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趣頭條,27個月,上市

趣頭條,27個月,上市

趣頭條創始人、董事長譚思亮

昨天晚上,國內移動內容聚合的新銳平台——趣頭條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了,股票代碼是「QTT」,一躍成為移動內容聚合的第一股。

公開資料顯示,趣頭條於2017年下半年獲得成為資本、紅點創投、華人文化的4200萬美元A輪融資;2018年上半年完成超過2億美元的B輪融資,由騰訊領投,小米及其他財務投資者跟投,B輪投後估值超過18億美元;2018年8月,趣頭條引入包括人民網旗下基金在內的戰略投資者,投資額近6000萬美元。

趣頭條的成功上市,再次刷新了中國互聯網企業最快上市紀錄,從2016年6月8日趣頭條APP上線,到今日成功登陸納斯達克,趣頭條僅僅用時2年零3個月的時間。

本次IPO的主承銷商為花旗銀行、德意志銀行、瑞銀集團、招證國際,IPO的最終定價為7美元/ADS,不含綠鞋發行1200萬股美國存托憑證,融資額為8400萬美元,對應市值約21億美元,光源資本為趣頭條提供了獨家財務顧問服務。

光源資本副總裁薛敏對《創業邦》說,「前端社交化與貨幣體系雙驅動用戶增長,AI演算法強化用戶留存,後端商業化體系實現強大變現,趣頭條通過四輪驅動打造了用戶體驗與商業價值的完美閉環。」

招股書數據顯示,2016年成立當年的營收為5795萬元,2017年的營業收入就達了5.2億元,2018年僅僅上半年就實現營收7.2億元。且值得一提的是,趣頭條上線以來,累計運營現金流為正。這意味著,在平台急需獲客的初創期,趣頭條也並沒有採用燒錢獲客模式,具備長足發展的能力。

趣頭條是誰

時間回到2016年,當人們還在刷著今日頭條的時候,在北上廣目光所不及的三四線城市居民手機中,一頭龐然大物正在悄然成長。

趣頭條App於2016年6月正式上線,瞄準的正是炙手可熱的「下沉市場」,該平台以娛樂、生活資訊為主體內容,通過整合海量兼具樂趣和價值的信息內容,依託於強大的智能化數據分析系統,為下沉市場受眾提供精準的內容分發服務,並通過對平台內容持續優化和創新,不斷滿足下沉市場人群日益增長的在線娛樂內容需求。

短短兩年多的時間,趣頭條一躍成為移動內容聚合App獨角獸。截止2018年8月,趣頭條App的累計裝機量達1.81億,月活用戶6220萬,在兩年多時間內躍居內容聚合領域第二名,僅次於今日頭條。

「補貼+收徒」是趣頭條的主要模式,但鑒於「收徒」這一概念容易引起歧義,趣頭條在後期優化這一機制的同時,也將其更名為「邀請好友」。所謂補貼是指用戶完成指定任務獲得現金獎勵。

其中「邀請好友」模式尤為重要,通過邀請好友,用戶可以從好友的收入里獲得持續的分成。

趣頭條的補貼不同於互聯網上一直存在的廣告網賺模式。因為網賺模式是單純刺激用戶看廣告、點擊廣告等做廣告任務;而趣頭條的補貼只是鼓勵用戶在邀請註冊、閱讀內容相關的行為,不會涉及廣告任務。

在趣頭條一位高管看來,「趣頭條的補貼只是一種拉新留存的運營手段,和電商發優惠券、滿減券、體驗券等運營思路類似,只不過將發錢補貼用戶放在了資訊內容產品上。」

對此模式,趣頭條創始人、董事長譚思亮認為是「好友邀請註冊、社交裂變傳播」,這也是類似Facebook、AirBNB、Uber等大型互聯網公司早期快速發展起來時常用的運營手法,只不過趣頭條只給用戶補貼刺激用戶邀請好友、閱讀資訊,並不需要用戶消費支付。

