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價格已經不是問題,8102年固態硬碟選購還有哪些難點?

價格已經不是問題,8102年固態硬碟選購還有哪些難點?

關注DIY市場行情的值友一定知道INTEL CPU最近的逆天大漲,其中端抗鼎的i5 8400更是從一千出頭的價格一路飆升直逼2000(散裝1600,盒裝2200)。在唏噓之時,有沒有感覺我們似乎忽略了一些很重要的事情?

Intel Core i5 8400

很多人的購機計劃因此戛然而止,要麼等CPU價格穩定,要麼等雙十一撿漏,我對此另有看法。

近兩年,DIY市場從來都沒有風平浪靜之說,2016年下半年內存價格開始爆漲,固態硬碟也大幅度「增值」,而後2017年顯卡開始了跌宕起伏,等到稍微冷靜了一些,INTEL的CPU又開始「重新定位」。相信這讓讓許多「等等黨」至今也沒擁有一款機器,而有些人不僅電腦買了,而且還賺了錢……

G·Skill Trident Z RGB 內存

玩電腦還能賺錢的原理我就不多說了,這兩年里能進行低價買進高價拋出的騷操作的機會實在是太多,我相信這些玩家中很多時候也不是故意為之,只是在正確的時間買到了正確的產品,又不小心正好碰到了漲價。RX580便宜的時候1800,貴的時候二手都能賣到2600,如果有一個人為了玩遊戲在RX580首發的時候買了一張,幾個月後然後經不起礦工們的誘惑賣掉了,然後在去年雙十一RX580價格探底的時候又買了一張,用了不到半年在2018年年初的時候礦潮迴光返照的時候又賣掉,那麼現在連本錢+賺的錢算在一起幾乎可以買一塊GTX1080。

因此,就算現在大家心愛的INTEL CPU 貴逆天,我們依然可以裝機,你甚至都不用一次性買齊,抄底入手其他配件,等INTEL CPU價格回歸正軌,再買也不遲。可以看看相當實惠的銳龍板U套裝、價格逼近1700的RX580 8GGTX1060 6G,以及跌入低谷的——固態硬碟。

說到固態硬碟,很多人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它速度奇快,無論新老電腦換上固態硬碟後系統、軟體、遊戲的啟動速度都能又較大幅度的提升。既陌生是因為固態硬碟價格參差不齊,品牌繁多,TLC、MLC、3D NADA、NVME眼花繚亂,到要選擇的時候又不知道該如何下手,顧此失彼,糾結萬分。

你可能不知道,大多數固態硬碟是「攢」出來!

主控和快閃記憶體顆粒是固態硬碟最重要的兩個組成部分,但這兩個東西的技術和產量集中在屈指可數的幾個廠家手上。能製造SSD快閃記憶體顆粒廠家(也就是俗稱的原廠顆粒)有:三星、英特爾、東芝、閃迪、海力士、鎂光,常見的SSD主控品牌有:三星、群聯、慧榮、Marvell等,因此我說大部分固態硬碟是第三方廠家「攢」出來的。當然,不生產顆粒、不代表造不出好的固態硬碟。因為組成固態硬碟的另外兩個部分——固件(演算法與優化)、基板(電路板)需要廠家自行完成,上好的主控搭配上好的顆粒,加上穩定的基板與獨特的固件能讓第三方廠家竄出來的固態硬碟性能更超群,這兩項代表了一個固態硬碟企業的技術與良心。其實固件和基板也有也有廠家提供統一的方案,這也是目前市場上同質化產品眾多的一個原因。

那麼能生產固態硬碟的廠家有多少呢?

答案是「不計其數」!除英特爾、三星、東芝、閃迪、鎂光(英睿達)自產自銷外,固態硬碟的品牌遠比普通人知道的要多,在固態硬碟漲價風潮時期,甚至聯想、惠普、宏碁這些整機廠家也加入了混戰,更加不用說一些七七八八山寨固態品牌。

在這段時間裡,包括幫人裝機、自用的經過我手了不少固態硬碟:三星、英特爾、東芝、金士頓、建興、創見、七彩虹、浦科特、英睿達、聯想、惠普等等。在這裡說句心裡話,普通玩家,若是把固態當作系統盤、遊戲盤來用,只要不是那種假冒偽劣的固態硬碟,玩家所能體驗差距會非常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計。可以說,趁一個人不注意,偷偷的給他換了一個更好或者更差的固態硬碟,短時間內他很有可能根本就發現不了。那些讀寫更快、壽命更長的優秀固態只能在特定的應用場景中或者是性能測試中才能彰顯它的實力,反之粗製濫造的便宜貨在特定應用場景或者測試中則會顯露原形。

