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一事無成的魔鬼:習得性無助
「害怕悲劇重演,我的命中命中,越美麗的東西我越不可碰。」你也許知道這是王菲的一句經典歌詞,但你很可能不知道,這歌詞其實是「習得性無助」的一種經典表現。
什麼是習得性無助呢?
你也許有過這樣的體驗:發現自己努力了很久,但卻始終不能達到你想要的效果。因此,你開始覺得無能為力了,覺得自己擺脫不了「命運」。你開始覺得虛無,不再樂觀,彷彿一切努力都是徒勞的。這種情況,心理學上稱之為「習得性無助」。
為了更好地解釋「習得性無助」,讓我們來看心理學上一個著名的實驗:
一隻關在籠子里的狗,被反覆電擊之後,只要電擊的信號音一響,它就會在電擊到來之前倒地不起,痛苦呻吟。即使人們把籠門打開,它也不會逃走。
這種情況放在人身上,表現則是當一個人在某件事情上付出多次努力但是反覆失敗之後,就形成了「我怎麼努力結果都不會改變」的想法,並把這種想法帶到新的問題中,甚至包括那些他本來可以控制和改變的問題。
本來可以採取行動避免不好的結果,卻選擇相信痛苦一定會到來,放棄任何反抗,這就是「習得性無助」。比如,你已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於孤獨中,你就會漸漸認為孤獨才是人生的真實,從而更加放棄與他人交流(結果更加難以逃離孤獨)。
習得性無助很容易導致抑鬱
當一個人覺得自己無法再去控制自己的生活,覺得自己付出的努力與最終的結果無關,那麼可能就會變得無助和無望。這裡的抑鬱,不僅僅指持續一段時間的普通抑鬱情緒,也包括更嚴重的抑鬱癥狀。因此,習得性無助經常出現在對於抑鬱症的臨床研究中。許多抑鬱症患者的表現是,當他們失敗時,就會產生極大的挫敗感,放棄嘗試(即使事實上他們是可以改變現狀的),產生「做什麼事都是無濟於事」的感覺。
那麼,我們為什麼會產生「習得性無助」呢?
1. 一些極端環境會催生習得性無助
一方面,一些極端環境會催生習得性無助。受虐待的女性、孩子和人質,是習得性無助的高發人群——他們已經接受了「嘗試是無望的」這樣的暗示。一個典型的表現是,當他們離開長期受關押、虐待的環境時,會因為無法面對任何事情(因為害怕可能的失敗),而經歷一段非常痛苦的適應期,無法正常生活。
2. 過度管教、過度溺愛的家庭孩子得習得性無助的可能性更大
研究表明,過度管教、過度溺愛的家庭孩子得習得性無助的可能性更大。如果在上大學之前還不會自己洗衣服,不會做一頓簡單的飯菜,或者在家庭的角色中,父母是非常嚴厲的(比如教師家庭),孩子在脫離家庭環境後(比如上大學後、就業時)往往會感到更加無助。
3. 「歸因」方式上也存在問題
所謂歸因,可以簡單理解為人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結果所作出的解釋。同樣是經歷了失敗或挫折,人們會有不同的歸因方式:
- 有些人認為失敗是由於內部的自身原因,
- 有些人則認為是外在環境造成的;
- 有些人認為導致失敗的原因是無法改變的,
- 有人則認為這些原因是可以改變的;
- 有人認為導致失敗的原因是個別因素,
- 有人卻認為這種因素是普遍的。
抑鬱症患者常常表現出「習得性無助」,他們的歸因方式更傾向於將壞的結果歸因於內在的、普遍的、穩定的特質。例如,當面對學業上的困難時,他們會採取內在的、普遍的、穩定的歸因(如自己的學習能力不足,而這種能力是無法改變的),而非外在的(某次考試比較難)、個別的(僅僅不擅長某科)、不穩定(這次沒有認真複習)的歸因。
4.通過觀察別人的經歷,也有可能產生習得性無助
人們不一定只會從自己的經歷中習得無助。心理學上有一種現象被稱為:替代性無助。這是指,人類可以通過觀察另一個人的行為得到的結果(如受到獎勵或懲罰)而進行替代性學習。同樣的,人並不需要直接體驗不可控的事件,只要觀察到發生在其他人身上的不可控事件,也會產生習得性無助。
比如,目睹父母的婚姻困難的孩子,即使從未經歷過戀情,也會有習得性無助,認為自己無論如何不會得到圓滿的感情。
我們之所以能夠且願意付出努力改變我們的生活,是因為我們抱有一個信念,即「我們的行為會產生特定的結果,我們通過努力有朝一日可以達成自己的目標」。如果這一信念遭到了破壞,我們就失去了控制感,產生「怎麼努力也沒有用」、「好結果是一定不會發生」的想法,這可能會使我們不再採取行動來改變。更糟糕的是,放棄努力和嘗試會導致我們的「壞想法」成真,從而導致惡性循環。
當悲哀發生時,請不要沉溺於無助。悲哀往往是一些新事物進入我們的生命的時刻。這些新事物會改變我們,從而改變我們未來會發生的事件。
以上。
想知道更多有趣又有乾貨的心理學,歡迎關注頭條號「知我心理學」——2017年度健康頭條號、悟空問答最佳乾貨科普答主獲得者,400萬用戶信賴的心理學社區,在這裡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TAG:知我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