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城切爾諾貝利的發光之旅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武具視覺 火器酷得到授權轉發此文
「美女,糧倉和輻射」
——烏克蘭印象
緣起
最早產生去切爾諾貝利看看的想法大概是在三五年前,阿凱一句「我們去看普里皮亞季吧!」成為了下面所有旅程的開始。然而當時烏克蘭還在內戰,國內也沒有開通直航的航班,機票更是貴的一比,無奈只能作罷。但是對「鬼城」好奇的種子卻從那時起就在心底生根發芽。隨著烏克蘭在國內開通直航,並隨之開通了落地簽,使得去切爾諾貝利探尋成為可能。那還等什麼?收拾行囊帶上相機走起吧。
出發
到達烏克蘭的第一天為行程做準備,換錢辦電話卡辦理入住預約計程車等等。切爾諾貝利的行程我預約在了第二天。
第二天一早六點起床,在尋找早飯的時候被當地人科普了,說烏克蘭人一般一杯咖啡就搞定早餐了。難道這就是你們身材都這麼好的原因么……早餐是沒戲了,無奈只能趕往在火車站廣場旁邊的集合地,在那裡已經聚集了一些不怕死的探尋者們。確認護照信息並填寫了信息表之後,導遊小姐姐給每人發了一個蓋革計數器和一份地圖。出發之前我測了一下在市區的輻射值:0.14微西弗/小時。
配發的改革計數器以及進入許可證(地圖)
和我同車的有美國人、英國人、法國人、俄羅斯人,還有兩個亞洲面孔,過去一問是韓國人和新加坡人。其中一群法國人最興奮,全程手舞足蹈各種嗨,大概這就是民族特性吧。新加坡人能說兩句國語,但是很多我說的用詞他聽不懂。發車時辰到,導遊妹子和司機載著一車不怕死的人們,開往了傳說中的鬼城。
經過一個補給站大家吃吃喝喝一下以後就開上了「高速公路」。不出所料,烏克蘭的公路和俄羅斯的一樣爛,一路上大坑小坑不斷。烏克蘭人對各種坑的解決方法就是打補丁,主要公路用瀝青打,次級公路就直接用土填……用土填,這要是下場雨,emmmmmmmm…
導遊妹子首先講解了各種須知,比如說不能亂走,不能抽煙之類的,總的來說就是想幹什麼找導遊,大家沒有問題以後每個人簽署了一份協議書。
協議書內容,有很多禁止事項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位於烏克蘭北部,距首都基輔以北130公里,是前蘇聯時期在烏克蘭境內修建的第一座核電站。通往切爾諾貝利的路上有兩道關卡,第一道是一個叫Dytyatky的檢查站,這裡距離爆炸點大約30公里。在個檢查站導遊辦理手續,警察再次核對每個人的護照。經過了這道檢查站,我們就算正式進入到禁區內了。
參觀點大致分為四處:一是禁區里一個當年被棄的村落;二是蘇聯時期的一個早期預警雷達天線陣;三就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本體;四是鬼城的本體普里皮亞季。說實話,心裡還是有一絲忐忑的,誰知道會不會身上發著亮光就回來了…
廢棄村落
進入到禁區以後天開始下起小雨,更給廢棄的村落蒙上了一層陰暗的色彩。在爆炸發生之後,這個村落里的居民也隨之被撤離,只剩下各種建築以及裡面的各種傢具陳設,承受時間帶來的改變。路上不時蓋革計數器會因為超過2微西弗/小時而尖叫起來,不知道在什麼角落裡還殘留著比較高的輻射。
這裡是村落里的一個衛生所,裡面殘存著各種藥品和文件,前面兩個膽大的美國佬還把一盒沒拆封的藥品打開來看…就很嚇人…
這裡原來是一個小的類似於活動中心的地方
預警雷達
第二站我們來到了被遺棄的DUGA-3超視距遠程警戒雷達,DUGA-3遠程警戒雷達是蘇聯在冷戰時期所建設的超視距雷達,是蘇聯反彈道導彈遠程警戒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1976年投入使用,峰值功率高達10MW,幾乎需要一個小電站才能供應得上。全世界短波頻段都能聽到這個蘇聯雷達發出的脈衝,這個脈衝的聲音類似急促的頻率10赫茲的敲擊雜訊。因此這個雷達站又被稱為討厭的「俄羅斯啄木鳥」。其隨機跳頻干擾正常廣播、業餘頻段、電視傳輸,在全球範圍引發了無數抱怨。
