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戰爭結束後如何處理戰場

古代戰爭結束後如何處理戰場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戰爭自古永遠是一件殘酷的事情,特別在冷兵器時代,勢均力敵的對戰基本是以命換命,所以自古便有「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說法。

古代戰爭結束後如何處理戰場

每逢改朝換代之際,君主開疆僻壤,戰爭避無可避,不少人丟掉性命,古代戰爭結束後,屍積如山的現象並不罕見,稍微處理不當可能造成很壞的影響。「大災之後有疫情」是人們的常識,如果在城邦附近,屍體堆積過多,很有可能因為腐爛造成疫情的發生,甚至是污染水源,特別是城市作戰,一旦不處理,那後果就嚴重了。因此,處理屍體也是戰爭後比較頭疼的事情。

古代戰爭結束後如何處理戰場

火葬在古代並不是主流的殯葬儀式,人們認為火葬會使死去的靈魂遭受烈火灼燒。不過打掃戰場歷來是獲勝者的工作,面對敵人都是刀槍相向,更不會考慮其「靈魂」是否受難。因此,火燒是古戰場較為常見處理屍體的方法。火燒能夠避免瘟疫的發生,也能使屍體分解更為迅速,而燒過並分解的屍體還會將無機鹽歸還到大地,變成土地的養分。

古代戰爭結束後如何處理戰場

而在土葬盛行的年代,填埋同樣是打掃戰場的好辦法。這是戰爭後最為常見的處理方式,不僅能夠防止瘟疫,而且給了戰死士兵們足夠的尊重,即挖一個坑,把士兵屍體們搬進去,可以火化也可以不火化。在現代的考古之中,我們總能看見發現什麼萬人坑的,事實上很多就是屍體處理。當然比較嚴重的就是白起坑殺四十萬趙國降卒,就是直接趕入坑中。通常深坑亂葬,用土掩埋既方便又快速。特別是攻城戰的時候,城外的亂葬崗作為天然的墳場,經常被軍隊用以埋葬軍人屍體,在戰爭中身亡的百姓基本也會將屍體放入坑中,畢竟在戰亂年代,多數人家買不起像樣的棺材,甚至沒有體力幫助家人收屍。

古代戰爭結束後如何處理戰場

當然埋石和坑殺並不相同,坑殺畢竟是活埋,像最著名的焚書坑儒就是這樣一種操作。

古代戰爭結束後如何處理戰場

戰場上,坑殺敵軍的現象更是常見,但其殘忍程度也令人難以想像。

還有一種形式,雖然與土葬相像,但絕對不是一種概念。戰勝一房通常將敗軍屍骨用夯土包裹,在道路兩旁做成金字塔的形狀,這種方式被人稱為「築京觀」或「築武軍」。

這種行為是有種羞辱敵軍的方式,是對敵國的一種恫嚇。

明朝大將張輔在大破南安之時,就層處死多達2000面俘虜士兵,並悉數殺死築成了「京觀」。

古代戰爭結束後如何處理戰場

當時篡漢的王莽把反對自己的大臣及其家屬全部殺死,並且將他們的屍體排列在街道上,築成一道城牆,後來隋煬帝時期楊廣大舉攻打高麗,結果幾十萬大軍被高麗軍打的慘敗,屍橫遍野,然後剩下的軍隊只能狼狽的逃回了國內,高麗王為了鼓舞士兵的氣勢,將陣亡的隋朝士兵屍體築城一道京觀向隋朝示威。

而在戰場上,最為聳人聽聞的,莫過於吃掉敵軍的屍體。雖然在戰亂或饑荒年代,吃人的案例多有發生,但在軍隊中以人肉作為軍隊補給仍是比較罕見的。但就《三國志》記載,曹操的軍隊就曾以人肉為食。古代戰爭的殘酷,單從屍體的處理就可見一斑,更讓人覺得「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是一種別樣的氣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小故事 的精彩文章:

索命幽靈船

TAG:歷史小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