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悲智閩院人 東野花錄

悲智閩院人 東野花錄

未入之時,吾常稽首也,吾常顧盼也。鷺島有名山而僧或主之,有名器而道或興之。

末學亦曾聞名士秉英傑之姿,擅文章之譽,且人之所學,不志其人者,雖多而何為焉?縱嵩岳之高,未及崩雲;顧黃河之流,不見九天。欷歔於此,不見此中人者,腷臆之難訴,吾故於永夜而葸葸然。復聞有悲智者,不以虛空而利,而使虛空濛其利;不以五濁為害,而使群生棄其害。此其人之弘願定藏乎天下人。稽夫以藏天下之弘願而不得其利,定濁世之人所不居也。故為此之人,量而入者,髡其毛髮,裰衣青黃之,惟僧也。

後世先朝,庶幾三千年迭替於今,就東野看花,多爭攀於五老;學問欲訪之為大,相奔閩院;往者難追,今之弘願而溢漫鷺江,非吾輩之人而不可。就諸師黔勞或優六道之黎庶,修《悲智》一刊,為發後輩來人深省於一時焉。吾聞之,幾呼於啞然,非能言之。君不見,禪室聞經,功用何下於蘇秦;虛燈著述,辭章盡蓋於李杜;學之為盛鑒於人者,勝譽驚於四海,越名凌以九霞。如斯之浩然,吾微言而不能代也。

或有曰:此何為哉?復何為也?僧曰:僧才如起,則言出三界,知者必勇進於道;以此焉則凈覺四眾聞西方而自去;梵行之七者不須引以彌陀;後學毋覦冰山之一角;戍旅先修而指出皓月千江。是故則行無其荊,修無其苦,釋不懼其褸!為鯤鵬之志,任波旬之輩南流也。

吾其人者,故而慨之曰:蓮子房多,香生滿沼;法王孫廣,器合一庭。同心而興權,眾德而言教。願與前賢之一如,乃吾輩之學矣!

作者:閩南佛學院學僧 聖悟

聯繫方式

微信號:南普陀寺

郵編:361005

網址:nanputuo.com

地址:廈門市思明南路515號

友情鏈接

五老峰下

廈門南普陀寺慈善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普陀寺 的精彩文章:

禮敬天下老師!禮敬佛教導師——釋迦牟尼佛!
廣修供養,意義非凡

TAG:南普陀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