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知識在社會中的運用

知識在社會中的運用

授權轉自:保守主義評論

哲學園鳴謝

按:本文摘錄自著名經濟學家、思想家哈耶克的《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鄧正來 譯),三聯書店,2003年版。

……………………

當我們努力建構一種合理的經濟秩序的時候,我們想解決什麼問題呢?根據人們熟知的某些假設,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十分簡單的。假設我們擁有所有相關的信息,假設我們能從一個給定的偏好系統出發,又假設我們掌握了有關可資使用的手段或資源的全部知識,那麼剩下的問題也就只是一個純粹的邏輯問題了。這就是說,對什麼是可資使用的手段或資源的最佳用途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隱含在我們的上述假設之中了。第116頁

作為這種經濟運算方法之出發點的「數據」或「基據」(datum),就整個社會而言,對於一個能夠計算其結果的單一心智來說,從來就不是「給定的」,而且也絕不可能是如此給定的。第117頁

合理經濟秩序的問題所具有的這種獨特性質,完全是由這樣一個事實決定的,即我們必須運用的有關各種情勢的知識(the knowledge of the circumstances),從來就不是以一種集中的且整合的形式存在的,而僅僅是作為所有彼此獨立的個人所掌握的不完全的而且還常常是相互矛盾的分散知識而存在的。第117頁

據此我們也可以說,社會經濟問題毋寧是這樣一個問題,即人們如何才能夠確使那些為每個社會成員所知道的資源得到最佳利用的問題,也就是如何才能夠以最優的方式把那些資源用以實現各種惟有這些個人才知道其相對重要性的目的的問題。簡而言之,它實際上就是一個如何運用知識——亦即那種在整體上對於任何個人來說都不是給定的知識——的問題。第117頁

我認為,當下發生的許多關於經濟理論和經濟政策的爭論,實際上都源出於人們對社會經濟問題之性質的誤解;而這種誤解的產生,則是因為人們把自己在處理自然現象時養成的思維習慣置於社會現象的做法所致。第118頁

爭論的關鍵之處並不在於是否應當制定計劃,而毋寧在於應當由誰來制定計劃:是由一個中央權力機構以集權的方式為整個經濟系統制定計劃,還是由許多個人以一種分散的方式制定計劃?人們在當下的爭論中所使用的那個具有特定意義的「計劃」一術語,一般都是意指中央計劃,亦即根據一項統一的計劃來指導整個經濟系統。另一方面,競爭則意味著由許多獨立且分立的個人以一種分散的方式制定計劃。這二者之間的居間性方案則是把計劃交由有組織的行業——或壟斷者——去制定;儘管有許多人都在討論這種方案,但是當他們真的看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他們卻不再喜歡這項方案了。第119頁

關於這三種制度當中,哪一種制度有可能更具效率的問題,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究竟在哪一種制度中能夠期望現有的知識得到最為充分的運用。第119頁

科學知識,在當下公眾的想像中佔據了太重要的地位,以至於他們忘記了這樣一個道理,即科學知識並不是惟一與此有關的一種知識。第120頁

現實生活中,無疑還存在著一種極其重要但卻未經系統組織的知識,亦即有關特定時空之情勢的知識(the knowledge of the particular circumstances of time and place),它們不可能被稱為科學知識。正是在這個方面,每個人實際上要比所有的其他人都更具有某種優勢,因為每個人都掌握著有可能極其助益的獨一無二的信息,但是只有當立基於這種信息的決策是由每個個人做出的,或者是經由他的積極合作而做出的時候,這種信息才能夠得到運用。第121頁

我在上文中所關注的那種知識,因其性質的緣故而不可能進行統計,從而也無法以統計的形式傳遞給任何一個中央統計機構。第125頁

如果我們大家都贊同社會經濟問題主要是一個迅速適應特定時空之情勢的變化的問題,那麼,我們就可以由此而推知:必須由那些熟悉特定情勢的人——亦即那些直接了解相關變化以及即刻可以被用來應對這些變化的資源的人——做出最終的決策。我們根本就不能指望這個問題可以通過另一種方式得到解決:先把所有這樣的知識都傳遞給某個中央機構,並在這個中央機構整合了所有這類知識以後再發布命令。因此,我們只能夠經由某種非集權化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這隻回答了我們問題當中的一個小問題,我們之所以必須採取非集權化的方式,實是因為我們惟有依此方式才能夠確使那種有關特定時空之情勢的知識得到及時的運用。第125-126頁

從根本上講,在一個有關相關事實的知識由眾多個人分散掌握的系統中,價格能夠幫助不同的個人協調他們所採取的彼此獨立的行動。第128頁

如果我們想理解價格體系(the price system)的真正作用,那麼,我們就必須把價格體系視作是這樣一種交流信息或溝通信息的機制。第129頁

一方面,價格機制並不是人之設計的產物;而另一方面,那些受價格機制指導的人通常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如此行事。但是需要強調指出的是,那些嚷嚷著主張「刻意指導」的人——以及那些根本就不相信某種未經設計的(甚至是在人們並不理解的情況下)便自發形成的東西能夠解決我們經由一種刻意的方式都無力加以解決的問題的人——應當牢記:這裡的問題恰恰在於如何才能把我們運用資源的範圍擴展到任何個人心智所能控制的範圍之外;因此,這也是一個如何才能否棄刻意控制之必要性以及如何才能提供激勵以使個人在不需要任何人告訴他們該做什麼事情的情況下去做可欲之事的問題。第131頁

正如艾爾費雷德·懷特海(Alfred Whitehead)在討論另一個問題時所指出的,「儘管所有的格言書和大人物在演講時都反覆強調說,我們應當養成對我們正在做的事情進行思考的習慣,但這卻是一個根深蒂固且大錯特錯的陳詞濫調。因為事實表明:文明的進步,乃是通過增加我們毋需考慮便能運作的重大活動的數量得以實現的。」這種情形在社會領域中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第131-132頁

的確,我們會不斷地使用一些我們並不理解其含義的公式、符號和規則,而且通過對它們的運用,我們還能夠得到我們作為個人並不擁有的那種知識的幫助。在這個方面,我們已然發展起了一些慣例和傳統,然而,我們這種成就所依存的則是那些在其各自領域中被證明為成功的,進而又成為我們文明之基石的習慣和制度。第132頁

人類最初是在並不理解的情況下偶然發現了某些慣例和制度的,只是在後來才慢慢學會了如何運用它們,儘管人類直到今天還遠遠沒有學會如何充分運用它們;需要指出的是,價格體系只是這些慣例和制度當中的一種而已。正是通過這種價格體系的作用,勞動分工和以分立知識為基礎的協調運用資源的做法才有了可能。第132頁

當下的分歧乃是因為純粹知識上的分歧所致,尤其是因為方法論上的分歧所致。第134頁

我認為,這種情況毋寧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即那種習慣於無視我們必須直面的那些基本現象的認識進路確實存在著某種根本性的錯誤,因為第一,人的知識必定是不完全的;第二,人們因此需要一種不斷交流知識和獲得知識的途徑。第135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園 的精彩文章:

生命中最難的不是沒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 大腦優勢評估
「做」倫理學:現代道德哲學及其代價

TAG:哲學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