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史上最大宮殿柱子粗2.6米,專家認為過於荒謬,是記載錯誤

中國史上最大宮殿柱子粗2.6米,專家認為過於荒謬,是記載錯誤

導讀:據史書記載,隋煬帝在洛陽紫微宮建造的乾陽殿有273尺之高,合今約79米,柱子就有2.6米粗。有文史專家認為此記載太荒唐,不認為隋朝工匠有此建造技藝,而懷疑是記載錯誤,應為173尺之誤。隋唐時期,中國果真沒有建築這麼高建築的能力嗎?

中國有著5000年的文明史,相較於其他已經消亡的文明古國,中華文明值得驕傲的一點就是其5000年來的延綿不斷。5000年太久了,久得讓我們變得有些失憶,我們甚至都忘記了我們的祖先是多麼的厲害。今天我們舉一例,從古代的宮殿建築來看,我們的確是低估了古人的能力。

隋唐時期,木構建築技藝達到頂峰

空前絕後的隋東都乾陽殿

根據《大業雜記》等史書的記載,隋煬帝在遷都洛陽之後,建造了一個前無古人的大殿,名為乾陽殿,因史書中記載的體量實在是太大了,現代人都不太相信隋朝工匠能製造出來,所以紛紛猜測是史官記載筆誤所致,果真如此嗎?

唐朝明堂、天堂比乾陽殿更高大

先來看看《大業雜記》的記載,洛陽城紫微宮的正殿乾陽殿:殿基高九尺(地基高2.6米),從地面到鴟尾高二百七十尺(總高近79米),面闊十三間(寬105米),二十九架(進深約64米),柱大二十四圍(宮殿柱子直徑約2.6米),這體量也太大了吧?現存體量最大的宮殿是北京故宮的太和殿,長64米,寬37米,高35米,而隋朝洛陽的乾陽殿居然是太和殿的幾乎兩倍:長105米,寬64米,高79米,一個柱子直徑就2.6米!看來這個記載,好多專家覺得不可能,認為是記載有誤,高度「二百七十尺」,應該是「一百七十尺」,也就是說,我們自己都不相信隋朝工匠能建造出這麼高的宮殿。

乾陽殿、太和殿同比例對照圖


史料旁證:乾陽殿體量不假

乾陽殿的高度有沒有記載錯誤,我們從側面來看一下。據史書記載,隋煬帝建造乾陽殿的時候,所用木料巨大,近處沒有,都是遠從豫章(江西一帶)採集而來,運一根木頭需要2000人,巨木下面有生鐵鑄成的輪轂拖曳。因木料過於巨大,每行走一二里路,鐵輪就會損壞,因此運送隊伍後面都會配備百人的鐵匠團,以便隨時能更換損壞的輪子。由此可見所運木料不是一般的大。另根據唐朝史書的記載,乾陽殿過於高大,為了防止飛鳥撞擊,就在前檐廊柱間,每一間都掛了珠簾。唐朝初年,李世民攻打下洛陽城之後,來到洛陽宮城,見到應天門和乾陽殿後,立即下令將其焚毀,原因是太過奢華,不忍其存在。

乾陽殿「二十四圍」的柱子應類似於此

根據現代的考古發掘來看,在洛陽宮城正殿的的位置,發現一個長105米,殘寬47米的遺址,這個數據與記載中乾陽殿的長105米,進深64米相差不遠。在乾陽殿被毀的幾十年後,武則天在洛陽城又營建了比乾陽殿更驚世駭俗的建築:明堂和天堂,而這些也被考古證實過了。可見,隋唐工匠的建造技藝,嚴重被我們低估了,我們已經無法理解千年前的木構技藝,因而去懷疑古人的記載。

中國古樹留存極少,故不能理解史書記載

附錄:參考資料

王貴祥,《古都洛陽》一書認為乾陽殿高應該為176尺,而不是270尺:「其東西面廣345尺,摺合今尺為101.43米;其南北進深為176尺,摺合今尺為51.744米;其高120尺,合今尺約為35.28米。」

隋,《大業雜記》:「乾陽殿,殿基高九尺,從地至鴟尾高二百七十尺,十三間二十九架,三陛(一作階)軒文......窮軒甍之壯麗;其柱大二十四圍,倚井重蓮,仰之者眩曜南軒,垂以失絲網路,下不至地七尺。以防飛鳥;」

唐,《舊唐書-張玄素傳》:「臣又嘗見隋室造殿,楹棟宏壯,大木非隨近所有,多從豫章采來。二千人曳一柱,其下施轂,皆以生鐵為之,若用木輪,便即火出。鐵轂既生,行一二里即有破壞,仍數百人別齎鐵轂以隨之,終日不過進三二十里。」

宋,《資治通鑒》:「(李世民)關隋宮殿,嘆曰:『逞侈心,窮人慾,無亡得乎!』命撤端門樓,焚乾陽殿,毀則天門及闕」。

本文為柱下史原創,僅代表本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柱下史 的精彩文章:

源於青銅器鉛中毒或是商朝迅速滅亡的重要原因?
從「夏商周」到「二里頭、商、周」,考古者的口風在變

TAG:柱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