譚思亮曾在接受《創業邦》採訪時解釋, 趣頭條只給用戶發錢、不向用戶收錢,也不向用戶銷售產品或服務,不像其他電商APP讓用戶引導分享、推薦熟人等是為了來賣產品,趣頭條不存在銷售商品的行為,這和很多微商、分銷甚至傳銷有本質不同。

獲得騰訊的投資後,趣頭條等於是加入了微信和QQ的騰訊生態體系,這等於既給錢,又給用戶。鑒於微信本身是所有互聯網產品之中渠道下沉最深的產品,趣頭條有機會可在極短的時候低成本獲取大量三線以下真實用戶。

在微信的支持下,電商已經出現了拼多多,而在資訊領域同樣有可能再造一個三四線城市及以下的下沉市場的今日頭條。

下沉市場正成為中國移動互聯網的上升風口。從過去一年的發展趨勢看,新崛起的商業新貴和創新產品,大部分身上都有著鮮明的「用戶下沉」特徵。

來自易觀的數據顯示,2017年,有超過一半的移動互聯網用戶集中在下沉市場。目前下沉市場總人口是10億人,移動設備5億台,平均每人0.5台移動設備;一二線市場約3.63億人,移動設備4.6億台,平均每人1.3台移動設備,未來下沉市場的發展潛力不容小覷。

8月28日,企鵝智庫旗下智酷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三四五線城市網民時間&金錢消費數據報告》也指出,中國互聯網人口紅利在最優市場已經觸頂,三四五線城市網民在整體移動網民中的佔比已經超過了一半,也正因為如此,如何快速掌握三四五線城市網民特徵和需求,成為了目前最為關切的話題。

抓住下沉市場紅利

趣頭條的主創團隊在找到下沉市場的資訊內容風口之前,曾用將近一年的時間,先後嘗試過2、3個不同的互聯網創業方向,但都不太成功。團隊一時也很苦悶,創業一度陷入了窘境。

譚思亮對《創業邦》說,當大家都沒有方向的時候,他告訴團隊:「我們可以試一試信息流產品在三四線城市的可能性。」找對了方向,在不到2個月的時間,趣頭條迅速組織力量開始產品的需求調研和技術研發,不斷優化迭代產品邏輯,最終在2016年6月正式上線了趣頭條App。

作為一款新App,產品上線後最先需要面臨的問題就是如何推廣。除了在各大應用下載市場做基礎的、標準的推介外,趣頭條團隊充分發揮互聯網公司的精益創業理念,保持著不斷試錯、快速迭代的打法來進行產品的推廣運營。

產品剛上線的時候,團隊只有不到50號人,譚思亮就召集大家每個人都參與進來集思廣益,課題是一款面向三四線人群的資訊信息流App如何能快速增長?

很快就有了答案。來自幾位基層員工的提議是,根據下沉市場用戶群體的特點,重點發力積分運營機制,用好微信、QQ等社交關係鏈,通過發錢給用戶來獲得第一批基礎用戶,將「邀請好友註冊」這樣的叫法換成了更接地氣的「收徒」。

事後證明,下沉市場的移動互聯網用戶紅利在2016年還是大量存在,很多用戶對資訊信息流產品還是第一次接觸,加上補貼發錢的運營刺激,趣頭條App很快就達到第一個10萬DAU,隨後就是第一個100萬DAU。

「大方向對了,下沉市場大有可為。具體運營方法也找到了,看來這次是找對了。」看著每天不斷刷新的後台數據,譚思亮對聯合創始人、趣頭條CEO李磊提出新的要求,「再上一個台階,實現千萬級別的DAU。」而李磊帶領團隊憑藉強悍的執行力,在2017年底就實現了這個小目標。

