻城,依然難以攻破。話說關羽出兵樊城,所帶儘是荊州精銳部隊,但攻打了一年,都沒打下樊城。可見曹仁這守城能力,足以堪稱守城王了。

NO.7:文聘——曹魏方面最容易被忽略的守城良將。

文聘這個人經常被忽略,但他的軍事才能還是非常不錯的。此人原先是劉表的部將,後來投降曹操。在赤壁之敗後,荊州破裂,荊州江夏與東吳相連,是門戶之地,十分重要,曹操很器重文聘的人品和才幹,就把這個門戶之地交給文聘鎮守。文聘在鎮守江夏期間,立了很多功勞,比如牽制關羽,燒毀關羽的物資輜重等等。不過他最矚目的功勞還要到曹叡執政時期。

公元226年的8月,孫權忽然統帥五萬大軍攻打文聘所駐守的石陽城。孫權此次出兵可能是因為曹魏曹丕剛死不到2個月(曹丕於公元226年6月26日駕崩),新皇帝曹叡剛繼位,朝局還不穩定。但是孫權如此盤算,卻並沒有取得勝利。原因不簡單,彰顯了文聘的軍謀才幹。

史載當時陰雨不斷,城牆有些地方都破了,已經來不及修補,於是文聘就來了個疑兵之計,讓士兵和人們都在城中隱藏起來,不讓孫吳大軍發現。而文聘自己則在中軍帳喝酒、睡覺。原因是孫權看到這種情況,必然會認為要麼城中有伏兵,要麼他們在等援軍。於是孫權不敢攻打,最後無奈退兵。

不過《三國志》的記載略有不同,說孫權圍攻了20多天,但文聘堅守城池,孫權攻不下,只好退兵。但在孫權退兵之際,文聘卻忽然統兵從後面掩殺,導致孫權慘敗。

NO.6:朱然——東吳最後的大都督。

江東之地,歷來的人才輩出,英傑璀璨,先後出過很多傑出的人物,比如周瑜、魯肅、呂蒙等。今天我們說這位叫朱然,屬於東吳中後期的傑出軍事人才,最終官拜左大司馬,右軍師,地位僅此於東吳第四代傑出軍事奇才陸遜。並且,在夷陵之戰破劉備,其中兩大軍事統帥,其中之一便是朱然。不過朱然一生中最光彩的事迹則是發生在公元223年。

這一年曹丕派遣曹真、張郃等將領率兵攻打江陵,後來曹丕還親自來到宛城以援助前線的作戰。當時鎮守江陵的統帥便是朱然。孫權派去的援軍很快被魏軍擊敗,如此以來,江陵城便成了一座被圍困的孤城。另外,情況更為危機的是城中士兵許多都患了兵,失去了戰鬥力,剩餘具有戰鬥力的士兵人數僅為五千人。情況不容樂觀,但朱然沉著冷靜,激勵士氣,堅決守城。

魏國方面的大軍圍攻非常激烈,又是堆起土山,又是挖地道,但朱然毫無懼色,你怎麼攻,我就怎麼對付。結果魏軍的各種攻城方式都沒有取得成功。魏軍圍攻江陵6個月,沒有取勝,最終被迫退軍。朱然這個守城的能力,也果然令人敬佩。當時朱然因此功,威震一時,被孫權封為當陽侯。

NO.5:張遼——威震逍遙津的曹魏神將。

作為五子之首,張遼之威名,同樣如雷貫耳。不過張遼最名動一時的戰功依然當屬鎮守合肥。在公元215年,孫權趁曹操攻打漢中的時候,認為是突破魏國防衛的好時機,於是,興奮地帶著十萬大軍浩浩蕩蕩開赴合肥前線,準備攻破這座進入中原的門戶之城。

按說,孫權統兵十萬,當時合肥守軍只有七千人,怎麼著也能取勝,甚至有人開了一句玩笑說,就算孫權帶著十萬大軍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合肥淹沒了。可是話雖然這樣說,但孫權並沒有勝利。因為有一句古話說得好,兵不在多,貴在精,將不在多,貴在勇。因此,孫權雖然兵將眾多,而合肥雖然兵將寡少,但鎮守合肥的三大名將,尤其是張遼,那是一員勇謀兼備之帥才。他出奇制勝,自帶八百勇士,重創孫權十萬大軍的士氣,結果孫權不但慘敗,而且自己還險被俘獲。

合肥守衛戰,也因此被載入青史。而孫權因此敗,也被民間送了一個綽號,叫孫十萬。有人說,實際應該叫損十萬。呵呵。

NO.4:臧質——南北朝時期一代名將。

臧質,山東人,長相非常有特點,個頭倒也不高,不過六尺七,額頭凸起,大齙牙,還是個禿頂。不過這個丑小子,雖然其貌不揚,但是才略過人,博覽群書,又通兵法,而且胸懷寬廣,頗有氣概,是個醜陋的氣質男,靠魅力和能力征服了人們。

臧質一生最輝煌的軍事戰績當時守衛盱眙。此戰發生在公元451年的一月,拓跋燾率領大軍攻打盱眙,築長城以圍攻盱眙城,同時還切斷了盱眙的水陸交通。拓跋燾給臧質寫勸降書,反而遭到臧質的羞辱,拓跋燾惱羞成怒,就命人做了一個鐵床,說攻破城池就把臧質綁在這個鐵床上。

