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一個人的旅行
文/樓蘭
【作者簡介】李亞傑,筆名樓蘭,千鍾醉樓蘭。一個行走在四季,不停尋找詩意的女子。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都市的繁忙,使得人人都渴望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或遠或近,或繁華或安靜,不為日後的談資,只為給自己靈魂一場詩意的遠行。
「很多時候,來到一個地方不需要任何理由。」年少的時候體會不到這句話的含義,總是會嚮往一些熱鬧繁華的所在,總覺得那才不辜負所謂的旅行。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戀舊,喜歡一些老物件、老朋友,總是想著得空去逛一逛古街、古村、古鎮,去呼吸一下古老的氣息,去撫摸一下青磚琉璃瓦,還有塗著大紅漆的木門,順便尋一尋古老的故事。
前幾天,終於得空,時間不多,但依然背起背包,來了一場一個人的旅行。朋友笑著說我,兩個字「瀟洒」,三個字「真瀟洒」,四個字「太瀟洒了」。
以前總覺得有忙不完的事,關於旅行只認為是一件有些奢侈的事。其實當你真的決定出去走走的時候,就一切都不是阻礙。所謂旅行,不一定風景名勝,不一定山川大河,只要心之嚮往,美景無處不在。
兩天的行程,被我安排的滿滿的。目的地,北京,讓靈魂放飛在幾百年前,一個人愜意的行走在南鑼鼓巷,煙袋斜街,後海酒吧一條街,還有靜謐的北鑼鼓,用心尋找屬於我的詩意。
(一)走進南鑼鼓巷
南鑼鼓是一條786米,擁有幾百年歷史的老街,是京城古巷與現代元素相結合的代表。
如今的主街已經到處充斥著濃濃的商業氣息,但是每一個精緻的小店都獨具特色,用心體會也不難嗅到古老的味道。門口高掛的小紅燈籠,傳統的吹糖人,老北京特色的民俗館,木格的櫥窗,青磚,木門,木屋頂……要是你在南鑼鼓巷的盡頭看到一家正在排長隊的小店,那一定是文宇乳酪店,文宇乳酪是北京的老字號,家傳手藝作坊,雖身居幽巷卻名聲遠揚。其實,南鑼鼓的小店幾乎都是老式房子,很高的頂,裡面有些擁擠,但小新這家店的環境尤其吸引人,進到裡面就感覺遠離了城市的喧囂,陶醉在一種別樣的氛圍中。建議在雨後來這裡坐坐,更有一番愜意在心頭……過客PassbyBar,是崇尚自由、熱愛旅遊的年輕人的大本營,如今成了北京小巷的標誌餐吧。木門、木屋頂、木房梁、木製吧台、木桌、木椅,牆面和隔斷也是用木製書架裝飾,書架上密密麻麻放滿了書籍。
來這光顧的客人大多是外國人,他們喜歡酒吧里的北京風情,自由的氛圍更得他們心意,在這裡有幸偶遇一位和我性格相仿的女子,真的是一見如故,彼此沒有一點陌生人的防備心,互相訴說著所見所聞,心得體會,本來想邀請她一起下面的行程,可惜她早我兩天到來,要離開了,於是兩個惺惺相惜的女子互留了聯繫方式,就此話別,這或許將是我此行最大的收穫。
有別於主街的喧鬧,南鑼鼓的八大胡同又是另一番天地,擁有700多年歷史的每一條衚衕都留下滿滿的歷史痕迹。元代的圓恩寺,矛盾先生的故居,齊白石紀念館,清代的僧王府,靳雲鵬的舊宅,蔣介石的行轅……如果時間充足,每一條衚衕都不會讓你失望,靜靜地,一步一個故事,一步一個歷史痕迹……
