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9.鼻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楞嚴經淺釋宣化上人

9.鼻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楞嚴經淺釋宣化上人

鼻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宣化上人

O3鼻入(分四)

P1舉例顯妄 P2辨妄無體 P3無所從來 P4結妄歸真

今P1

【阿難!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勞,則於鼻中,聞有冷觸。因觸分別,通塞虛實,如是乃至諸香臭氣。兼鼻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前邊把「眼、耳」這兩種「入」解釋已竟,現在講「鼻入」。

阿難!譬如有人:比方有這麼一個人,這麼一個人幹什麼呢?他沒有事干,自己和自己來開玩笑。怎麼樣開玩笑呢?就是急畜其鼻:怎麼叫畜鼻呢?就這樣(上人示範「吸鼻」)往裡抽氣,往裡縮氣。這鼻子,若有事情才這麼聞一聞;但是這個「急畜其鼻」,他不但急,而且還時間久。

畜久成勞:你別看向里抽氣沒什麼,你抽得時間久了,這鼻子也疲倦了。疲倦了,就有了一種的妄想,這鼻子也生出妄想了!生什麼妄想呢?它大約也想休息休息了。可是這個人不叫它休息,於是乎它就有了感觸了。有了什麼感觸呢?則於鼻中,聞有冷觸:就在鼻中,它覺得這個氣涼了、凍了,非常寒冷的。

因觸分別,通塞虛實:在這個氣的寒冷之中,有這麼一種氣到鼻孔裡邊的觸覺,因這種觸覺就生出一種分別心來。分別什麼呢?分別「通、塞」:「我這鼻孔通不通氣呢?」通,就是虛;塞,就是實。他覺得:「我現在鼻孔是不是傷風不通氣了?或者左鼻孔通氣,右鼻孔不通氣?或者右鼻孔通氣,左鼻孔不通氣?」他就分別上來了。你說沒有事情,他就找事情來干,生出來這麼多的分別心。

如是乃至諸香臭氣:像這樣子的,以至於各種嗅氣──就是臭氣。怎麼叫個「臭」呢?自大加一點。自己看著自己很大的,這就念個「臭」字。所以說「自大是個臭」。

有的人或者不懂,不知道什麼叫臭,什麼叫香?香,他也不知道;臭,他也不知道。我告訴你,你把魚放到一個地方不理它,時間久了,它就臭了。臭的時候就生蟲了!一般人覺得這魚本來是好吃的東西,生了蟲之後,再給你吃,你也不願意吃了。你一想它那個味道,不要說吃,一想就要作嘔了。

這也好像一說「酸梅」,口裡就生水了一樣;或你一想到站在萬丈懸崖上邊,喔,腳心就酸了,發軟了!這是同一個道理。你若想臭的東西,就要作嘔,就要吐,吃的什麼東西,都要吐出來了!

很奇怪的,上海人專門歡喜吃臭的,歡喜吃臭豆腐。我認識很多上海人,那個臭豆腐,臭得就和廁所的屎味道一樣一樣的;喔,他歡喜吃那個東西!你說奇怪不奇怪呢?真的,我不是罵上海人,真是這樣子!

還有我到普陀山,那裡的法雨寺和普濟寺專門吃什麼呢?就吃臭的甘蔗。做糖的甘蔗,他把它不知怎麼樣弄的,弄得味道臭得不得了。我到那個地方,本來我不選擇食的,我什麼東西好的、不好的一樣吃,我在吃東西上,分別心的識還不用它,但是那個甘蔗臭得也很不容易吃的!但是那個地方的人,他一定要吃那個臭東西不可。這就是各有所好,他好那個東西,你想不給他吃,他認為你虐待他。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種的東西,不同的人歡喜吃不同種類的味道,所以每一個地方人的性質不同。

總而言之,你不要自大,自己看著自己很大,那就是臭了。那比臭魚、臭屎都臭的,就沒有人敢近你了。你那麼大嘛!誰也不敢接近你。為什麼不敢接近你?不是說你大,因為你變成臭了。

兼鼻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兼著鼻入和勞,這都是真性菩提的表現,這是真性菩提的瞪發勞相現出來這種的境界。鼻入的道理就這樣子。

P2辨妄無體

【因於通塞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象,名嗅聞性。此聞離彼通塞二塵,畢竟無體。】

這一段文,是說鼻入沒有體性的。

因於通塞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它依著通和塞這兩種妄想所現出來的塵;這種不清凈的東西,這其間就發生一種聞性。這不是耳朵聞的聽聞,這個是一種嗅聞性,就是用鼻子這麼聞。吸此塵象,名嗅聞性:因為它能吸收通和塞這兩種的塵相,這就是叫「嗅聞性」。這個嗅聞性,也不是「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那個「聞性」。觀音菩薩反聞聞自性,聞自己的自性,得到耳根圓通;而這裡「聞性」,就是能嗅聞的性,不是自己的性。

此聞離彼通塞二塵,畢竟無體:這個聞性離開通、塞這兩種的塵境的話,它自己根本就沒有一個體性。

P3無所從來

【當知是聞,非通塞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從通來,塞則聞滅,云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則無聞,云何發明香臭等觸?若從根生,必無通塞;如是聞機,本無自性。若從空出,是聞自當回嗅汝鼻;空自有聞,何關汝入?】

這還和前邊的道理是一樣的。

當知是聞,非通塞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你應該知道,阿難!這種嗅聞性,不是從通、塞而有的,也不是從你鼻根生出的,也不是從虛空里生出來的。那從什麼地方生出來的呢?我也不知道!

何以故:什麼道理我說它不是從通、塞、鼻根,或者虛空來的呢?我給你講一講,你聽一聽。若從通來,塞則聞滅,云何知塞:假設聞性是從通來的話,通和塞正是相反的,那麼塞就不會有聞性;既然塞的聞性沒有了,你怎麼又會知道有塞呢?

如因塞有,通則無聞,云何發明香臭等觸:假設聞性是因為塞而有的,這個通就不會聞到了。怎麼通也可以聞,塞也可以聞?所以這種聞性也不是從通來的,也不是從塞來的。這你應該明白了?既然通和塞都不是,那怎麼又發明香和臭的觸覺呢?

若從根生,必無通塞:若聞性是從鼻根生出來的,也必然與這個通、塞沒有關係了。如是聞機,本無自性:像這種聞的機能,講來講去,它也是沒有自性的。

若從空出,是聞自當回嗅汝鼻:你若說這種聞性是從虛空里出來的話,那麼在虛空出來的這個聞性,它應該又可以返回來,聞你自己的鼻子。空自有聞,何關汝入:又者,有一個說法,就算空它自己有聞,與你的鼻入又有什麼關係呢?你想一想看,有沒有這個道理呢?

P4結妄歸真

【是故當知,鼻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是故當知,鼻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因為這個,你就應該知道所以然的道理,鼻根生出這種嗅聞的能力,也是一種虛妄不實的,本來不屬於因緣所生法,本來也不是自然生成的。

那麼究竟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呢?我前邊不講過嗎?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都不出如來藏妙真如性。這一些個技能和它們的知覺,都是在如來藏妙真如性里生出來的。因為一念無明,而生出種種的妄見、妄相,生出見分和相分。見分,就是能見的;相分,就是所看見的形相。這都是由一念的無明,由妄想心所造成的!

【編注】恭錄自《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宣化上人講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楞嚴咒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你可以看見我的這個「見」是什麼樣子嗎?楞嚴經淺釋精選
1.若認識自己的本心,一切虛妄生滅就都停止了楞嚴經淺釋宣化上人

TAG:楞嚴咒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