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南懷瑾老師:這幾句話是入世的名言,也是做事的最高境界!

南懷瑾老師:這幾句話是入世的名言,也是做事的最高境界!


南懷瑾老師:這幾句話是入世的名言,也是做事的最高境界!


這幾句話是入世的名言,也是做事的最高境界!

本文摘錄自 《莊子諵譁》

【子嘗語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歡成。事若不成,則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則必有陰陽之患。若成若不成,而後無患者,唯有德者能之。】

這幾句話都是人生最高的哲學,也就是做事的最高境界。他對孔子說,老師啊!你平常告訴我的話,凡是做人做事,不管大事小事,「寡不道以歡成」。很少有事情是完全成功,或是高興圓滿的。這就是佛學的道理,娑婆世界,萬事都有缺陷,沒有一個圓滿的人,沒有一件圓滿的事。現在孔子說的也是這個話,就是事情很少能合於一個法則,合於什麼法則呢?「歡成」,永遠是歡喜快樂的結果,才稱為「歡成」。

所以人世間,做人做事之難「事若不成」,尤其政治上或外交上的任務,事情如果不成功,大家都不好,「必有人道之患」。或者給皇帝殺了,或者給敵人殺了,或者去坐牢,或者有其他的禍害出來,或者路上有人行刺啦!譬如美國的總統,給人打了一槍。「事若成,則必有陰陽之患」,有時候國家的大事成功了,你覺得當時非常輝煌,但在歷史上可能是一個很糟的事,有陰陽之患,在冥冥天道中,會受很壞的果報,或遭到四周其他人的妒忌。「若成若不成」,不管成功也好,失敗也好,「而後無患者,唯有德者能之」,如果能做到沒有後患的話,只有最高道德得道的人,才能做得到,普通人是做不到的。

······

這一段是拿歷史故事,說明人生入世的道理,就是孔子平常教誨的話,凡事不管大小,朋友之間,做人做事之間,很少有圓滿成功的,或是很痛苦的成功,「寡不道以歡成」,這是第一句話。第二句「事若不成則必有人道之患」,第三句「事若成則必有陰陽之患」,這是入世的名言,這也就是人間世。

凡是我們中國人,應該懂中國歷史,尤其在宋真宗這個階段,最有名的一個宰相叫寇準。那個時候,宋朝也等於南北朝,跟金國正在戰爭的外交狀態,結果寇準主張皇帝御駕親征。那麼誰來保駕呢?寇準說我去。老實講,宋真宗是很不願意去親征。宋朝自趙匡胤開始,一直到他的子孫,北方並沒有統一,而且實在也怕統一,不想統一,這是宋代史上最妙的事。

一個領袖如果是絕對的軍人出身,好辦!要嘛絕對的文人也好辦;由軍人而變成文人,像趙匡胤兩兄弟啊!就難辦了。所以宋朝,嚴格地講不成其為一個朝代,因為宋朝三百年始終是南北對峙。北方的國家是遼、金、元,西北還有一個夏,南方勉強維持稱為宋朝。自從宋太祖黃袍加身當了皇帝以後,因為自己身為軍人,深知戰爭的痛苦,戰爭的殘酷和戰爭的冒險,因此把燕雲十六州,在地圖上一畫就不管了。所以遼金始終雄霸於北方,同時宋朝的土地非常小,所謂雲南大理是另外一個政權。等於南邊也沒有,北邊也沒有,這樣維持了三百年。不過宋朝在文化的發展上,反而是滿光輝的。

宋真宗,歷史後來封他這個「真」字的謚號,是很妙的。因為他不想打仗了,但是全國知識分子總想統一國家,所以宋真宗拚命提倡宗教,又信道教,自己認為是天命要他好好修道,不要再打了。當時的宰相王旦,不同意皇帝的想法,宋真宗就請宰相吃飯。皇帝很不容易當,古代皇帝很民主喔!吃完了以後,皇帝說,我看你這個宰相府上也很清廉,沒有什麼家用的東西,這裡有一點小小禮物送你帶回去。皇帝請宰相吃了飯,還給宰相禮物,在宰相的立場,皇上所賜,「情」字的道理只有接受。結果回來打開一看,好幾罐,大概是我們江西最好的瓷器,裝的都是黃金。皇帝送紅包就是叫他不要反對啦!所以王旦考慮了一夜,實在睡不著,怎麼辦呢?他只好不說話,後來他就宣布,我老了應該退休了。

後來寇準要真宗御駕親征,到了前方,隔著黃河,看到金國精銳的部隊也是擺兩邊,宋真宗心裡還是在害怕。他在最前線,叫人打聽宰相寇準在幹什麼!寇準這個人很有趣的,派去的太監發現宰相在行轅打麻將,而且一邊打麻將,還一邊喝酒,紅中白板,叫啊叫的,玩得很高興。真宗一聽比較心安一點了,宼准還在玩啊!大概不危險;如果說寇準還在辦公,或是正拿電話在聽消息報告,那真宗的心臟病恐怕要發了。寇準也曉得這個皇帝的心理,所以故意裝得很輕鬆。

寇準是宋朝的大忠臣,是為國家為天下儘力的大臣。但是寇準這個做法,「事若不成,則必有人道之患」,這種事情搞錯了,那不止一個人槍斃,是滅九族的!全家要殺光的;事情成功了呢!「必有陰陽之患」。我們看宋朝的歷史,寇準後來很有功勞,封萊國公,澶淵之盟時,他軍事外交一手包辦了,有很光榮的外交勝利。可是勝利是勝利,雙方訂的還是和平條約。結果回到南方後,寇準始終遭到朝廷大臣的妒嫉,這就是陰陽之患。

歷史上還有一件有名的故事,宋朝一位了不起的文人名臣,是四川省的張詠,他是地方首長,官位也很高。寇準後來事情成功後就要下台了,有一次正好在陝西碰到張詠到中央來述職,寇準當時的聲望很高,曉得張詠學問很好,就問他:「你看看我啊,有什麼預兆?」張詠就說:「相公啊!你太謙虛了,樣樣好,何必問我呢?不過啊,有一篇書還是要念一下,就是《漢書》的《霍光傳》。」寇準想,奇怪,《漢書》我又不是沒有讀過,他怎麼講這個話?可能讀得不仔細,馬上回去讀《霍光傳》。

霍光在漢朝功勞很大,劉家的天下是他一手救過來的,傳記上把他一生的功勞都說了。寫漢書的是班固父子父女,三人共同完成的,最後對於霍光下了一句評語,說他樣樣都好,就是書讀少了,四個字結論「不學無術」。寇準最後讀到不學無術,哈哈一笑,知道張詠是在罵他,說他不學無術。

那麼這個「不學無術」的「學」,是什麼呢?像我們看「若成若不成,而後無患者,唯有德者能之」。不管做事成功或者失敗,而沒有後患的,只有有大德的人才能做到。 我們從歷史上來講,只有唐朝郭子儀一個人做到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走路有15個好處,走法不同,功效不同!很多人卻不了解、不會走!
學佛是為了跨越人生的三大根本缺陷!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