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私營經濟大有可為,當下正是深耕時機,一定要把握!

私營經濟大有可為,當下正是深耕時機,一定要把握!

最近一篇文章引發熱議,文章人為「中國私營經濟已完成協助公有經濟發展任務,應逐漸離場」。結果,這篇文章引發了官方媒體的嚴厲批駁,並把這種言論歸於有悖常識的「奇談怪論」。

這種有悖常識的「奇談怪論」之所以能在這種時候出來並引起輿論的騷動,在占豪(微信公眾號:占豪)看來原因有三個方面:

一、我們處於變革時代,很多人還不太適應。

當今世界正處百年大變革、大重組時代,中國則處於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重要歷史階段。在全世界都飽嘗經濟、政治內外轉型升級壓力的情況下,中國社會也不例外,在這種不確定性較過去大的環境中,很多人不太適應,有迷茫感。

二、外部壓力讓一些人的心態失衡。

特朗普執政後給全球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他發起對華貿易戰也讓中國經濟承受了短期的不確定性壓力。

改革開放,國門打開,對當時十幾二十幾歲那個年齡段的人心理衝擊非常大,他們沒想到西方比我們發達那麼多。那個年齡段的有一些人,對西方的自信崩塌後至今都未能實現重建,於是當特朗普發起對中國貿易戰後,他們從開始就懼戰,並認為讓步、妥協就能解決問題。爾後,事實讓他們發現,原來讓步、妥協並不能解決問題,於是他們徹底彷徨了。這個年齡段的人,在當今中國社會掌握較大話語權和資源,他們彷徨的心態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心態,這是一些「奇談怪論」產生並衝擊輿論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思想的固化讓不少人忽視中國市場巨大潛在發展機遇。

每個時代都創造弄潮兒,改開後幾乎每10年就是一個時代,都會造就一批弄潮兒。改開之初,社會資源普遍不集中,到處是機會,只要膽大就能把握。如今,隨著資源集中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完善,市場機會更加細分、更加深化,同時開發的技術專業門檻、理念意識門檻、資金投入門檻等都有較大提高,而一些掌握較多經濟資源的人在技術專業、理念意識上都有些落後了,而那些意識先進、敢闖敢幹的年輕人往往又不掌握經濟資源,在不確定性增加的當下,整個社會又趨於保守,於是新時代很多重要市場機會被忽略或沒被發現。直白說,就是思想固化與時代快速發展之間矛盾,解決這個問題就是解放思想,而恰恰這個時候又是一些保守思想者活躍之時。

當下,正是私有經濟大有可為之機

在中美貿易戰的節骨眼上,鼓吹所謂「中國私營經濟已完成協助公有經濟發展的任務,應逐漸離場」之言論,實際上是從側翼否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方向,否定我國確立的由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決議,是蠱惑私有資本撤離中國及抑制私有資本投資積極性的一種手段,這是對中國經濟大大有害的。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這一言論立刻被官方嚴厲批駁。

說白了,在中美貿易戰最激烈的當口,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從內部加強創新能力,提升經濟活力。要提升經濟活力,私有資本的投資不但極其重要,甚至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國家在這方面鼓勵來來不及,又怎麼可能限制私有資本的積極投資?金融投資方面監管更加嚴格,是因為過去幾年該領域暴露了很多問題,特別是脫實向虛傾向讓國家不得不加強監管,而金融投資機構及資本對此都還處於不適應狀態。這種狀態,某種程度上又滋生了一些不良情緒。

其實,在占豪(微信公眾號:占豪)看來,很多人其實都忽略了中國經濟當前醞釀的巨大戰略性機遇。舉幾個簡單的例子,淘寶改變了我們的購物習慣,重塑了商業業態;外賣服務平台改變了餐飲經營的業態並催生了大量新需求;網約車的出現直接又改變了我們的出行方式······我國還在高速城市化進程中,我國老百姓的收入在以較快的速度增長,我國的消費升級正在發生質變······這一切的一切都告訴我們,在很多細分市場,都有巨大的潛力,關鍵是你能否發現這些細分市場,能否找到解決這些細分市場的矛盾。