兩人打的嘴官司在史載中也頗有名,不過說再多都是扯淡,一切還得靠實力來證明。所以拓跋燾說歸說,他想折磨臧質,還得靠打。因此,拓跋燾率兵猛烈攻城。他們造了一種鐵鉤車,去鉤宋軍的城樓。臧質就命人用粗大的繩索在城中把那鐵鉤車給綁住,導致勾住城樓的鐵鉤車下不去。到了夜裡,宋軍則把士兵悄悄放在木桶里,用繩子垂下去,斬斷鐵鉤車上的繩子,然後把敵人的鐵鉤車退到城裡來。

之後,拓跋燾率領士兵繼續攻城,臧質則堅守城池。雙方傷亡都很慘重,尤其是攻方,死屍在城牆下堆積如山,快有城高。一連打了一個月,拓跋燾方面損失極其慘重,但是攻城卻沒有取得勝利。後魏軍士兵又患了疫病,加上宋軍的援軍也趕來了,拓跋燾被迫撤退。

NO.3:王堅——南宋傑出的抗蒙名將,一戰影響世界歷史進程。

王堅,河南南陽鄧州彭橋人,作戰勇猛,功勞卓著。他一生最精彩的戰績是鎮守合州,在這裡,他打出了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一戰。

宋寶祐六年12月,成吉思汗的孫子,著名的蒙古大汗蒙哥,親自率領精銳大軍攻打合州。當時號稱十萬,但是史載中實則只有四萬,不過都是蒙古精兵。合州地區的負責人王堅,組織軍民共同抗蒙。蒙哥一開始率兵猛攻,但是沒有取得成功。之後,蒙古軍並沒有退卻,還是連續不斷猛攻,王堅則始終堅守。到了第二年的7月,蒙古軍的老闆蒙哥竟然被王堅軍射出的飛丸打中,蒙哥竟然不治而亡。這支蒙古軍一時群龍無首,加上蒙古內部出現了繼承人的紛爭,紛紛撤軍。合州之圍遂解除。

不過合州守衛戰不但是延續了南宋的命脈,甚至在世界歷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史書對這次戰役的評價為:「延續宋祚、緩解歐亞戰禍、阻止蒙古向非洲擴張。」因此,王堅在合州的勝利,不僅改變了南宋歷史,還改變了世界歷史走向

NO.2:韋孝寬。

韋孝寬,祖籍京兆杜陵,胸中有萬冊經書,滿腹有軍事才能。一生歷經北魏、西魏、北周,是當時非常傑出的戰略家和軍事家。他一生創造了奇蹟,立下了很多功勞,先後官拜大司空、上柱國等。在他一生立,最傑出的守城戰,當屬鎮守玉璧。

公元546年,東魏權臣高歡率領大軍圍攻玉璧。當時玉璧的負責人就是韋孝寬。韋孝寬採取堅守策略固守城池。一開始,高歡遠離城池駐紮數十里的營寨,引誘玉璧韋孝寬出城,但韋孝寬看破高歡計謀,拒守不出。高歡見沒效果,就率領大軍日夜攻城,戰鬥非常慘烈。高歡在城外修築土山,以高於玉璧城牆,繼而進攻,但韋孝寬則在城中也以木材繼續修築城牆,使得土山始終低於城牆。

高歡見高處行不通,就來地下尋找突破口,讓士兵連夜挖地道,韋孝寬就令士兵悄悄堵截敵軍的地道,同時,在地道周圍埋伏伏兵,等敵軍進入,便斬殺一支。然後又在地道里堆積木材,等敵軍開始進入地道進行埋伏後,他就令士兵把木材點燃,藉助風勢,以煙火把敵軍暈出地道。

高歡率兵攻城長達50日,用盡攻城戰術,戰死士兵7萬之眾,但是沒有取得勝利,高歡被迫撤軍。

NO.1:朱文正——朱元璋親屬集團最強的名將。

朱元璋的哥哥叫朱興隆,朱興隆在很早就死了,他有一個兒子叫朱文正。朱文正在朱元璋起兵的時候,就和母親一起投奔朱元璋。從此之後,朱文正是鞍前馬後,追隨朱元璋四處征戰。不過這朱文正天生就是一塊打仗的好材料,作戰勇猛,而且是能征善戰,立下了許多戰功,最著名的一戰,可以說是決定朱元璋和對手陳友諒的成敗之戰——這一戰成就了朱元璋的帝業,即洪都之戰。

公元1362年,實力強於朱元璋的陳友諒率領60萬大軍攻打洪都,洪都是當時朱元璋的老窩,或者叫根據地。負責鎮守洪都的總指揮就是朱文正,朱元璋的親侄子。另外洪都的守軍約為4萬人。就算洪都易守難攻,在4萬對60萬的懸殊對比情況下,勝算的可能性也是很渺茫的。但是朱文正打破了這個渺茫,被60萬大軍瘋狂圍攻85天,卻以冷靜堅守、沉著指揮、勇敢作戰,取得了最終勝利。這個成績還是非常驚人的,被譽為古代史上以少勝多的城池守衛戰之典範。

結語:總的來看這中國古代10大守城王,除了第10史可法的守城以失敗告終以個人名節勝利外,其它9人都是以鎮守城池取得勝利為結果,尤其是第3還影響了世界歷史的進程,不過論戰績,還要屬第1的朱文正,他被60萬大軍圍攻85天,這是一個奇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戲說歷史的女人 的精彩文章:

袁紹敗亡4因:沒聽一妙計 嚇跑一小人 逼走一良將 亂殺一奇才
岳飛平生犯4錯:錯看一皇帝 錯擁一太子 錯惹一奸臣 錯喊一口號

TAG:戲說歷史的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