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摩訶止觀|見修止觀,余法成道(兩百五十五)

摩訶止觀|見修止觀,余法成道(兩百五十五)

摩訶止觀|見修止觀,余法成道(兩百五十五)


摩訶止觀|見修止觀,余法成道(兩百五十五)


摩訶止觀|見修止觀,余法成道(兩百五十五)


次、明不思議境者:

一念空見具十法界,即是法性;法性更非遠物,即是空見心。

《凈名》云:「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當於六十二見中求。」三法不異,故宛轉相指。一切眾生即是菩提,不可復得,即「圓凈解脫」。五陰即是涅槃,不可復滅,即「方便凈解脫」。眾生如即佛如,是「性凈解脫」。佛解脫者,即是色解脫等五種涅槃。空見心即是污穢五陰。五陰即有眾生,眾生即有五陰,名色、眾生更互相縛,不得相離。觀此五陰即是涅槃,不可復滅;本無系縛,即是解脫。本有解脫攝一切法,故言「解脫即心而求」。

摩訶止觀|見修止觀,余法成道(兩百五十五)


又,觀見心五陰即是法性,便無復見心五陰。因滅是色,獲得常色等法性五陰;因滅眾生,獲得常住法性眾生。

能一色一切色、一識一切識、一眾生一切眾生,不相妨礙,如明鏡凈,現眾色像,是名「性凈」。三種解脫不得相離,不縱不橫,不可思議,圓滿具足,空見中求,是名「不可思議境」。

摩訶止觀|見修止觀,余法成道(兩百五十五)


此境無明、法性宛然具足,傷己昏沉,今始覺知,一切眾生亦復如是。既是法性,那不起慈?既是無明,那不起悲?

觀此空見,本性空寂,凈若虛空。

善巧安心,研此二法。

見陰、見假,四句不生。

單、復諸句,句句有苦、集無明蔽塞;句句有道、滅等通。

摩訶止觀|見修止觀,余法成道(兩百五十五)


觀空見,一陰一切陰,三諦不動,則了「法身」。觀不動陰非凈非不凈等,雙樹涅槃亦是道場,是觀名「般若」。八倒破,名「解脫」。於一念處起一切念處,調伏眾生。如是三法,非因非果。非因而因,念處是道場;非果而果,雙樹中間而入涅槃。於空見不動而修不思議三十七品。如是遍破,不得空見,名「空三昧」。不見空相,名「無相三昧」。如是三昧,不從真、緣生,名「無作三昧」。

摩訶止觀|見修止觀,余法成道(兩百五十五)


若不入者,發大誓願,內舍執見,外棄命財。空見乖理,戒不清凈,誓令空見不犯法身,守護七支,不撓含識。若空見喧動,中忍不成;今誓苦到安心空見,如橋地海,總集我身,心終不動。若空見間雜,誓純一專精,念念流入。又,空見擾動,不能安一,至誠懺悔,息二攀緣。一切種智不開者,無明未破;誓觀空見,法性現前,剛決進勇,不證不休﹗如是對治,助開涅槃。

摩訶止觀|見修止觀,余法成道(兩百五十五)


深識次位,不濫上地。

內外風塵不能破壞。

順道法愛不生,故無頂墮。

心心寂滅,流入薩婆若海;乘一大車,游於四方;直至道場,成得正覺。余如上說。

摩訶止觀|見修止觀,余法成道(兩百五十五)


文章 | 智者大師

圖片 | 玉泉禪寺數據中心

玉泉Monastery

天台祖庭 智者道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陽玉泉禪寺 的精彩文章:

摩訶止觀|觀禪定境,四意發相(兩百一十六)
止觀禪修的注意事項和實踐方式(四)——摒除外緣

TAG:當陽玉泉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