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達開是如何一步步走向高層的?
石達開,是太平天國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天父第七子,20歲封翼王,穩坐太平天國第六把交椅,可謂少年英雄。然而,這些都是有疑問的,直到今天仍沒有得到史學界的重視,更別論諸野史、小說。「天父第七子」,最早出自謝介鶴的《金陵癸甲紀事略》,咸豐七年(1857年)本,是作者追記咸豐三、四年(1853——1854)被太平軍中被俘於金陵(天京)的見聞。史學界對天父第二子洪秀全、第三子馮雲山、第四子楊秀清沒有任何的爭議,但有人對之後的天父第五子韋昌輝、天父第六女楊宣嬌則有不同的看法(1)?但至今尚沒有人論斷「天父第七子」乃是後人附會的。《永安封五王詔》,最早見自太平天國壬子二年原刻本《天命詔旨書》,記載辛開元年十月二十五日洪秀全在永安登基,並封五王的場景。史學界已有人對《永安封五王詔》產生了質疑(2),但尚未造成顛覆的效果。本文將通過太平天國權力的結構演變簡單梳理石達開的封王真相。
(石達開)
咸豐元年七月十九日(1851年8月15日),據《天王詔旨·行營鋪排詔》寫到 「前軍主將貴妹夫、左軍主將達胞同統戊壹監軍、前壹軍帥、前貳軍帥、左壹軍帥、左貳軍帥開通前路;中軍主將清胞統土壹總制、中壹軍帥、中貳軍帥及前選侍衛二十名護中;右軍主將正胞、後軍主將山胞同統右壹軍帥、右貳軍帥、後壹軍帥、後貳軍帥押後」,「此是前時行營、鋪排如是,今宜聽東王將令」(3)
此時石達開已是太平天國第五位人物。從領軍位置來看五人的等次:楊秀清居中軍,掌全軍大局;蕭朝貴居前,掌主力前鋒;馮雲山居後,掌後方穩固;左軍在前,右軍在後,太平天國以左為尊,所以石達開此時位次較高於韋正。
此後不久,又設立了四軍師制。太平天國何時設軍師,分授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四人為正、又正、副、又副等軍師職的,未見其文獻記載。但據咸豐帝在八月十六日(1851年9月11日)的上諭中指出:
「偽軍師楊秀清遍貼偽示,編造妖言,逼脅愚民,實堪痛恨,必須將著名逆首設法殲捦,勿令漏網,以快人心。」(4)
《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檔案史料》
可見,此時楊秀清已是軍師。但據《天王詔旨·行營鋪排詔》太平軍自紫荊山茶地出動時,五人僅是五軍主將職,足證軍師一職是在該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設立的。此時韋昌輝是軍師,位次改在石達開之上。
咸豐元年九月初五日(1851年10月28日)《令各軍記功記罪詔》描述了當時的官員的升遷制度及官級, 「今詔令各軍,每場殺妖后,各兩司馬立即記錄自己管下兵某名頭頂,遵令向前,則畫圓圈,以記其功。某名頭頂逆令退縮,則畫交叉,以記其罪。中等者免記錄。記錄冊成,兩司馬執冊達卒長,卒長達旅帥,旅帥達師帥,師帥達軍帥,軍帥達監軍,監軍達總制,總制次遞達丞相,丞相達軍師,軍師轉奏。」(5)
此時的官級已初見規模,是兩司馬到軍師的九等級制,此處提及軍師卻未提及主將,可見主將此時只是統領軍隊的職位而非官級,而左軍主將石達開位處列何官級?據朱從兵考證,此時的石達開與秦日綱應均位列丞相(6),至於是丞相右翼公、丞相左翼公,還是右翼公軍務丞相、左翼公隨營丞相,還是右翼公丞相、左翼公丞相,三者都屬於丞相一級,且以左為尊,秦日綱又是首義七人之人,秦日綱的地位此時是較高於石達開的。而石達開又是何時高於秦日綱而先晉陞為翼王的呢?據劉晨考證,在蕭朝貴重傷之前,也就是咸豐元年(1851)十月十八日水竇村之戰之前,蕭、石關係並不和睦,蕭朝貴更傾向拉攏、扶植韋昌輝(7),石達開此時應該遭到蕭朝貴的排擠從太平天國第四位人物降落到第七位人物。在蕭朝貴重傷之後,楊秀清取得了政治上的一人獨大,並以宗教上的「天父」雙重權力身份,總領百官。石達開逐漸在軍事上的嶄露頭角,讓他逐漸超過秦日綱先成為翼王。
(郭富城飾秦日綱)
咸豐元年十月二十五日(1851年12月17日),楊秀清等封王, 「前此左輔、右弼、前導後護各軍師,朕命稱為王爺,姑從凡間歪例,據真道論,有些冒犯天父,天父才是爺也。今特褒封左輔正軍師為東王,管治東方各國。褒封右弼又正軍師為西王,管治西方各國。褒封前導副軍師為南王,管治南方各國。褒封后護又副軍師為北王,管治北方各國。又褒封達胞為翼王,羽翼天朝。以上所封各王,俱受東王節制」(8)
「前此」即為「此前」,說明四軍師早已設立,四人之前被稱呼為王爺,但是「爺」在太平天國是避諱字,因此,此次永安下詔,特封四人為王,而不加「爺」。至於,為何20出頭的左軍主將、不具有軍師身份的石達開被封為翼王,有學者論斷,永安封王詔的時間被前移,且翼王是在東西南北四王之後才封的(9),這裡不難看出,曾有洪秀全的「天命」下詔稱四軍師為王爺,「又褒封」的「又」指的是後來的再一次,與前四王的褒封有段時間,時間或長或短,由於史料的缺失已難以考證。
不過清軍的檔案間接證明了石達開此時的地位。直到咸豐二年五月初四日,賽尚阿在奏報於全州擊斃蕭朝貴敵復竄道州一路現督諸軍追剿情形時,依然只知四王,而不知石達開,「訊據犯供十九日對仗時,賊偽四王楚秀清、蕭潮潰、馮雲山、韋正俱出督戰,被官兵擊斃數百名,內偽西王被炮子打傷甚重,登時斃命,偽南王亦被炮子打入肚腹,炮子未經取出。」(10)
再來看謝介鶴的《金陵癸甲紀事略》,是在回憶咸豐三年事,此時的石達開經過一番波動已經坐穩了太平天國第六把交椅,具體的說是第四把,因為西王、南王已死。石達開的驍勇善戰,是後來晉陞的資本,清軍左宗棠都認為石達開勇猛「賊中惟石逆最悍且多詐」(11),但謝介鶴卻認為石達開「膽最怯」(12),其史料的可靠性值得懷疑,太平天國的官書中沒有稱韋昌輝為「五兄」、石達開「七兄」的記載,這個天父諸子的排序多為後人的附會,可惜的是,這個排名多被後來許多治史者封為「信史」,也為眾多影視小說所採納。
再來看《永安封五王詔》,是太平天國後來的追憶之作,當時的蕭朝貴重傷,難以受封西王,誰也不敢保證西王不會歸天,他也無法起身跪地接受天王的授爵,20歲的石達開此時既不是軍師,也更沒有資格封王,直到後來的戰功卓著才從「翼公」升為「翼王」,因此1853年的《永安封五王詔》中的內容是後期合成的,其時間線值得懷疑。
※晁蓋究竟是被誰射死的?
※呂布用生命喊出了七個字,曹操沒有在意,劉備卻慌了
TAG:歷史小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