亦動亦靜,亦喧囂亦淡然,行走在南鑼鼓的一磚一石,幾百年的風雨痕迹浸透了華燈初上小資情調。
(二)後海漫談
和我一樣喜歡體會老北京文化的人,什剎海一帶是不能不去的,因為這裡還能體會到老北京的味道。
正如李健的歌所唱:
什剎海邊住過的那條街
又是遍地金黃的銀杏樹葉
河燈已點亮
湖心的黑夜
卻不見搖晃的碎月
船上飄來熟悉的音樂
回憶在遙遠的琴弦上跳躍
後海是什剎海的一部分,周邊的酒吧是喜歡來此遊玩的人必去的。當年的賀歲片《老炮兒》里的後海酒吧,就取之於這裡。
後海的四季都是美的,春秋和夏天,後海是一條帶狀的湖面,湖面寬廣,水泊漣漪,玉石欄杆,綠柳成行,夕陽夕照,水面粼粼波光,有幾條遊船在湖面遊盪。心曠神怡,讓人直抒胸臆,不得不唱「讓我們盪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而到了冬天,結了冰的後海便成了滑冰的好去處。
後海的味道,有清爽的水面微風習習,南腔北調的遊人不斷,老北京四合院沿著水系的走勢環湖而建,廣化寺的香火隨風飄來,遠處對岸酒吧燈火開始亮起來,環湖形成一串燈紅酒綠的長廊,恰似一幅的長軸畫卷。喜歡後海,因為有文化的傳承和延續,有新潮的酒吧和叫賣,有遊人開心的攀談和笑聲,有年輕時代的情愫和故事在這裡追尋和回憶。這裡有我們肆意釋放的青春荷爾蒙。
來後海,不能不去銀錠橋,因為這裡曾經是燕京八景之一。
相傳,人們站在北京城內的任何一塊平地上,都看不到郊外的西山。唯獨站在與地面等高的銀錠橋上,卻可引頸西望,領略西山浮煙晴翠的綽約丰姿。這是因為寬闊頎長的後海,構成了一個扇面形的視角,又兼過去新街口一帶沒有高大建築,西山便呈現在人們的視野里。「銀錠觀山」是舊燕京16景之一,明代史籍已有明確記載,明代文學家李東陽曾喻此處為「北京第一山水」。而現在這種景色隨著城市的發展已經找不到了。
隨著夜幕降臨,後海的夜生活拉開帷幕。相比於三里屯喧囂的夜生活,後海的酒吧就是走文藝范兒了。後海的酒吧沒有吵鬧,有的是訴說故事的音樂和滿肚子故事的人。
(三)煙袋斜街的前世今生
銀錠橋北端是古老的煙袋斜街,南端是曲折的銀錠橋衚衕——曾經以海潮庵聞名。佇立橋頭,綠波涌動,紅塵旖旎,尤其是在夜色斑斕的時候,什剎海悄然展現最為動人的柔媚細節,漣漪的波光與閃眨的紅酒疊影出煙霞的迷離,而煙袋斜街則醞釀了另一種姿態,知道一點這條小街的歷史,去那裡踱步、消閑,或許會收穫另一種古舊而新異的心情。
煙袋斜街東起地安門外大街,為東北西南走向,全長232米。據說,當時居住在北城的旗人,大都嗜好抽旱煙或水煙,煙葉裝在煙袋中。由於煙袋的需求與日俱增,所以斜街上一戶一戶開起了煙袋鋪。除此之外,煙袋斜街本身就宛如一隻煙袋。細長的街道好似煙袋桿兒,東頭入口像煙袋嘴兒,西頭入口折向南邊,通往銀錠橋,看上去活象煙袋鍋兒。正是基於這兩方面的原因,以「煙袋」命名斜街,真可謂名副其實。