易觀數據顯示,2018年7月,趣頭條App日活用戶滲透率(即趣頭條日活/全市場移動設備日活)達到4.2%,在移動內容聚合領域,僅次於今日頭條,且單用戶使用時長達到55.6分鐘/天,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此外,這種獨特的積分運營機制,也使得趣頭條獲得了用戶長期留存的優勢。相較於其他資訊聚合類平台的用戶登錄率不到30%,趣頭條的用戶登錄率高達95%。這讓趣頭條更加了解用戶,即便用戶更換手機,但仍能憑藉唯一的賬號為用戶推薦定製化內容,大大提升了用戶體驗。

生死抉擇

趣頭條App上線並在短期內獲得爆髮式的增長後,2017年開始市場上也出現了一批「追隨者」,模仿抄襲趣頭條的「積分運營機制」,甚至給出的刺激力度更大,希望藉此來搶奪用戶。運營團隊一度在這個問題上十分糾結,要不要跟進做更大的補貼?跟進,則意味著可能會展開一場資訊信息流產品的補貼爭奪戰,不跟進,眼看著用戶被對方吸走於心不甘。

在中國互聯網領域創業,當創業者發現一個新的機會時,面臨的第一道坎,可能就是來自同行的快速模仿和複製。如何應對抄襲者的挑戰,成為擺在譚思亮面前的一大課題。

團隊經過討論後,很快有了答案。因為在譚思亮看來,發錢補貼用戶只是一種運營手段,絕對不能變成目的和最終模式,作為資訊信息流App,產品的核心還是內容。只有在內容上進行大手筆投入建設,才能最終拉開趣頭條和其他抄襲者的差距。

基於這個邏輯,在2017年下半年趣頭條獲得成為資本領投的數千萬美元A輪融資時,譚思亮沒有選擇對外公聲,而是全部用來擴大團隊和加強內容建設,繼續跑馬圈地。當抄襲者在補貼和類網賺的模式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時,趣頭條已經構建起資訊內容信息流的護城河。

而內容投入也帶來的顯著的回報,用戶留存等各項數據遠遠高出一眾模仿者,「靠補貼拉新,靠內容留存」這條道路又被團隊摸索了出來。最終趣頭條被騰訊、小米等投資者看中,在2018年第一季度引入B輪融資。

趣頭條補貼用戶發錢的運營方式,不可避免的會被一批「羊毛黨「盯上。在發展過程中,譚思亮帶領團隊做的另一個重大決策,就是在2016年時DAU百萬級別的時候,一次性徹底清除了20多萬個疑似作弊賬號,這對剛起步的趣頭條來說無異於壯士斷腕。

在當時內部運營會議上,到底該如何做引起了激烈的討論,「我們要做的是資訊內容平台不是網賺平台,需要的是真正對內容感興趣的真實用戶,而不是過來薅羊毛的網賺人群。」譚思亮一錘定音,最終說服了小夥伴。

從此防止作弊賬號、封殺疑似「羊毛黨」成為趣頭條一直在進行的基本日常工作,不因貪求一時的數據增長而丟失長遠的戰略目標,也因此趣頭條才能確保整個平台用戶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

而隨著資本的加持,用戶量的加大,譚思亮要考慮的不僅僅是數據的增長,也要考慮作為一個有影響力的資訊信息平台的責任和承擔。隨著公司規模擴大,譚思亮意識到,「完全依靠演算法推薦分發的內容模式肯定不可行,設計演算法、實現演算法背後的人必須有社會價值觀,平台必須引入內容的人工審核和編輯機制,要做成平台就需要有平台的責任感。」

因此,趣頭條很快就從傳統媒體挖來負責內容高管,建立起數百人的內容編審團隊,並仍在不斷擴大規模,預計很快會超過千人。

回過頭來看,在將近兩年的創業過程中,任何一次需要艱難決策的時刻,可能都是決定趣頭條公司生死存亡的時候。誰也不知道,譚思亮作為領頭人,在做出上述多次決定趣頭條發展路徑的決定時,經歷過多少艱難的痛苦抉擇。邦哥沒問,他也沒說。

