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首最美的勸酒詩,在酒香中品讀詩詞!

首最美的勸酒詩,在酒香中品讀詩詞!

詩人寫酒歌,是中華民族詩作中的傳統,是中華民族詩歌寶庫中的燦爛的魂寶之一。吟著古人飲酒詩,喝著今日各種各樣的酒,必定會有更多的詩人吟出新的飲酒歌來!

一、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出自宋·蘇軾《水調歌頭》。詩句以「明月幾時有」居前表達,突出強調的是對明月的盼望之情。而盼望明月的背後,則是寄予了詞人希望月圓而與弟弟蘇轍團聚的深切之情。

二、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

出自宋·秦觀《千秋歲》。詩句描寫飄零異鄉、懷想情人的痛苦之情。飄零異鄉,本是精神痛苦之事,想借酒澆愁,可是連酒也難得喝上,其間的痛苦可見矣。

三、地僻鄉音別,年豐酒味醇。

出自宋·王操《村家》。詩句描寫偏僻鄉村的生活情態,方言與眾異,民風朴且淳,豐年釀村酒,自比常酒純。

四、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出自唐·王維《渭城曲》。與友人故舊一起飲酒,乃是中國人的生活常態。今日勸君再進一杯,不是因為喝得不夠,而是對你出塞之後無人對飲的寂寞作一種心理上的補償。

五、門掩落花人別後,窗含殘月酒醒時。

出自唐·韓溉《愁詩》。詩句描寫離別相思之苦。「門掩落花」、「窗含殘月」,都是哀景描寫。前者寫「人別後」的凄涼之情,後者寫借酒澆愁後夜不能寐的痛苦之情。

六、欲攜斗酒答秋光,山深無覓黃花處。

出自宋·劉克莊《踏莎行》。重陽節古人有登高望遠、喝酒賞菊的習俗。但是,人在異鄉,登高望遠,故鄉何在?豈不更是令人悲愁嗎?於是,改變主意,攜酒入山看秋山。可是,山深無處可看菊,這酒如何喝得下?詩句描寫重陽節人在異鄉的痛苦之情。

七、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出自宋·范仲淹《漁家傲》。前句寫「借酒澆愁愁更愁」的思鄉苦情。「一杯」對「萬里」,意在說明一杯濁酒的分量太少了,根本澆不了家在萬里之外的鄉愁。後句踵繼前句,直敘不得歸鄉的原因:因為還沒有徹底打敗敵軍,宋軍還處於守勢,邊境還非常不穩定。

八、新詩淡似鵝黃酒,歸思濃如鴨綠江。

出自金·完顏《思歸》。詩句描寫詩人思歸北方故鄉的深切之情。詩句二句的最大特色是比喻新穎、貼切自然。前句以「鵝黃酒」比喻新詩沖淡的風格,後句以「鴨綠江」水之綠比喻歸思的濃郁。以「鴨綠江」水比歸思之濃,那是因為詩人的故鄉在東北,是取其故鄉之水而設喻,也在情理之中,系出於自然,而非為比喻而比喻。

九、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出自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別》。詩句描寫金陵子弟送別的深情與詩人離別他們的悲傷之情。三四兩句以東流之江水與別意的短長相比較,在對比中強調突出其惜別金陵子弟的依依不捨之意。

十、酒後留君待明月,還將明月送君還。

出自唐·丁仙芝《餘杭醉歌贈吳山人》。詩句描寫送別朋友的依依難捨之情。喝酒本是為了給朋友餞行,結果酒後卻要留下朋友等待明月出來。明月出來後,又要伴著明月相送朋友。這種通過不斷拖拉時間的細節來寫詩人留戀朋友的心理,非常逼真,也非常令人感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素佛堂 的精彩文章:

曾國藩識人術:四十字看懂天下人!
感悟人生的佛家經典禪語,句句觸及心靈!

TAG:素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