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這封信只有28個字,卻被乾隆稱為「二十八驪珠」
我們都知道,王羲之是東晉的大書法家,被歷代尊稱為「書聖」。
民間曾傳說,他從小就痴迷於書法,因日復一日地洗硯台,竟將一池清水都染成了墨色。
王羲之
也許,正是這種痴迷加天賦異稟,才能讓他的書法入木三分,「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
在永和九年的暮春之初,王羲之和幾位友人們,在紹興蘭亭曲水流觴,飲酒賦詩,寫下了千古流傳的《蘭亭序》。
明代畫家文徵明《蘭亭修禊圖》局部
王羲之酒後興之所至,揮毫寫就的這部作品,如有神助,字字精妙,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因此,提到王羲之的代表作,我們最先想到的,一定是《蘭亭序》。
王羲之《蘭亭序》局部
其實,除了這幅著名的書法作品外,王羲之的另一代表作也堪稱一絕,被譽為「天下第一法書」。
這幅作品就是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
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
全帖只有28個字,卻是字字珠璣,神采飛揚,如行雲流水一般。
這並非是王羲之刻意創作的藝術品,而是他寫給友人「山陰張侯」的信札,表達雪後初晴的愉悅和對友人的問候,因而更有人文意味。
該信札帖縱23厘米,橫為14.8厘米,全文共4行28字,內容如下:
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大意就是:
王羲之拜上:剛才下了一陣雪,轉瞬就雪住天晴了。想必你最近一切安好吧。上次那件事還沒什麼結果,心裡還多少有些悵惘,這裡就不詳說了。王羲之敬上,山陰張侯親啟。
古代的通訊十分不發達,因此親友之間傳遞消息,最常見的就是書信了。
最開始,人們喜歡將想說的話,寫在小木片上,這便是「札」的由來。後來,人們便將書信稱為「信札」。
在魏晉時期,信札成了人們互致問候的常用載體。尤其是風雅的士大夫們,尤其注重信札的辭藻和書法。
西晉陸機的《平復帖》
王羲之的這封簡簡訊札,雖然只有28個字,卻體現了個人修養和精湛的書法技藝。
看信札的內容可以猜想,他是在輕鬆閑逸的狀態下揮就的,因此這短短的28個字,就更體現了爐火純青的書法底蘊。
在這一頁信札上,瀟洒的行書中隱藏著楷書筆韻,「頓首」卻又是行雲流水的草書,於無聲處聽驚雷。
《快雪時晴帖》局部
這些字雖然從容雅逸,卻又多是圓鈍的用筆,點畫勾挑都收斂了筆鋒,結構也是平穩勻稱,彷彿是一位風情萬種,卻又嫻雅溫婉的美人,在優美的儀態中,流露出意味深長的風韻。
《快雪時晴帖》局部
《快雪時晴帖》局部
因此,這短短28字的信札,被歷代書法家、鑒賞家等視若珍品。
明代的收藏家詹景鳳就曾評價:此跡筆法圓勁古雅,意態閑逸,味之深不可測。
當代書法家啟功也評價:此帖行筆流暢,在妍美中又有厚重之感。
趙孟頫的題跋
這張珍貴的信札,曾被元代書畫家趙孟頫珍藏。他特地撰寫了題跋:
「東晉至今近千年,書跡流傳至今者,絕不可得。《快雪時晴帖》,晉王羲之書,歷代寶藏者也。刻本有之。今乃得見真跡,臣不勝欣幸之至。」
公元1679年(康熙十八年),《快雪時晴帖》來到皇室手中,後被乾隆所珍藏。
手捧此帖,乾隆如獲至寶,特地書寫了「神乎技矣」四個大字,稱其為「天下無雙,古今鮮對」。
電視劇中也有乾隆珍藏《快雪時晴帖》的橋段
他認為這28個字,字字珠璣,因此大讚其為「二十八驪珠」。
驪珠,就是寶石的意思。可見,乾隆對此帖的推崇與喜愛。
為了能時常細細品味,他將王獻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遠帖》,與《快雪時晴帖》一起,收藏在養心殿的西暖閣中,並且御筆題匾為「三希堂」。希,就是稀有之意。
乾隆對《快雪時晴帖》的四字評價
而在「三希」中,乾隆最愛的就是《快雪時晴帖》,將其推崇為「三希」之首。
其實,歷代流傳的《快雪時晴帖》,已並非王羲之的真跡。學者們認為,此帖是唐代人的鉤填本。
乾隆御筆書寫的「三希堂」
什麼是鉤填本呢?有點類似於描紅,就是將一張薄薄的紙,覆蓋在真跡上面,勾描輪廓以後填墨。
這種方法可以極大地還原真跡。而現今流傳下來的《快雪時晴帖》,鉤填的技藝絕佳,被認為很好地保留了原作的風韻。
《快雪時晴帖》歷經數代珍藏,題跋眾多
《快雪時晴帖》歷經千餘年,輾轉於歷代書法家、收藏家、士大夫、皇室之手,現珍藏在台北故宮博物院。而其餘「二希」則珍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人們期盼有朝一日,「三希」能夠再度團聚。
《中秋帖》
《伯遠帖》
※第一位心理學女博士:單身67年獻身學術,卻因性別被哈佛拒授學位
※她把孩子當研究對象,兒子27歲落崖「自殺」,女兒到死不與她說話
TAG:半杯咖啡讀好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