在此不得不說到一些使用黑片、白片、回收片的固態硬碟。這些固態硬碟使用不合格、淘汰或者二手拆機的快閃記憶體晶元製造,但它們價格低廉,正規廠家有質保,同樣熱賣於市場。有人唾棄這種行為,但我覺得一分錢一分貨,何況提供質保,唯一要提醒的就是,購買低價固態硬碟的時候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性能不穩定,壽命看臉,千萬不要存放重要數據。可以當作遊戲盤、軟體盤提升啟動、讀條速度,就算壞了也不用太擔心,直接質保。如果實在的擔心買到此類固態,那麼請不要貪便宜,多花點錢即可。

點題:8102年固態硬碟選購還有哪些難點?

難點1:TLC還是MLC

首先,我現在手上所有的固態硬碟都是TLC顆粒的。

有一天我在一個QQ群里看到一段關於TLC快閃記憶體顆粒與MLC快閃記憶體顆粒的爭論,MLC的支持者大肆抨擊廠家無良,用短命的TLC顆粒充斥市場,讓原本並不算太貴的MLC顆粒物以稀為貴,並表示他只會購買MLC固態,堅決不碰TLC,用TLC就是對自己數據的不負責任。

的確,TLC顆粒比MLC顆粒的擦寫次數要少,壽命要短,早年間TLC顆粒的壽命問題的確會讓許多企業用戶或者高端用戶望而卻步。但是時間到了8102年,在主流市場已經難覓MLC顆粒的蹤影,難道真的像那個人所說的是企業為了利潤而操縱的嗎?

市場大多是情況下是理性的,並不會單單隨著企業的主觀意志而變化,消費者的行為也是造成現狀的百分之五十甚至更多。TLC顆粒、主控、演算法的不斷優化縮小與MLC的壽命差距,並且依靠著價格優勢佔據了SSD的主流市場,這是消費者和廠家都開心局面。所以如今普通用戶購買固態硬碟根本就不用去糾結買TLC還是MLC,當然如果是企業級或者高端用戶錢不是問題的情況下,選擇更貴的MLC固態硬碟同樣物有所值的。

難點2:選M.2介面固態硬碟,還是SATA介面固態硬碟?

M.2介面是近幾年開始流行的,它可以使固態硬碟直接安裝在主板上,無需另外的供電和數據線,M.2 介面分為SATA和NVME兩種,第一種性能和SATA介面的2.5寸固態硬碟速度沒有區別,第二種固態的速度則會高出非常多。M.2 NVME 直接通過PCIE通道與CPU或者主板晶元組直連,可以獲取更高的傳輸速度。在購買固態硬碟時候,一定要注意主板提供的是哪種介面。

M.2介面

我覺得,在主板提供M.2介面時,建議盡量選擇M.2固態硬碟,不過M.2介面固態要比SATA介面的固態硬碟要貴,M.2 SATA介面的固態與同型號的SATA介面的固態差價可能比較小,但是NVME協議的固態則因為性能優勢價格差距幅度較大,所以還是要看預算,況且同為NVME協議的固態硬碟速度又不一樣,還得考慮品牌、用料、優化則差距更大

Plextor M8SeG 256GB這款固態硬碟是我多個測試中的系統盤。東芝TLC顆粒,Marvell主控,官方標稱連續讀取速度:2400 MB/s;連續寫入速度:1000 MB/s;隨機讀取速度(IOPS):高達205,000;隨機寫入速度(IOPS):高達160,000。是一款中端M.2 NVME固態硬碟。

這款固態硬碟和大多數M.2不同,啟動的時候有自檢畫面,除開在一些主板上需要先設置BIOS才能正常啟動外,並不影響運行。NVME 固態的溫度都會比較高,這款固態也不例外,不過對性能不會有太多影響。在我手上這款固態運行沒有問題,浦科特會有持續的固件更新,後來入手了M9PeG所以就出掉了M8Se。這個留到後面再說。

浦科特(PLEXTOR)M8SeG 256G M.2 NVMe固態硬碟(帶散熱片)819元

後來我發現,有時候有一些主板並不支持M.2NVME的固態硬碟或者沒有M,.2介面,所以沒辦法又入手一塊SATA固態來做其他測試平台的系統盤。這是就是我用過的第二款浦科特固態硬碟是M8VC,一款2.5寸 SATA介面的固態硬碟。