說起煙袋斜街的歷史,咱們還得從元朝開始。煙袋斜街的修建最初的目的呢就是成為一個連通漕運碼頭的卸貨點兒。這條斜街的西口直插入北京著名的風景區,什剎海風景區。元朝開朝,蒙古鐵騎進到京城,但是由於北方旱災,部隊缺衣少糧。元世祖忽必烈就下令修建一條人工開鑿的的運河直接匯入京杭運河中,這樣作為運河的支流就可以把南方的物資源源不斷的通過水路而運到北方來,這條街是我國著名的水利學家郭守敬親自督導修建的。
現在的煙袋斜街雖然很短,卻也是來什剎海一帶游完,必去的地方,是每個在北京的人閑暇時尋找美食,看古玩,賞書畫古建築的好去處。
如今煙袋斜街的建築大多修繕過了,想要撫摸一下古老的磚瓦
感覺有些奢侈了。估計現在最有年代感的就是大清郵局了。
(四)靜謐唯美的北鑼鼓
與南鑼鼓僅一條馬路之隔的北鑼鼓巷,完全是像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少了熙熙攘攘的人流,民居與精緻小店錯落相鄰,等待著人們去發現它的美好每一個城市都有大家扎堆打卡的熱鬧商圈,那些地方大多美得很雷同。
所以逐漸地,我更喜歡鑽進隔絕了遊客的犄角旮旯,探訪藏在放肆生長的植物後面的小店。拐了七八個彎的衚衕,以及老四合院牆頭青瓦上的草。
衚衕當然也分很多種,有各種手信小吃、熱熱鬧鬧的南鑼鼓巷算一種,閉著眼睛都能數出賣什麼,少了點意思。
而明明緊挨著南鑼鼓巷,卻清凈地像隔出另一個世界的北鑼鼓巷,是另一種。
遊客少,人也不張揚,帶著各種新奇的理念,藏在衚衕的四季里。
北鑼鼓巷的店幾乎都找不到門,但要是找著了,一定不負你一整天的腳程。
無意中走進MaiFresh。都說她家門頭小,不太好找,看來我和它還真的是有緣。一塊白色的招牌,入門是斑牆灰瓦,院子里的石榴樹、探過牆頭的銀杏,都被很好地保留下來。MaiFresh一共有兩層,一層室內,簡單黑白裝修。本人更喜歡二層的室外露台,觸手可及是許多個北京的冬日藍天,還能趴在屋頂的瓦片上拍照。
MaiFresh推崇健康輕食,店裡的菜品雖簡單,但放了心思,創意滿分。在這裡你能吃到brunch,和怎麼點都不會踩雷的夜晚主食。據說運氣好的話,還會嘗到老闆娘送的酒哦。
圍坐果樹下,感受從內到外散發著的溫熱微醺,眼裡的老北京冬日更美了。
北鑼鼓總是能給穿行在衚衕里的你一些意外的驚喜。Voyagecoffee是一家咖啡店,在北京有三家分店,唯獨北鑼鼓巷這家,架了古舊房梁,裸露著紅磚青瓦,水泥地木頭椅,陽光會透過玻璃照進來,門口大樹收藏了四季,讓人第一眼就嘆了口氣,喜歡。還有少女感爆棚的「方糖」,整個的粉紅色,在老衚衕里格外亮眼……
漫步北鑼鼓,彷彿一切都是靜止的,走走停停,你可以不用刻意就能記住這裡的一磚一瓦,一門庭,一院落。
兩天的行程不緊不慢,踩著青磚鋪就的路,撫摸朱紅漆的大門,輕拍門上的銅環,感受那幾百年前的質。,古舊的格子窗,斑駁的印記,於我講述那年的點滴往事。鍾愛這份古舊,鍾愛在喧囂里用心體會寧靜,然後悄悄地在心裡勾勒一段唯美悱惻的紅塵故事。
推開一扇硃紅色的大門
水墨宣紙的味道在空氣里瀰漫
掛著零星葉子的銀杏樹下
一抹倩影
喃喃自語
巷子深處
一曲簫音
恰恰和了她的韻……
(圖片來自於網路)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TAG:作家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