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禁煙的道光帝,原來自己也是個癮君子
鴉片什麼時候進入中國的,傳播的來源和途徑早已無從查證,只知道最早的記載是在唐代。但鴉片什麼時候從中國消失,卻有跡可循,最早為此下大力氣整治,就是從180年前的今天開始——清宣宗道光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1838年9月12日),林則徐上奏道光帝,要求重治吸食鴉片者。
1.
鴉片在中國,最早也跟歐洲一樣,作為藥物使用,先是作麻醉藥,後來作用類似偉哥,時間一久,大家就發現了它不為人知的「副作用」。
到了明朝,鴉片從皇室到民間普及率逐漸增高,也逐漸形成市場,當時亞洲藩屬國給明皇室每年進貢鴉片,那時候鴉片還不叫「鴉片」,而叫做 「烏香」。萬曆皇帝朱翊鈞就是個大煙鬼,煙齡長達30年,據史學家考證,朱翊鈞經常因為煙癮發作而耽誤早朝,到了晚年更是迷上煉丹煉藥,他的丹藥里就有鴉片,他還給它起名叫「福壽膏」。
清兵入關以後,滿人也在鴉片中嘗到了甜頭,煙民的比例後來居上甚至超過漢人。從康熙時期起煙草在中國的廣泛種植,到了道光年間,全國各地已經是煙館林立,上自王公大臣,下至普通百姓,人人都以吸食鴉片為富貴榮華的標誌。連後來提倡禁煙的道光皇帝本人,也曾經鴉片成癮,不光他自己抽,他還默許太后和妃子抽。
巨大的市場需求拉動鴉片經濟的蓬勃發展,形成了以國外進口為主,國內自產為輔的欣欣向榮的局面。當時的一組數據是,乾隆初年,鴉片進口每年約四百箱,每箱約百斤,後來曾至每年輸入一千多箱。到了嘉慶初年,輸入陡增至每年約四千箱。到了道光時代,鴉片的輸入量加增更快,道光元年(一八二一年)進口大約五千箱,道光十五年,就加到了三萬箱,價值約一千八百萬元。
2.
國內鴉片泛濫,放縱過量對國人身體不利不說,好不容易靠著賣茶葉向洋人賺了點錢的清政府,發現一年年進口鴉片數量的激增,又把賺的錢賠進去了。
林則徐以前,清廷也裝模作樣禁過煙,比如乾隆時期禁止內地商人販賣,嘉慶下令禁止入口,但是都沒什麼效果,主要原因是煙民隊伍龐大,官吏腐敗,查禁困難,加上禁止鴉片會影響朝廷的稅收,禁來禁去,需求量竟不減反增。
林則徐的禁煙,雖然一半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對外貿易逆差,但無疑是一場順應民意的救國行動,畢竟鴉片流毒天下,「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興思及此,能無股慄!」本來還在徵稅和禁煙之間猶豫不決的道光帝,聽聞林則徐一席話,熱淚盈眶,立馬大手一揮,任命他為欽差大臣,馳粵查禁鴉片,一場轟轟烈烈的禁煙運動開始了。
1839年6月,歷時大半個月的虎門銷煙,成為我國禁毒史上的光輝一刻。
然而林欽差猜中了開頭,卻沒有猜中結局,虎門銷煙以後,更慘痛的結果隨之而來,中英鴉片戰爭開打,清廷戰敗,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簽訂,割地,賠款2100萬銀元。
鴉片戰爭以後,鴉片在中國的處境發生了一些改變,出現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後來英國人的鴉片還是被趕出中國了,壞消息是國內鴉片泛濫的情況更嚴重了。
在鴉片戰爭以前,清政府對鴉片嚴厲打擊,明令禁止國人生產或銷售,鴉片戰爭後,尤其後來《天津條約》簽訂後,清政府不得不對鴉片貿易採取默許態度,同時也默許國人自己種植鴉片,清廷還對煙土徵稅。光緒十一年(1885)的記載顯示,清廷規定洋煙每百斤收稅銀86兩,而對土煙徵收60兩。土煙徵稅低,大大鼓勵了國產鴉片貿易,全國各地開始大量種植鴉片,尤其是雲南、四川等地區。
發展到後來,國產鴉片不僅價格遠遠低於進口鴉片,而且質量也越來越高,逐漸排擠了進口鴉片,到後來甚至走出國門,出口到東南亞等地區。英國對華出口的鴉片,雖然在鴉片戰爭後加增不少,最鼎盛時曾一年輸入6萬餘箱,但在國產鴉片迅猛發展的勢頭下,很快就失去了競爭力。
1907年,英國主動向清政府提議終止鴉片貿易,並達成《中英禁煙條約》,逐漸停止了對華鴉片出口。
進口鴉片終於在大清的土地上消失,中國卻徹底淪為了鴉片之國,轟轟烈烈的禁煙運動還不過70年,從沿海到內地,從內地到邊境,從城市到農村,從衙門到皇宮,幾乎形成全民皆吸的盛大場面。
3.
