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能靠雙卡和中國特色的新iPhone撬開新市場嗎?
關鍵時刻,第一時間送達
幾乎專門為中國市場定製的iPhone XR
來源 / 騰訊科技(ID:qqtech)
作者 / 斯通納
歡迎下載騰訊新聞客戶端,關注科技頁卡,查看更多科技熱點新聞
和次前預估的一般無二,蘋果帶著高端、超高端以及超超高端三款新品進行了今年的秋季新品發布會。雖然產品數量上有三款之多,但伴隨著去年的iPhone X,毫無疑問今年的蘋果是一個產品上的「小年」,有些出乎意料的,則是外界對這款產品價格上的花樣解讀。
只是非要理清究竟這屆產品行不行、定價行不行,我們似乎還是要往前撥一下指針,從iPhone X的前後種種說起。
iPhone X是一款特殊的產品,在它以前,蘋果迎來了6、6s、7的三代造型和創新上的青黃不接。X作為一個新版本號,也作為iPhone十周年的新起點,對於蘋果其實是一個新開始。然而就在iPhone X發布以後,蘋果卻迎來了0.42%的股價跌幅——人們在議論它發售延期的同時,還在思量著另外一個問題——這是一款接近萬元售價的iPhone新機,其在美國本土的官方起售價就達到了999美元。
也就是這樣一款產品,帶來今年蘋果財報上的兩個動向。
首當其中是出貨量的停滯。2017年蘋果全年銷量2.158億部,較2016年的2.154億部幾乎持平,遠遠不及2015年的2.315億部。市場份額也從2015年的16.1%下滑到2017年的14.7%。過去幾個季度的蘋果財報顯示,iPhone的銷量幾乎都是持平或微幅增長。而與此同時,iPhone X在上游產業鏈訂單減少的消息一直也沒斷。
當然,這一數據的背後或許仍舊有時代背景的影響。IDC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首次出現下降,今年收縮幅度甚至繼續擴大,第一季度更是達到了2.4%。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中國第二季度出貨量驟降5.9%,全年或將下滑6.3%。
與之相反的則是蘋果的財報:
根據蘋果給出的數據,今年第二季度,iPhone銷量同比幾乎沒有增長,但iPhone業務營收卻增長了20%。得益於iPhone X的熱銷,當季iPhone平均售價提升到了724美元,較上年同期的605美元急劇提升。FactSet預計,2018年iPhone平均售價將達到752美元,遠遠高於2017年的651美元。
所以如果你換個角度,今年2018秋季這場發布會:高售價+劉海平,不難得出蘋果有「用高利潤彌補出貨量」的嫌疑。
漲價,是個短期內的死循環
就如同我們並不能把當年李自成的短期勝利歸因明朝的單方面昏庸無能,同樣今年這波iPhone集體漲價的原因似乎也不能只推給iPhone X在去年這一年的表現。手機廠商瘋狂漲價的序幕要從2016年底說起。
故事的起因是千元機,由於來自快閃記憶體、屏幕等供應的漲價壓力。國產手機在2017年層迎來一次漲價高峰。自此以後,百元機不見,千元機價格也從1099普遍飆升到1299、1399元。這是一輪從產業鏈牽頭的被動漲價,而2017年下半段以後,則是所有手機產商的共謀。
據CNET的一份數據顯示,各大主流手機廠商都在這兩年進行了不小的價格上漲,特別是在旗艦機上。其中數據顯示一加手機售價兩年上漲 32.6%,華為 P 系列售價一年上漲 13.7%;三星 S 系列兩年上漲 17%,Note 系列上漲 9%。
這當中,國產手機加入自主研發成本、開創性的引入屏下指紋、升降結構、三攝、自研晶元等技術是促使整體漲價的一個因素。另一個層面,國產品牌也從早期的「瘋狂掠奪市場」,轉變到了「追求單機利潤」的新時代。而在這個大背景下,iPhone今年再提漲價,就顯得順理成章。
創新乏力和蘋果「小年」
「無甚新意」,大概是從昨天到今天,蘋果留給人的另一個話題。三款產品依舊是雙攝、依舊是劉海。在如今國產手機廠商花樣翻新的「微創新」時代,蘋果在這屆發布會上能留下深刻印象的似乎只有一貫強大的A系列晶元(A12相比A11速度上提升了50%),以及讓中國用戶激動不已的雙卡雙待。
「創新乏力」這個幾乎每次蘋果發布會前後都能提到的話題似乎這次也不例外。事實上,也有著數據支撐。
Bernstein的分析師Toni Sacconaghi在上個月的分析中表示,儘管蘋果去年花費了127億美元用於研發,但蘋果在創新上卻明顯不足。具體來說,蘋果公司將其收入的5.1%用於研發,而其他科技公司則普遍能夠達到10%,從公司的市值方面來看的話,蘋果在2017年的收入,位列美國十大科技公司之首,不過研發費用僅排在第六位。
不過站在今年看,這個說法未必站得住腳。