在1987年因為切爾諾貝利事故,這個雷達被迫停止工作,部分重要設備也被拆除,只剩下一具軀殼留在這裡。
整個天線陣列非常龐大,人站在下面顯得很渺小,整個遺迹充斥著濃厚的毛子暴力美學的邪惡感。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
從雷達站出來我們通過了第二道關卡,進入了爆炸的核心區域,隨後前往了一處幼兒園。
現在這裡只剩下驚悚的玩具娃娃、腐朽到只剩架子的幼兒床和散落一地的練習冊。
切爾諾貝利曾經被認為是最安全、最可靠的核電站。然而1986年4月26日的一聲巨響擊碎了這一神話。由於操作人員違反規章制度,核電站的第4號核反應堆在進行半烘烤實驗中突然失火,引起爆炸,其輻射量相當於400顆美國投在日本的原子彈。爆炸使機組被完全損壞,8噸多強輻射物質泄露,塵埃隨風飄散,致使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許多地區遭到核輻射的污染。切爾諾貝利核事事故被稱作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
遠眺石棺
在遠遠的眺望了一下爆炸的四號核反應堆。現在還有很多工人在進行新石棺的修建工作,所以在中心區域里也有必要的生活配套設施,在中午的時候我們在員工食堂吃了午餐。烏克蘭菜,種類多,量也不少,吃的很飽。
進入餐廳前都要進行這樣的輻射監測
在員工食堂吃的午飯。雖然簡單但分量也足夠了
午餐過後我們來到了曾經的4號核反應堆,現在的石棺腳下,石棺整個看起來其實更像個工廠廠房。由於舊石棺已經出現了裂縫等情況,所以12年起烏克蘭開始為4號反應堆建設新石棺,這其中歐洲國家的資金捐助佔到了90%以上。畢竟關係到自己本土的安全,大家還是捨得花錢的。
修建中的新的「石棺」
園區里設置的事故紀念碑
普里皮亞季
從石棺出來,司機繞了幾個彎,停在了一座城市雕塑前讓大家拍照:普里皮亞季到了。
切爾諾貝利事件為後來無數的影視作品和遊戲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其中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2007年由Infinity Ward開發、Activision發行的FPS遊戲《使命召喚4:現代戰爭》(COD4: MW)了。雖然在本作遊戲中切爾諾貝利以及普里皮亞季場景只有兩個關卡,但玩過本作的玩家無不對這兩關留下了深刻印象。某種意義上來說,這趟旅行也可以稱之為遊覽「聖地」的「朝聖之旅」。
普里皮亞季入口處的雕塑
普里皮亞季是一座專為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配套興建的城市,相當於核電站員工的家屬區。當年在這裡大約生活著5萬居民(《使命召喚4:現代戰爭》進入遊戲時 McMillan 的台詞「Fifty thousands people used to live in here, now it』s a ghost town」猶在耳邊)。核電站爆炸以後,蘇聯政府徵調了幾千輛大巴車,對整座城市的居民進行了徹底的疏散撤離,整個基輔周邊的大巴幾乎全被緊急徵調過來執行撤離任務。當時當局向居民說的是只帶上必須品,過一段時間就會回來。誰也沒想到大多數人這一走就再也沒回來過,而他們家裡的物品,就一直留在城市裡,直到今天。
雖然到處都是一篇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色,但無處不在的輻射警示牌提醒了我這裡仍然還是危險地帶
普里皮亞季被遺棄之後,這裡逐漸歸還給了大自然。我碰到一隻野生的赤狐
投幣式自動咖啡機
一處廢棄的學校,建築部分本體已經坍塌
廢棄的公寓樓
賓館正門