鴉片繼續加劇清廷的羸弱和腐朽,經濟凋敝,全民醉生夢死,直到迎來辛亥革命的槍聲。
辛亥革命後,無論是南京臨時政府還是袁世凱的北京政府,都不約而同地開始積極推行禁煙政策,這也成為當時各政治集團所能達成共識的少數幾項重大政策之一。
1913年1月26日的《申報》曾報道過一份上海閘北巡警局張貼的禁煙通稿,內容大致如下:
「禁煙為地方要政,迭經通告居民限期禁吸,惟各吸戶存有煙具,亟應一律繳送禁煙局或本局,一併銷毀,以清流毒。本局現特設煙具銷毀處,嗣後各該吸戶,如有煙具速即繳往銷毀。如有藏匿煙具,抗不遵繳及故違禁令私吸等事,一經查出,除勒令繳出外,定即拘解檢察廳,照例嚴辦,幸勿貽誤。」
民國初年,焚毀煙槍的場面
跟著禁煙通吿一起,時常登上報紙報道的,還有不少瑣碎的查禁個案。比如住在上海篾竹街筷作弄的沈阿四,家裡藏有煙具,然而調查員獲悉舉報前去查辦時,沈阿四卻抗法不從,直到有警察前來,才從其家中查出煙具、賭具,並將他暫時拘押。還有人舉報裘家弄口的王同順京貨店,有人深夜在樓上私制煙膏,經查辦後果然起獲燈槍兩副,銅鍋三隻,煙缸、煙盒大小共九隻,店主王裕興被拘。甚至還有巡邏人員在小南門外倉橋街,查見一個老太婆李趙氏身藏兩隻煙缸,以及煙盒、煙泡等物,隨即被收押至巡警總局訊辦的例子。
這些案例的存在,儘管證明了民國時期禁煙力度的嚴密,但也側面反映了吸食鴉片現象在全國的泛濫程度。
而比禁煙政策的提出更難的,還有這一禁令的執行。在風風火火執行禁煙令的過程中,不斷有禁煙者憑藉搜查煙土為名,實行敲詐勒索,甚至人身傷害的現象發生。《申報》曾登過一篇《討常德禁煙委員》的文章,就批判了常德禁煙委員詹潤霖,以禁煙為名搜索婦女身體,探及下體,最終逼斃人命的案例。
吸食者上癮,經營者抗法,執法者腐敗,層層暴露禁煙政策的困境。到1913年後半年,二次革命爆發後,禁煙政策便逐漸走向廢弛。
4.
總的來說,國民黨執政時期,儘管嚴打過鴉片,但國人吸食的情況依然沒有得到大的改變,日軍侵華期間更是愈演愈烈,侵略者們鼓勵中國人種植和吸食鴉片,以此瓦解國民意志力。
偽滿時期,東北鴉片專賣署
至於鴉片在中國的土地上真正消失,還是從49年以後開始。
上世紀50年代起,大規模的禁煙禁毒運動在全國展開,政府強制禁止大煙買賣,把煙民關起來強迫性戒煙,抓毒販、禁運、打擊走私……加上戰爭結束初期國內物資的短缺,客觀上為禁毒行動製造了條件,雖然過程難免痛苦,但僅三年後統計的中國煙民的數量,就已經急劇減少。
到60年代時,戒毒禁毒的效果已經頗為顯著,戒毒成功者不計其數。歷時百餘年的禁毒史,其中付出了多少血與淚的代價。
直到今天,鴉片這個詞,才終於在中國的土地上成為一段歷史。
※德國這一敗,直接葬送了八十萬人
※日本人是怎麼把撿垃圾撿成了文化軟實力
TAG:談資有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