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槍彈風暴是美帝的專利?中國古代的這款發明足以將敵人射成肉泥!

槍彈風暴是美帝的專利?中國古代的這款發明足以將敵人射成肉泥!

原標題:槍彈風暴是美帝的專利?中國古代的這款發明足以將敵人射成肉泥!


文/明月秋風照當年


要問近代史上的哪款槍械能獨霸群雄,我想應當非「人頭收割機」之稱的馬克沁重機槍莫屬。馬克沁重機槍是世界上第一種真正成功的以火藥燃氣為動力的自動武器,該槍由英籍美國人海勒姆·史蒂文斯·馬克沁於1883年發明。

馬克沁重機槍口徑為11.43毫米,槍身整體重量27.2千克,全槍採用槍管短後坐 (19毫米)式的水冷槍管設計,彈夾容量由長約6.4米的帆布袋供應,理論射速更是達到驚人的每分鐘六百發。


由於馬克沁重機槍射擊速度疾如閃電,中國人因此稱其為「賽電槍」,顧名思義就是出彈速度快如雷電。


馬克沁重機槍的實際射速有多快?我們可以參考第一次馬塔貝勒戰役真實慘烈狀況。


1893年10月16日,英國殖民者與辛巴威土著居民爆發了激烈的衝突,5000餘名辛巴威的精銳祖魯士兵在當地土著指揮官的指揮下,向潮水一般湧向對面遠處50名架起四挺馬克沁重機槍的英國士兵。


在土著指揮官眼中,遠方50個形單影直的英國佬遭遇洪水猛獸般100比1的巨大軍力的攻擊下,化為肉泥已成無可逆轉的定局,他相信憑藉著人數眾多的優勢,此戰勝算早已註定。


然而,接下來的一幕伴隨著一陣陣急促的「噠噠噠……」之聲,四個不起眼的鐵傢伙瞬間噴出一道道火舌,勇敢的祖魯戰士們像割麥子一般倒了下去,5000名祖魯士兵在不到幾分鐘的時間內傷亡高達3000餘人,而剩下的2000餘人驚魂未定紛紛逃竄。


這是馬克沁重機槍在非洲戰場上第一次大顯神威的真實案例,以至於英國詩人兼愛國主義者海萊爾·貝洛克說:「不管發生了什麼,我們已經有了馬克沁機槍,而他們沒有。」


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英德戰場上,馬克沁再次顯露了非凡的超級威力。

1916年7月1日,14個英國師團向德軍陣地發起猛烈的衝鋒,此時,部署在他們對面的是12500挺馬克沁重機槍,面對英軍發起的海嘯般集群式衝鋒,德軍士兵扣動扳機,六萬名英軍士兵在馬克沁重機槍狂風暴雨地掃射下,打破了世界戰爭史上單日陣亡六萬人的慘重傷亡記錄。


從以上戰爭史的種種慘象來看,馬克沁重機槍作為19世紀人類歷史上的「屠夫」,其承載著「人頭收割機」的名號可謂當之無愧,也正是由於這種在戰場上令人望而生畏的恐怖殺人機器的出現,以至於《武器裝備百科全書》這樣豪言:「馬克沁機槍的出現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自從拿破崙時代起曾經使用過的戰術完全沒用了」。


以全球軍備視角來看,馬克沁重機槍等一系列的恐怖槍械誕生於美國,宣示著美國的輕重武器技術已經逐漸走入了蓬勃發展的康庄大道,也為日後美國能夠形成獨霸全球奠定了堅實的軍工科技。



然而,在中國古代就有這麼一款威力絲毫不亞於近代馬克沁重機槍的槍彈風暴式的武器,它的恐怖殺傷力足以令當時的異域蠻邦為之震恐,其暴走豪雨的節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比堪蘇聯的喀秋莎火箭炮。這項為我國古代所有的黑科技就是有著響噹噹名號的「漢弩」。

「弩」作為古代早期出現的遠距離射擊型武器,其最早見諸史料於《吳越春秋》,根據記載「琴氏乃橫弓著臂,施機設樞,加之以力,然後諸侯可服」。


從《吳越春秋》這段簡短的描述來看,史籍還原了弩的大致形構,同時以「諸侯可服」的四字道出了弩的強勁威力。


然而,根據近年來的考古研究和部分史學家的考證,弩的出現應不晚於商周,到了春秋晚期,實戰中開始重視用弩。《孫子兵法·作戰篇》有云:「公家之費,破車罷馬,甲胄矢弩,戟楯蔽櫓,丘牛大車,十去其六。」,以《孫子兵法》的撰寫情況來看,弩與甲盾顯然已經成為春秋時期的重要戰略物資。


從魏武卒手中的「十二石弩」到大秦軍團使用的標準化秦弩,不同類型的弩組成了中原王朝強大的遠程打擊兵團。 在戰車和騎兵興盛時期,弩作為體積較重不便攜帶的遠程射擊類武器,弩的地位遠不如弓,而當中原王朝走向以步制騎的時代,弩成為步兵手中標準化配備。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試想一下,當背弓負箭的騎兵面對同樣掛弩披箭的游騎,由於弩的重量制約,對等騎兵的情況下,攜帶弩的騎兵自然比不上懸掛輕巧弓箭的騎兵。


而除此之外,弩的上弦往往是採用雙腳踩踏弩背,並配以雙臂拉弦方能完成,這就造成了弩的操作不如弓箭靈活,擊發速度也遠不及弓箭。


因此,在古代戰場上,當士兵駕駛全速前進劇烈晃動的戰車和騎在顛簸起伏的馬背上,弩自然不是最好的選擇,而到了中原王朝走入以步制騎的時代背景下,弓也就沒有弩的強勁有力了。



