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四有好老師」評選發布輿情報告 研究團隊:教師報道可更接地氣

「四有好老師」評選發布輿情報告 研究團隊:教師報道可更接地氣

您的瀏覽器不支持此視頻格式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

教師是誰?是澆灌花朵的園丁,是照亮別人的蠟燭,是靈魂的工程師,人們對教師的這些比喻已習以為常。在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媒體建構教師的形象又應該注意些什麼?9月14日,北京師範大學發布相關學術研究報告,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回答。

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喻國明發布「四有好老師」評選輿情研究成果

誰是「四有好老師」?

2018年教師節前夕,北京師範大學舉行了「四有好老師」獎勵計劃頒獎典禮,表彰獲評「四有好老師」啟功教師獎的10位優秀教師和獲評「四有好老師」公益行動獎的10個優秀團隊。

在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喻國明主持下,6月25日至8月25日,北師大研究團隊對此次「四有好老師」評選活動期間的媒體傳播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勾勒出了「四有好老師」候選人的人物畫像,總結了本次評選活動中媒體報道的亮點。9月14日,喻國明發布《「四有好老師」評選活動輿情研究報告》(《報告》)。

《報告》指出, 本次「四有好老師」評選活動在媒體場輿情信息流量大,參與報道的媒體(不含自媒體)有300 家左右,新聞轉發量達 41150 次。

根據《報告》,20 位「四有好老師」候選人分別來自14個省和直轄市。其中,來自青海的候選人有3位,來自黑龍江、重慶、湖南的候選人均有兩位。這其中,年齡最大的68歲,最小的48歲,平均年齡 55.35 歲。年齡在 50-59歲的老師最多。80%的候選人曾獲得5次以下國家級獎項,20%的候選人獲得過5次及以上國家級獎項。

喻國明說,「學生」是這些優秀教師人物報道中最高頻的辭彙,在描寫教師事迹方面也突出了老師對學生的付出和奉獻精神。在很多描寫中,學生是以更加親切的稱呼「孩子」來指代的。報道也突出了報道人物對教師職業的認同感,比如「堅持」、「認真」、 「師心」,報道最頻繁的是湖北省襄陽市的鄉村教師喬永斌。除此之外,湖北偏遠小學教師黃亞飛、農村小學校長郭秋維等也是集中報道的對象。

喻國明表示,「四有好老師」評選活動持續正面報道,從認知和情感兩方面,提升了教師職業與北師大等機構的認可度。

《「四有好老師」評選活動輿情研究報告》和《人民教師媒介形象的構建和歷史變遷》兩份報告

北師大新聞傳播學院研究員方增泉帶領研究團隊,分析了1945年6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期間《人民日報》對教師的報道,展現不同歷史階段下,國家和社會層面等對教師的重視程度和關注的角度,以及教師形象的演變。

方增泉團隊報告名為《人民教師媒介形象的構建和歷史變遷》。研究團隊通過查找每個時段關鍵詞在報道標題中的含義、語境,發現教師的形象建構與時代主題的變化緊密相關,也是教師地位時代變化的歷史縮影。

這份研究報告建議,媒體未來在對教師的報道中,應更加註重深入生活,深入一線,呈現立體化教師形象。

國內鮮有以教師為主題的輿情研究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北師大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鬍智鋒對研究報告作了點評。胡智峰認為,國內對於以教師為主題的輿情研究並不多見,而這兩份報告在2018年教師節之後,尤其是全國教育大會召開,教師再次成為輿論熱點之際公布,可謂「正當其時」。根據報告可知,今天教師的形象依然以正面為主,說明教師這個職業依然受到尊重,這也是社會正能量的弘揚。

據了解,這是京師中國傳媒智庫第20期發布學術成果。京師中國傳媒智庫由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光明日報智庫研究與發布中心聯合主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川大華西二醫院錦江院區舉行開診儀式
如何優雅地防晒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