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代天才蘇東坡能詩能書能畫,為何在宋代官場卻如此失意?

一代天才蘇東坡能詩能書能畫,為何在宋代官場卻如此失意?

一代天才蘇東坡能詩能書能畫,為何在宋代官場卻如此失意?

蘇軾一生起起伏伏,曾受重用,卻也時常因為政治立場與政敵的迫害而被貶謫。他一生有三次嚴重的貶謫,第一次是貶到黃州,再來是惠州和儋州。其中,儋州是最遠的,也就是今天的海南島。海南島已經是北宋國土的邊界了,在當時人的心目中,那裡窮鄉僻壤,蠻荒不已,從來沒有詞人被貶到那裡過,蘇軾又為何會被貶到那裡呢?

蘇軾在第一次被貶黃州後又重新受到起用,而且是受到高太后的重用,但是朝中的局勢依舊變化無窮。雖然與蘇軾敵對的新黨已失勢,可是過去他也曾得罪過舊黨的人,因此雖然獲得高太后的支持,蘇軾還是覺得自請外調比較好,避免鬥爭。

於是他被調到了潁州,再轉往揚州,一度又回到京城。後來高太后去世,宋哲宗開始親政,他是支持改革的,所以以章惇為相,重新得勢的新黨便把過去反對新政的人,通通給予罪名。蘇軾也在劫難逃,就這樣一路被貶到惠州(今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去了。

一代天才蘇東坡能詩能書能畫,為何在宋代官場卻如此失意?

惠州蘇軾紀念館塑像

惠州偏遠,旅途非常辛苦,但蘇軾喜歡這裡的風光,性格又豁達,也在此寫下不少文學作品。蘇軾被貶到這裡時,已是晚年,他本以為自己會在這裡終老一生,但沒想到三年後,一道貶謫的命令又下來了,把他貶去了儋州。相傳他會被貶去儋州的原因有兩個說法,都與章惇有關。

章惇年輕的時候,和蘇軾其實是好朋友,烏台詩案時,也出過力設法解救蘇軾,但後來因為政治立場不同,就分道揚鑣了;也有人說,章惇其實是很嫉妒蘇軾的。總之,把蘇軾貶去儋州,是章惇的主意。一種說法是蘇軾曾在惠州作了一首詩,裡面著:「為報先生春睡足,道人輕打五更鐘。」

顯示出他在春天午睡的悠閑生活,後來此詩傳到章惇那裡,蘇軾被貶了,居然還能這麼輕鬆愜意,實在讓他看不過去,所以就乾脆再把蘇軾貶得更遠。另一種說法,則是章惇要貶謫蘇軾、蘇轍兄弟,於是用他們的字「子瞻」「子由」來決定貶謫之地。「瞻」與「儋」字都有「詹」,「由」和「雷」字都有「田」,所以他們就分別被貶到儋州和雷州了。其他被貶的人,也是依這個模式決定。

一代天才蘇東坡能詩能書能畫,為何在宋代官場卻如此失意?

儋州東坡塑像

到了海南島,這裡的生活幾乎無法和之前相比,且朝中小人經常從中作梗,害他差點連房子都沒有。他在《與程秀才書》中說:「此間食無肉,病無葯,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可見其生活之困苦。但蘇軾還是沒有意志消沉,他仍然認真地過日子。例如,找不到好的墨作畫寫字,他就乾脆自己制墨,結果差點把房子燒掉;他又四處採集藥草,研究療效;他甚至還鼓勵島民耕作、推行教化等等。可以說,他在精神上一直都沒有被政敵打倒。

後來,哲宗過世,徽宗繼位。章惇因為曾反對立徽宗為帝,所以失勢。向太后有意調和新舊黨爭,過去被貶的人全都獲赦,蘇軾得以北歸,後來還獲准自由定居。北歸的路上,他受到極大的歡迎。反觀章惇,被貶之後,沿途倒是吃了不少苦頭。繼惠州之後,蘇軾本以為自己會老死儋州,沒想到有生之年,又能獲得赦免,但這時也接近他生命的盡頭了,被赦免以後,隔年他逝世於常州。

一代天才蘇東坡能詩能書能畫,為何在宋代官場卻如此失意?

艤舟亭,蘇東坡來常州時泊舟登岸處

一代大文豪殞落了,如果這樣的天才隨波逐流,或許他會一生順遂,然後最終被埋沒,但他「不合時宜」,所以一生坎坷,卻留給世人無限的追想,但我們也無須替他感到惋惜,因為,這不就是他的選擇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煮百年 的精彩文章:

20世紀中國最美女性,她們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民國大師軼事:那時的文人風度,今天再也找不著了

TAG:水煮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