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榮寶齋捍衛千年書畫遺產 舉辦申遺十周年展覽

榮寶齋捍衛千年書畫遺產 舉辦申遺十周年展覽

榮寶齋「木版水印技藝」和「裝裱修復技藝」相繼在2006年、2008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年是「木版水印技藝」申遺十二年,「裝裱修復技藝」申遺十周年。榮寶齋在9月14-23日推出「匠心神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木版水印技藝和裝裱修復技藝展」,集中呈現兩項技藝在榮寶齋的發展足跡和階段性成果,期待引發參觀者對傳承千年的優秀文化遺產和其當代價值的思考。

榮寶齋木版水印技藝,是在我國古代雕版印刷術基礎上演變發展而來的。源於隋唐,後經過明代的「餖版」套色,在木刻畫彩色套印的基礎上依照「由淺到深,由淡到濃」的原則,逐色疊印、套印,這種印刷技術被稱為「餖版」,使木版水印發展到新的階段。

1896年榮寶齋在其東側的井院衚衕2號設立了「帖套作」,開始以木版水印技藝自刻、自印箋紙,產品質量高,不久便名聲鵲起。因榮寶齋所印箋紙風格新、品位高,被魯迅先生譽為「諸箋肆之白眉」。

1933年榮寶齋印刷出版的《北平箋譜》

(《北京箋譜》母本)為魯迅先生與鄭振鐸先生合資,由鄭先生在北平盡量收集坊間箋樣,再全部寄滬,由魯迅先生選定付印,由榮寶齋匯刻印刷,每一箋式,套色印刷多次始成。

榮寶齋以木版水印技藝表現了中國工筆、寫意畫的神采,使傳統雕版印刷術在印製尺幅、材料、工藝等多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韓熙載夜宴圖》的複製成功,矗立雕版印刷技藝的里程碑。近年來,吳冠中《所見所思入畫圖》冊、范曾《十二生肖冊》等巨制工程,使得榮寶齋的木版水印人才、產品和市場逐漸形成了良性發展機制。

榮寶齋水版技藝作品:五代 ? 顧閎中 《韓熙載夜宴圖》

20世紀50年代,榮寶齋開始以木版水印技藝複製古今名人書畫原作。成功地複製了齊白石、徐悲鴻等許多書畫名家名作,木版水印製品曾獲「萊比錫國際金獎」。2006年,木版水印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本次展覽將從製作過程、近百幅代表作品、出版物等多角度呈現木版水印的發展過程,很多珍貴資料第一次面向公眾,觀者不僅可以看到木版水印不同形式和不同時期的高峰作品,也可以系統了解現當代中國木版水印發展的進程。

徐悲鴻和木版水印作品《奔馬圖》

榮寶齋裝裱修復技藝是在繼承傳統裝裱修復技術上發展起來的,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榮寶齋的裝裱是北派裝裱——京裱最集中的體現,秉承了傳統技藝,不僅製作精良,用料選材也極為考究,宣紙、錦、綾、絹等用料都是優選廠家特供,每道工序都嚴格把關,採用傳統製作,益於日後揭裱重裝,從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風格特點。

榮寶齋為人民大會堂裝裱傅抱石先生巨幅大型中國畫《江山如此多嬌》

榮寶齋裝裱車間1956年成立,包括老藝人張貴桐、王家瑞、李蔭基、李世臣、劉煥章、危之昌、李振東、馮鵬生等,是當時書畫裝裱界最強陣容,集中體現了京裱的特點。裝裱車間成立後,不僅承擔不計其數的新古書畫日常裝裱工作,用創新性的方法裝池人民大會堂《江山如此多嬌》等巨幅畫作。榮寶齋裝裱修復中心先後為中南海、人民大會堂、天安門、政協禮堂、釣魚台國賓館、京西賓館等諸多重要單位裝裱《萬里江山圖》、《金色長城》等作品多幅,圓滿完成各項艱巨任務。

楊若恆 王家瑞 張貴桐

馮鵬生 李振東

幾十年來,榮寶齋從事裝裱工作的藝人們,成功地將多幅書畫傑作毫無損傷地裝裱成幅,並使之色彩穩固,被專家們稱之為「藝苑奇蹟」。尤其在拯救搶修古代書畫方面,有了許多獨特的建樹,使裝裱這門傳統的技藝生髮新的光彩。2008年,裝裱修復技藝正式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榮寶齋也成為裝裱修復傳承示範基地。

鍾欽禮《雪景山水》 修復前後對比

本次展覽既可以看到書畫作品既傳統又豐富多樣的裝裱形式,也可以通過修復後的《雪景山水》和《瓶梅》兩幅作品深入了解修復技藝。自2016年開始至今,完成木版水印國家級傳承人高文英、王麗菊、崇德福、肖剛和裝裱修復國家級傳承人王辛敬的非遺技藝的搶救性記錄。部分視頻資料將在本次展覽中首次呈現,以期全面、真實、系統地展示傳承人豐富知識、寶貴經驗和精湛技藝。

國家級裝裱修復傳承人王辛敬工作照

榮寶齋為弘揚民族文化、保護和繼承文化遺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三百多年來,「榮寶齋」三個字和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緊緊地連在一起,蘊含著深厚的傳統文化精神和現代文明,成為全社會的財富,隨著時代的變遷煥發出新的光彩。本次展覽,既是為了向那些為榮寶齋兩項非遺事業做出努力和貢獻的人們表示敬意和感謝,更是為了激勵今天的人們挑起重擔,保護髮展這些世人關注的文化遺產。

(圖文來源/榮寶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趣談歷史」孝文帝改革名留史冊,被戴綠帽卻不吭聲(下)
山濤的妻子這般可愛,難怪他珍惜一輩子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