首先是時間問題,蘋果在去年推出了全新造型的iPhone X,引入Face ID技術並引領了幾乎近一年的潮流;按照其兩年一更新(當然也存在過三年一迭代的時候)基本節奏,今年在整體上大幅度創新的可能不大。這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小年」。
另一方面5G時代的即將來臨則似乎給iPhone在下代產品上的思路留下了更多可能:摺疊屏、屏下鏡頭等技術均處於懸而未發的狀態。以穩健著稱的蘋果在今年再做革命性創新,前後來看都不是最佳時機。
另有數據顯示蘋果在這兩年的研發成本其實在逐年上升。分析師指出,過去6年半的時間裡,蘋果的研發費用實際上已經增加了五倍。而除了我們熟知的手機領域,蘋果似乎有壓寶AR眼鏡的可能。其認為,這類產品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未來甚至可能會取代智能手機,成為人們最常用的設備。預計蘋果方面會在2020年至2021年之間推出相應的產品。
而按照這次秋季發布會上蘋果官方的說法,iPhone X的用戶滿意度達到98%,這也是蘋果自身沒有升級動力的另一個原因。
iPhone X消失後的中國策略
iPhone XS是X的常規升級版、iPhoneXR則是iPhone X的簡配版,而iPhone XS Max則是iPhone X的完整升級版。如果按照這個思路來整理,那麼X本身被XS替代掉並不是什麼太難理解的話。留下的新問題是蘋果如何定義現役的iPhone 7/8以及新三款設備。
按照剔除的邏輯,iPhone 7繼續作為蘋果在低端路線的探路者、iPhone XS Max則留給每年升級旗艦的那撥用戶、iPhone XS是給追求小屏旗艦的選擇。那麼無論是從屏幕尺寸還是XR和iPhone 8尤其是8 Plus都有些焦灼。
不過如果你把iPhone XR和雙卡聯繫在一起似乎就說得通了——蘋果在這之前,是對實體雙卡嗤之以鼻的。裡面的原因有很多:實體空間相比eSIM卡的空間利用差很多、蘋果內部結構過於緊湊、雙卡增加的耗電。尤其是對於蘋果來說,新開一個SIM卡槽,其難度不亞於重新設計一款產品。
然而蘋果還是做了國內多版本的設計——這背後自然是為了中國市場。如果你細分析這款產品的特徵,似乎還能找到更多蛛絲馬跡。iPhone XR有著符合如今中國年輕用戶對多彩機身的追求,五種顏色版本本身雖然能追溯到iPhone 5C的傳統,但其實怎麼看都更像是如今OV和Nova對機身多彩機身的理解——這與傳統印象里用色吝惜的蘋果並不一致。
另外手機加入了iPhone X標誌性的劉海屏幕,雖然LCD的材質局限讓它的下巴可能會頗為可觀,但是這仍舊是最貼近國產部分年輕用戶的好手段。在之前的這半年,有著大量兩千元上下的中端機型都把本來沒必要的前置鏡頭加寬成了劉海;目的不言自明,蘋果對這次中國區的努力爭取遠遠不只是一個雙卡設計。在強調了這麼多年「重視中國區市場」以後,蘋果似乎終於拿出了一個可能會有效的手段。
只是這一次蘋果依舊想沿用其在iPhone X上的高利潤手段。iPhone XR在看不見的地方節省了太多。不算一眼就能看出來的1200萬像素單後置攝像頭、鋁合金中框;這款手機還在沿用3GB RAM(與iPhone 7相同)、降級到IP67級的防水(iPhone XS系列是IP68級的防水和防塵)、單揚聲器。
如此來看,這一波iPhone新品在內地的發售其實是有的放矢的,兩款不同尺寸的高配旗艦;一款相對放開了門檻,把一款需求徹底中國化的設備放低了門檻,試圖做一次走量的嘗試。最後,用老設備來下探低端價位的尺度。對照來看:國內產商在本土其實也打得相似的套路。華為旗下的Nova、OPPO的R系列、vivo的X系列,其實也都是這個路數。
當然初衷和結果可能仍不能劃等號。華為「頗為不厚道」的在凌晨組織了一波集體Diss,小米發海報轉臉新iPhone,不光是表達著國產廠商的自信,其實也有「乳酪要被動」的心思。甚至常年不見發聲的聯想,都跳出來懟iPhone XR,關注的點都只有一個——我們明顯要便宜很多。
問題的關鍵也在這:能靠高利潤撬開市場,是因為目標用並不在乎多花或者少花一兩千來選擇一款旗艦機。但是對於本就只有三千餘元的預算的用戶來說,憑空多出來的3000元價差並不是那麼好彌補。
當然這僅僅是一面之詞:蘋果+劉海屏+新配色潮流設計+大屏+iOS+6K價位的新組合能不能幫助這家科技公司撐起來其對於中國市場的野心。可能只能等到明年在做分曉了。
※利用AI 谷歌讓手機面部識別達到創紀錄的速度和精度
※聲網Agora獲B+輪融資3000萬美金 加速實時通信雲服務
TAG:騰訊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