就像占豪自己,每天工作時間十幾個小時,雖然早n多年前財務上就實現了自由,但自己其實連個花錢的時間都沒有,不是占豪沒有需求而是沒有時間去挑選商品,沒有集高效、品質及價優的平台解決這個需求矛盾。譬如,偶爾一次逛商場,看到一條褲子試穿挺舒服,一問價格打完折三千,占豪試穿完又放下了,不是經濟上消費不起,而是心理上接受不了。像占豪這樣的人,經過了解大有人在,一二線城市收入較高的男性幾乎都有這樣的問題,而這個人群與占豪的粉絲群體高度重合,於是占豪就以解決這個矛盾為目標,以高品質保障、高標準服務和價優的定位,去打造電商平台解決這個痛點,這不就是非常好的細分市場嗎?剛剛,9999瓶《黃金遊戲》紀念酒10個小時售罄,就是很好的測試。

所以,我們應該去留意關注中國加速膨脹的市場,並且善於發現市場中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矛盾,爾後想辦法去解決這些細分矛盾。通過創新解決得好,就是商機。而且,這個時候又處在快速變化的階段,很多人其實心理上都還彷徨著呢,你如果早一步發現了商機就能掌握主動和先機。

這些社會變革中不斷演化出來的細分市場機會,在城市化進程加速和收入增長、消費升級趨勢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而且這些領域根本不是國企乾的事。當然,歷史證明這些領域情國企也干不好。正是這樣的原因,我們看到相關服務業領域都是私有企業在做,解決這些細分市場需要的是私有經濟而非國有經濟。現在,中國正處於這樣一個時代的開端,國家一定會積極鼓勵解決這些社會新需求、新矛盾,所謂「中國私營經濟已完成協助公有經濟發展任務,應逐漸離場」的言論何等與時代發展方向不符。

當下中國,正是私有經濟深耕市場之機

當今世界亂紛紛,各國壓力都很大,特朗普那麼歇斯底里的人能當選美國總統並且行事如此乖張本身,就是美國整個社會焦慮下的產物。中國正處轉型升級關鍵時期,當然也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社會中也有一定的焦慮情緒。但在占豪(微信公眾號:占豪)看來,此時既不是焦慮之時,也不是彷徨之時,而是應該冷靜下來,審時度勢、分析形勢、找准趨勢之關鍵時刻。

當今中國社會有三個快速變化:一是制度、規則在快速變化,這是為了適應新時代的需要;二是需求在快速變化,這是源於我國加速的城市化和消費升級;三是科技發展對社會各行業、各領域正在加速產生化學反應。

這三個變化給了私有經濟深耕市場的歷史機遇。一方面,制度、規則的變化過程中,私有經濟開發市場本身就是在推動規則、制度的進步,譬如我國《電商法》的制定就是因為互聯網電商的發展;另一方面,在制度、規則變化的階段,X機會往往是比較多的,但這種機會只給那些善於發現和善於創造的人。

相比過去,我國城市化是在加速過程中,這會創造大量創業投資的機遇;在加速城市化過程中,我國的消費在加速升級,年輕人的收入在快速增長,這些變化帶來的市場機遇非常之多,關鍵在於是否能夠發現。

科技進步不但能夠解決很多社會需求和社會矛盾,還能創造新的需求。所以,在現階段,利用科技進步來解決社會需求和矛盾能夠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所以新時代的人要善於利用科技,特別是互聯網。

上述方向、領域要完備,靠得就是私有經濟,因為國有經濟掌握的更多是戰略性的資源,政府不可能解決所有細分市場的問題和矛盾,大量的問題和矛盾需要私有企業通過創新來解決。而就當今社會而言,社會需求、矛盾很多時候是深層次的,一旦挖掘出來形成規模效應,其威力往往非常之大。在這種背景下,私有企業應該做的事情是不但針對社會需求和矛盾進行深耕,並依靠新技術、新模式,通過互聯網快速形成規模效應。

國有企業因特點性質的差異,在國家經濟發展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服務市場的各大細分領域,在很多科技創新領域,一定都是私營經濟所長。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國有資本和私有資本以及其他資本,大家未來是混合協作關係而非博弈競爭關係。

其實,就中國而言,這樣的歷史機遇不去把握更待何時?去討論可笑的「私營經濟逐漸立場」的謬論嗎?有那個時間,還是多看看當今社會發展中的歷史機遇吧。

弄潮兒,就是要在別人迷茫、彷徨時抓住歷史性機遇來發展自己而非相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占豪 的精彩文章:

袁隆平的這個大招,直接讓中東土豪膜拜了!
金正恩為何乘中國專機飛新加坡?

TAG:占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