趣頭條在不到2年時間內,公司規模已經迅速擴張至上千人

成長的快樂和煩惱

當我們問譚思亮,在趣頭條的創業過程中最大的挑戰是什麼時,他不假思索的說出兩個字,「成長」。

「個人的成長,團隊的成長,公司的成長,是我時刻在思考和關注的問題。」可見,各個層面的成長所帶來的焦慮,深深的影響著譚思亮。

而在譚思亮的影響下,趣頭條也形成了「簡單、迅速」的公司執行文化,一大批來自天南地北的80後、90後不斷加入,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趣頭條從最開始創業時不到50人,迅速發展為一家接近1000人的規模。

譚思亮喜歡啟用「聰明且有執行力」的人,對自己看中的人才,極為重視、願意投入和分享。在趣頭條快速崛起的過程中,有他在51.com、盛大等職業生涯期間的老同事,大家知根知底、配合默契;也有通過獵頭服務、社會招聘不斷邀請加入的外部精英。趣頭條HR團隊對公司發展需要的崗位和人才,也會充分靈活處理來選人、用人。

趣頭條的技術團隊中,有一位「95後」的員工,大家都喜歡叫他「勵志哥」。

他出生於河南一個小城,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一度混跡於當地的工廠、餐廳打臨工,後來發奮自學編程技術,通過幾年刻苦的學習和實踐,技術水平突飛猛進,並且堅持自學參加自考拿到了大專文憑。在北京一家互聯網公司積累了一些項目經驗後,被朋友推薦來到趣頭條面試。

得知這位「勵志哥」的經歷後,趣頭條的面試官十分細緻的和他進行了交流,發現他骨子裡擁有和趣頭條企業文化非常吻合的「創業精神」,能力也超過了同級別的平均水平,當時就決定錄取這位曾經因為學歷而被眾多互利網公司拒之門外的年輕人。

有人將趣頭條和快手、拼多多放在一起討論,認為是「下沉市場三巨頭「。譚思亮其實不反感這種叫法,反而認為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的市場定位非常正確,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需求,三線以下城市這個市場非常大。對於資訊App來說,這部分用戶考慮的首先是有沒有的問題,其次才是好不好的問題。

而早在2015年,就有眾多媒體和投資人判斷中國移動互聯網的人口紅利已經消失。

隨著「下沉市場三巨頭」的崛起,越來越多的人會開始關注三四線城市,但想要吃下這塊蛋糕,最終還是要有一個合適的產品作為切入點,有了合適的產品作為切入點之後就需要有一定的創新,針對用戶群有一些足夠創新式的打法,趣頭條貌似已經找到了一個有效的突破口。

目前趣頭條已與國內超過200家專業媒體機構達成合作,有超23萬家自媒體入駐趣頭條自媒體平台,為用戶提供海量內容。同時,在內容質量保障方面,趣頭條有著嚴格的內容審核機制,在智能演算法推薦的基礎上,還有近600人的人工審核團隊,對平台所有內容進行層層篩選,過濾高危、低質、重複等不合規內容,致力於傳播正向內容。

值得一提的是,趣頭條已獲得上海報業集團旗下澎湃新聞的戰略投資,雙方將建立深度合作機制、打通內部溝通渠道,在內容、品牌、流量、數據、技術、內控等方面構建互為優先、互惠共贏的深度戰略合作模式。澎湃新聞將支持趣頭條構建健康的內容生態,促進其平台進一步做大做強。

未來,趣頭條在不斷積累更多用戶的同時,也將持續拓展更多創新服務產品,除現有的資訊及視頻外,還將推出小遊戲、小說、漫畫等輕娛樂內容,持續完善平台的內容生態系統,以為用戶提供更加豐富的服務體驗。

MORE | 更多原創文章

推薦邦哥的好朋友「企業創投聯盟」,ID:cvcban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邦 的精彩文章:

寒門出身沒資歷,短短時間,他卻賺到人生首個100萬!
阿里在「區塊鏈」上掉隊了?不,它只是選了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TAG:創業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