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乙肝女性能懷孕嗎?母嬰傳染率又有多少?

乙肝女性能懷孕嗎?母嬰傳染率又有多少?

目前仍然沒有有效的辦法在短時間內讓乙肝大三陽、小三陽患者轉陰,而女性最佳生育年齡有限。那麼,乙肝女性能否懷孕?該怎麼辦?

乙肝「大三陽」「小三陽」的女性

能否懷孕?

雖然乙肝治療方法目前已有了很大進步,但仍沒有有效的辦法在短時間內讓大三陽、小三陽患者穩定轉陰。

但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有限,因此,不管大三陽、小三陽婦女只要肝功能正常,就應抓緊時間懷孕為好。若等年齡大了,又發生肝功異常,這時懷孕更加不好了。

對乙肝嚴重程度的評定,通常從病毒指數和肝臟損傷兩個方面來判斷。所有乙肝婦女在計劃懷孕前要請醫生做比較全面評估,懷孕後及時到婦產科門診就診,建母嬰保健卡,還要在肝病門診隨訪。

孕期除了正常的產科檢查之外還要經常隨訪肝功能、乙肝病毒指標。若懷孕過程中發生肝功能異常,要及時給予必要的治療。沒有肝功能異常的孕婦孕期過程基本上和非感染孕產婦一樣。

乙肝母親若出現下列情況,不宜妊娠:

1. 肝功能異常的患者

懷孕後胎兒會加重母體肝臟負擔,孕後肝功能有可能會進一步惡化,不利於母子安全。應先積極的保肝、抗病毒治療,待肝功能正常穩定後再考慮懷孕。

2. 病情比較嚴重

檢查證實為肝硬化,伴有明顯的血小板減少,脾臟功能亢進,凝血功能障礙者;蛋白比例倒置或低蛋白血症者;發生過腹水、肝性腦病、食道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者,則不能妊娠。

3. 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如慢性腎病、貧血等。

4. 合併肝癌者。

5. 曾有過懷孕史,但因肝臟不能承受而終止妊娠者。

6. 伴有嚴重婦產科疾患、有重複剖宮產史者。

抗病毒治療期間是否可以懷孕?

目前上市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藥物有2種,即:干擾素α(普通和聚乙二醇化干擾素)和5 種核苷(酸)類似物,包括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韋酯(ADV)、恩替卡韋(ETV)、替比夫定(LDT)和替諾福韋酯(TDF)。

1. 如應用干擾素α治療者

建議終止妊娠。因為干擾素對細胞有抗增殖作用,對胚胎髮育有不良影響,所以必須停葯、而且要等到停葯6個月以上再懷孕

2. 如應用口服核苷(酸)藥物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根據動物實驗和臨床用藥經驗對胎兒致畸相關的影響,將藥物分為A、B、C、D、X五類。

A類是最安全的藥物,由於不能在孕婦身體上作臨床試驗,故除了常規劑量的維生素外,幾乎沒有A類藥物;B類次之,就是對胚胎的安全性相對較高,可在妊娠期使用;C類葯要謹慎使用,如果有可以替代的藥物則選用替代葯,否則在權衡利弊後,向患者或患者家屬說明選用該葯的理由。

美國FDA將替比夫定、替諾福韋歸為B類,拉米夫定、恩替卡韋,阿德福韋歸為C類。

據大數據統計,一般妊娠的新生兒出生缺陷率是2.72% ;在妊娠初期始用替諾福韋的新生兒缺陷率是2.3% 。

拉米夫定用於臨床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十幾年,在妊娠初期始用拉米夫定的新生兒缺陷率2.9%,並沒有發現對胎兒有不良影響,故臨床上時常將C類藥物拉米夫定也作為B類藥物使用。

迄今國內外已有不少臨床經驗證明在妊娠期服用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替諾福韋沒有致畸性或對妊娠沒有明顯的不良反應。因此在與患者充分溝通、權衡利弊的情況下,可繼續治療,可以繼續妊娠。

但恩替卡韋,阿德福韋歸C類,不建議妊娠期使用。如果服用恩替卡韋、阿德福韋期間懷孕,在充分溝通、權衡利弊(評估治療收益和風險)的情況下,可推薦轉用替比夫定、替諾夫韋繼續治療。

乙肝病毒對胎兒有什麼影響?

有研究者分析2130多例乙肝媽媽的資料,沒有發現乙肝病毒引起胎兒畸形和流產、早產、難產,和沒有感染的媽媽所生的寶寶有明顯區別。國際國內的許多研究也是同樣的結論。

母嬰感染率是多少?

在進行了產後24小時內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接種的正規的阻斷之後,「大三陽」媽媽的阻斷成功率約85%左右,小三陽、DNA低於檢測值的阻斷率非常好,甚至能夠接近100%。

影響乙肝宮內感染的主要原因是母血的病毒DNA量太高和E抗原陽性。宮內感染一般發生在懷孕28周後。

HBV-DNA6次方以上孕婦的宮內感染率明顯增高。抗病毒治療將HBV-DNA有效降低至5次方以下,可明顯的增加母嬰阻斷率。

如果你的DNA病毒量高於2x10的6次方的患者可選擇在孕24~28周開始服用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替諾福韋,視肝功情況於分娩後1~3個月停用或繼續治療。

服藥全程要在醫生指導、監測下,不能漏服和隨意停服,並監測藥物的副作用。

如果胎盤在懷孕時間發生炎症和其他原因損傷,破壞了胎盤屏障的完整性,乙肝病毒有可能直接侵入胎兒。

孕婦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腹部不受穿刺、碰撞、擠壓和震蕩,注意預防和治療生殖道感染,盡量避免發生先兆流產等情況。

作者:王伯軍 來源:王伯軍大夫談消化

關注消化,「腸」想「胃」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化界 的精彩文章:

上皮內瘤變與異型增生
幽門螺桿菌感染與大腸腫瘤關係研究進展

TAG:消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