8100+H110+D3專用條測試使用了M8VC

Plextor M8VC可謂是當時最個性的固態硬碟了,通紅的鋁合金盒子相當惹眼,它和M8SeG一樣使用的是東芝快閃記憶體顆粒,主控使用的是慧榮,持續讀取560 MB/s,持續寫入510MB/s;隨機讀取81,000 IOPS,隨機寫入80,000 IOPS。讀寫速度可謂是SATA固態中的佼佼者。

浦科特(PLEXTOR)M8VC 256G SATA3固態硬碟439元

其實M8VC除開2.5寸SATA版,還有M.2 SATA版本,價格和2.5寸版本差距不大。

浦科特(PLEXTOR)M8VG 256G M.2 2280固態硬碟469元

正如上文所說,無論是NVME還是SATA,雖然讀寫速度相差懸殊,但是作為系統盤、遊戲盤很多人是沒辦法感覺到差距的。不過在M8V陪伴了我一段短暫的時光,我發現新出的主板大都會配備M.2插槽,而且絕大部分都支持NVME固態硬碟。所以這塊容量僅為256GB的固態實際用處並不大,所以和M8SeG一樣被我重新換成了人民幣準備入手一個容量更大的SSD。

難點3:多固態硬碟如何搭配?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再把固態硬碟局限於系統盤。以前做系統盤的固態硬碟20G、240G就已經足夠,不常用的遊戲、軟體可以安裝在機械硬碟,隨著固態硬碟的價格逐步下降,大容量的固態硬碟需求日益增高,消費者希望系統、軟體、遊戲都能放進固態硬碟,那麼又有情況出現了,單塊1TB的固態的性價比要比同款256GB和512GB更低,而實際上我們又用不到那麼多,512GB的固態硬碟就能滿足絕大部分的遊戲、軟體存儲。同時如果將系統、軟體集中在一塊固態硬碟中,一旦出現問題,系統、軟體、遊戲就會同時崩盤,所以「一大一小」「一主一從」的搭配就出現在了很多人的配置單中。

系統追求穩定,我們可以用一塊品質速度都很好但是空間並不大的固態硬碟做系統盤,通常是120G~256GB,遊戲軟體盤按照預算和需求來選擇,預算足就選空間大、品質好、速度快的固態硬碟,預算不足就選放棄速度或者品質來追求「性價比」。最後用一塊機械硬碟當數據盤存儲數據。

很多新上市的主板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m.2插槽,比如AMDX470與B460、X399晶元組,以及INTEL Z270、Z370、X299(部分主板少於兩個)。這樣一來我們電腦上無需搭配PCIE轉接卡就能安裝更多m.2固態硬碟,這樣一來使用新平台並且預算充足的朋友,選擇一塊物美價廉的M.2 NVME的固態硬碟當你的遊戲、軟體盤,再合適不過,當然如果囊中羞澀,小容量固態+機械硬碟的搭配依舊首選。

玩家國度的Z370晶元組主板 Maximus X Hero

我現在X399平台的組合是1塊m.2 nvme 250G固態(系統盤)+ 2塊m.2 nvme 1TB的固態硬碟(軟體盤、剪輯緩存檔)+1塊 960G SATA 固態硬碟(遊戲)+ 兩個2TB 機械硬碟(數據存儲)。而我測試平台所用的則是256GB m.2 nvme 固態硬碟+512GB m.2 nvme 固態硬碟,這個搭配更接近普通用戶。

下面分析一下我的案例:

這兩塊固態硬碟都是來自浦科特的M9Pe系列,只不過一個是帶散熱片的M9PeG 256GB,一個是不帶散熱片的M9PeGN 512GB。

上文提到了M8SeG在使用過程中的一些小瑕疵在M9PeG上並沒有出現,溫度也比M8SeG控制得更好。M9PeG同樣使用的是東芝的3D NAND快閃記憶體顆粒,主控是Marvell 88SS1093,擁有512MB的 DDR3緩存,官方數據稱連續讀取速度:3000 MB/s;連續寫入速度:1000 MB/s;隨機讀取速度(IOPS):180,000;隨機寫入速度(IOPS):160,000。

浦科特(PLEXTOR)M9PeG 256G M.2 NVMe固態硬碟(帶散熱片)599元

測試數據如下:

對照官方數據來看,1GB/S的寫入速度還是能夠達到,讀取速度最高在ATTO磁碟基準測試時能達到2.8GB/S,與宣稱的3GB/S還是有一點差距,不過這點差距是可以忽略不計,作為系統盤的性能損失或者固件更新優化,都有可能造成不達標的情況。