弩的大規模裝備使用肇始於漢代。由於漢初經濟凋敝,加之戰馬缺乏,弩作為攻防兼備的遠距離殺傷性武器逐漸被漢朝列為首要戰略物資。


弩是由弓、弩臂、弩機三大腰間組成,由於漢弩所蘊含的力道強勁,單純依靠雙臂根本無法將他拉開,因此,古人們創造了一套獨特的使用方法,使用腳踏和雙臂上拉來調動全身的力量將弩弦拉滿,這個方式被稱為「蹶張」,在弩手完成一次射擊的過程中,弩機起到了最為核心的作用,它的各個部件之間的完美配合,將古人們對於機械構造的理解和設計展現的淋漓盡致,甚至西方學者認為中國古達的漢代的弩機可以和近代的來複槍機相媲美。


弩在發明之後不斷得到改進,主要體現在力量的不斷加強和對於弩機的設計,漢代對於弩機的改良有了一個技術上的全新突破,在它的外面增加了一個青銅機匣名為「郭」,就是這樣一個看似極其簡單的改進,卻使得漢弩的弩機受力更為強大,在實戰中可以承受弦的巨大張力,因此使得箭矢的遠程打擊能力得到了質的提升,成為了弩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公元前99年,漢將李陵率領五千步卒兵出浚稽山,匈奴單于聞訊親率三萬精銳騎兵將其圍困,李陵排兵列陣沉著應對,面對著遠處為數不多的漢軍,匈奴大單于眼中充滿了不屑,他相信只要匈奴鐵騎萬馬齊發,漢軍必將葬身於鐵蹄之下。


此時的匈奴大軍在單于的統一號令下向困獸猶鬥的漢軍營帳發起了雷霆攻勢,漢軍據營以守千弩齊發,匈奴騎兵應弦而倒,在狂風暴雨的打擊下,發起進攻的匈奴騎兵宛如麥浪般屍橫遍野,首次對漢營的衝擊,單于的部隊就折損了上千人,匈奴鐵騎不敢失敗連續發動了如潮水般的進攻,然而預期中的完勝卻變成了損失慘重的纏鬥,士兵的鮮血激起了單于近乎瘋狂的鬥志,《漢書》記載單于先後共調集了八萬人馬,戰鬥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每天從漢軍營地射出的箭矢達到了十萬支,戰況慘烈難以描述。



根據現代古兵器專家的測試,弩的張力達到38.77公斤,初速度為42.4米/秒,射程更是達弩180米,而曾經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騎兵使用的蒙古弓張力也就20.4公斤,初速度僅為35.9米/秒,射程可達到125米,顯然弩與弓相比在射程、張力、初速度以及殺傷力等方面有著極為強勁的優勢。


然而,弩卻有著擊發速度慢這一致命的缺陷,根據後世科學測試,弩手整個完成一次射擊過程平均需要45秒時間,那麼這個速度能否應對高速衝鋒的騎兵呢?


當一匹戰馬做全力衝鋒時,速度可以達到平均每小時60千米,我們按照600米的作戰距離來計算,匈奴騎兵僅僅需要40秒的時間就能殺到漢軍面前,而在這個時間,一名漢軍弩手僅僅完成了兩次射擊,漢朝李陵的部隊怎麼可能抵擋住八萬多名旋風般的匈奴鐵騎呢?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漢朝名將李陵有一套自己的獨特解決方案。漢軍「強弩陣」往往將弩手編為前、中、後三組,第一組瞄準射擊稱為「發弩」,第二組處於待髮狀態稱為「進弩」,第三組張弦稱為「上弩」,當第一組射擊完畢就退為第三組,如此循環不斷,可以確保弩手之間的無縫對接。


因此,在漢朝,弩兵兵團在步兵中是絕對的主力,據史料記載,培養一個合格的弓箭手需要三年的時間,而因為弩的精巧結構,從而解放了人力成本,故培養一個弩手只需要兩到三天的時間。


除了弩的機構易於上手,弩在準確度方面也遠勝於弓。根據安徽省舒城縣出土的西漢弩機顯示,漢弩與秦弩有著截然不同,從出土的實物上來看,漢弩弩機部位加裝了「望山」也就是現代槍械上的瞄準器,除此之外,弩機上還刻有「標尺」說明漢代已經掌握了拋物線原理,並把它應用於實戰,故此,漢朝弩手可以根據「望山」上的粗略刻度以及目標物的目測距離來調整弩的發射角度,利用「望山」與箭簇部分和目標三點成一線的原理,大大提高了漢弩射擊的命中概率,而現代槍械上的標尺與兩千多年前的漢弩標尺作用都用於瞄準,只不過我們的祖先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掌握並使用了這一原理,由此也不得不佩服華夏先民的高度智慧。



然而,當漢朝名將李陵的大軍在與匈奴八萬多人的騎兵酣鬥了整整十多天後,漢軍的箭矢耗盡,失去弩手屏障保護的漢軍營地最終在匈奴人瘋狂地進攻下徹底潰敗,大將李陵投降匈奴,以一個悲情的方式離開了戰場,這是一場雖敗猶榮的戰役,足以載入史冊為後人所銘記,以人數處於絕對劣勢的步兵,面對數倍於己的強大騎兵,無論是堅守時間還是殺敵數量都創造了一個後世無法超越的神話。


回顧這段往事,我們不得不對李陵的最後堅守充滿敬意,歷史在此刻也充分證實了,即便戰敗也不應當以成敗論英雄,而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也正是在這種艱難曲折的道路上靠著堅韌不拔的意志繼往開來,成為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強大雄獅!


參考資料:《漢書》、《孫子兵法》、《吳越春秋》、《武器裝備百科全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月秋風照當年 的精彩文章:

TAG:明月秋風照當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