有沒有覺得遠處那個建築十分眼熟?沒錯,在COD4里,那處建築的頂樓就是普萊斯中尉和麥克米蘭上尉選擇的狙擊點
繞道購物中心後面,就是這裡的標誌性建築摩天輪了。十幾年前《使命召喚4:現代戰爭》中在摩天輪下激戰仍記憶猶新,現在終於見到了。某種意義上來說這裡也算是個聖地。實際來到這裡之後才發現這個摩天輪並不大,只能算小型的。遊樂園裡還有其他遊樂設施,比如碰碰車等。這個兒童樂園建成後還沒來得及投入運營,就發生了事故。
COD4里還原的碰碰車遊樂場
「Fifty thousands people used to live in here, now it』s a ghost town」
從遊樂園走出來,在一片樹林中,導遊小姐姐問我們大家誰知道現在站的原來是個什麼地方?眾人一臉問號,原來這裡曾經是個體育場,隨後我們看到了體育場的看台,這個體育場同樣也在投入前夕被廢棄,沒有舉行過一場比賽。
從普里皮亞季出來的路上,導遊小姐姐打開電視放了一段當年發生核事故之前普里皮亞季的宣傳紀錄片。紀錄片里展示了寬闊的街道、嶄新的建築和雕像以及成群結伴享受生活的男男女女,其中很多建築我們剛剛親眼見過。普里皮亞季在當年是作為蘇聯城市的標杆建設的,整個城市的生活水平可以和西方陣營相媲美,也自然成為了蘇聯政府大力宣傳的對象。視頻結束的時候,車子正好開到普里皮亞季那座入口的城市雕像,而在現在,背後的城市已經淪為鬼城,只感嘆世事弄人,這場爆炸改變了太多人太多物的命運。現在我們所看到歷史中的每一個字的背後,都有著無數令人扼腕斷腸的故事。
紀念在處置事故的過程中犧牲的公職人員的紀念碑
幾個主要景點完成之後我們開始返程,路上看到了很多居民樓組成的聚集區,這裡不僅有在核電站工作的員工,還有很多老人也回到這個地方生活,大概這就是落葉歸根的感情。我們在一處紀念雕像前停下,這座雕像紀念的是最初一批衝進火海的消防員以及打開排水閥門的潛水員,他們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受到了大量核輻射,在被送往莫斯科治療以後半個月就全部犧牲了。而在這座雕像旁邊,就是現在在進行執勤的新的消防站和消防員們。消防員是和平年代工作環境最危險的職業之一,從切爾諾貝利到9·11事件,再到天津港爆炸,任何一場事故都少不了消防員們英勇的身影。他們不僅需要勇氣,更要有犧牲自己的覺悟。
經過兩道檢查站分別還要通過一遍輻射檢查,看看你是不是帶著光走的。這位就是導遊小姐姐了
普里皮亞季城市雕塑
後記
關於行程,這趟行程是通過一個在烏克蘭的朋友定的。現在回來看,預定路線和很多遊記里寫的不大一樣,我出來的路線實際上是預定進入的路線,不知道這個是不是和旅遊公司不同有關係。預定的線路有一些景點沒去到,而且普里皮亞季全程沒有進到建築里,有些遺憾。不過這裡有危樓的原因,可能也有導遊或者旅行社的原因,還有可能和一日團和二日團有關係。
關於蓋革計數器,在城市裡測過一次以後,大多數人的蓋革計數器在不斷連續響以後都被重置過,這其實讓我對這機器後期並不太信任,想想來都來了就不琢磨身上會不會發光了……
關於語言,其實導遊妹子的英語在烏克蘭人里就算不錯的了,但是鄙人不才,大概也就能湊合聽懂個三分之一吧。主要是在國內接受的英語教育對於她這種一直不停的將很長時間的說話非常不適應。因為不是母語,需要強行調動注意力去聽,所以感覺很累效果也不好,還不能分散注意力去干別的,這大概就是所謂語言環境的重要性吧。
關於景點,整個行程里一直有種感覺,就是很多東西其實都是擺好了給你拍讓你看的,這個線路已經被開發成一個常規的參觀線路。而且聽說未來幾年很多危樓要推了重新建,以後的鬼城可能再也不是原汁原味的那個鬼城了。鬼城不鬼,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2018-8-7
G.I.老刀 於 北京
TAG:火器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