P.S.事實上固態硬碟4K讀寫、持續讀寫、大文件讀寫一樣非常重要,同樣是衡量一款固態是否更優秀的指標,但本文就不再展開。我看了其他的評測,M9PeG的4K和持續讀寫表現都不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什麼值得買上搜一搜,有不少的開箱與測試。

有人一定會疑問為什麼要選擇不帶散熱片的M9PeGN。原因很簡單,因為它不帶散熱片……

現在越來越多的主板在至少一個M.2固態硬碟位上附帶了與主板風格統一的固態硬碟散熱片,因此M9PeG的散熱片反而成為了我的困擾。

ROG C7H的 M.2散熱片

ROG STRIX B450I的M.2插槽與散熱片

TUF Z370 PLUS M.2散熱片

所以M9PeGN成為了我測試用遊戲、軟體盤的選擇。

浦科特(PLEXTOR)M9PeGN 512G M.2 NVMe固態硬碟1179元

各位,別看M9PeGN 512G 和M9PeG 256GB是一個系列,使用著同樣的存儲顆粒和主控,M9PeGN 512GB它的速度卻比M9PeG 256GB要高出不少,其連續讀取速度:3200 MB/s;連續寫入速度:2000 MB/s;隨機讀取速度(IOPS):340,000;隨機寫入速度(IOPS):280,000。

難道少個散熱片有這麼大區別嗎?各位別搞錯了,這不是M9PeG和M9PeGN的區別,而是512GB和256GB的區別,512GB不僅僅是速度更快,壽命也更長,固態硬碟就是這樣,容量越大性能越強,壽命越長。下面我們來看看空盤時候的測試數據:

和256GB那塊M9PeG一樣,寫入速度普遍可以達到官方數據,讀取速度除Crystal Disk Mark可以達到宣稱外都有一些小差距。不同的是512GB的性能的的確確強過256GB,而且4K讀寫比256GB的好了不止一點點。看到這裡可能各位又要糾結了,512GB的性能更好是不是可以安排做系統盤呢?

正如我之前所說,像浦科特這樣品牌的固態硬碟,只有在特定應用或者測試中,普通用戶才能知道不同型號的性能差距,日常應用中普通用戶根本無法感知區別。而且分成兩個硬碟的目的是降低整機成本,以及防止單盤SSD損造成的更大困擾。如果預算足,直接一部到位也是不錯的選擇。

給大家一個建議:

在攢機的時候我們可以用一個容量較小的盤(建議240G-256G左右NVME SSD)作為系統盤,然後用一個較大的盤當作軟體和系統盤(建議512G以上),選擇M.2、SATA都是可以的看預算按需購買,豐儉由君。最後搭配一個機械硬碟,作為倉庫、下載用盤,這些盤也不用分區,格式化後直接用。

難點4:到底買那個品牌?

其實這個方面,我在上文以及穿插的說了很多,我想表達的意思是——買哪個品牌都可以!買了之後就好好用。不過,我還是建議大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買知名品牌,大品牌。除開6大快閃記憶體顆粒廠家的產品外,金士頓、浦科特、西數等也是可以首要考慮的範疇,另外十銓、威剛、惠普、宇瞻這些第二題段的品牌也是可以涉獵的。看過我文章的朋友一定知道,我選擇浦科特產品的次數較多,這篇文章也主要是拿我入手過以及正在用的浦科特的產品舉例。

簡單評述一下浦科特。

浦科特算是現階段少數專註製造SSD的公司之一,一直以來被譽為「行業燈塔」,這也是我很早之前關注浦科特而最終下手的原因。浦科特的固態硬碟並不便宜,不能作為「性價比」之選。在固態硬碟品質良莠不齊,當預算充足,浦科特算是多花錢「求穩」的選擇。

本篇文章到這裡就告一尾聲了。

無論這次CPU漲價風潮是因為市場道德淪喪或者商人人性扭曲,我們還是得慶幸SSD和顯卡價格回歸了正軌。如果這次CPU漲價讓你打消了配電腦的念頭就當我啥也沒說,如果你還是念念不忘,倒是可以先來一份固態以備不時之需。希望這篇文章對各位的固態硬碟選購有所幫助。

別說我沒提醒你,可以買固態了。

最後感謝您的收看,如果有意見或者建議或者疑問歡迎留言,我有時間看到了會第一時間回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什麼值得買 的精彩文章:

如何靠10件傢具 輕鬆打造MUJI風小家?
吃雞男裝電腦,AMD銳龍5 2600性能實測

TAG:什麼值得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