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晚清就可以生產數十噸的重炮,為何抗戰時我軍的炮全是繳獲日軍的

晚清就可以生產數十噸的重炮,為何抗戰時我軍的炮全是繳獲日軍的

記得《亮劍》中有一個小細節,李雲龍在大撤退的時候怎麼都不肯走,趙剛上前詢問原因,李雲龍抱著自己面前的兩門迫擊炮說:「我不走,我死都不肯走。我捨不得這兩門迫擊炮。」最後他被趙剛強行帶走,隨帶放了幾個手榴彈炸毀了這兩門迫擊炮。

看到這個場景,說李雲龍摳門也好,說他不要命也好,但換了任意一個人,也是不會放棄這兩門迫擊炮的。畢竟中國八路軍的武器裝備很低等,好不容易有了一門看得上的武器還都是從敵人那裡弄來的。可是,中國在晚清的時候就可以生產重炮了,製作出來的還是國際頂尖水平。

清末,一批有見識的清朝大臣發出了「師夷長技以制」的吶喊,隨後派遣人去西方學習當時的先進技術,回來就拉來資源開始製造槍支了。根據資料記載,江南製造總局能夠生產五十八噸、射程十二公里的三百零五毫米的超級重炮。

不過,一進入民國,中國四分五裂,變成了一片散沙,各地軍閥打來打去根本沒有心情去顧及武器的製造。很多軍工業也是在那個時候衰落的。不過,後期還是有一些軍閥認識到了武器的重要性,開始大力支持軍工業的發展,其中比較好的就是張作霖的兵工廠了。

不過,軍閥們的注意力依舊放在搶奪地盤方面,對於武器製造並不是很感興趣,質量把控也不是很嚴格。生產出來的很多炮都達不到質量,大部分都是偽劣產品,根本上不了戰場。

只不過,張學良為了保存實力,不放一槍一炮就撤軍,相當於把東北三省拱手讓給了日本人。這一讓除了大部分的土地,還讓出了大量的重工業和資源。中國其他地方的軍工業和資源也有,但是比不上東三省。

而且,因為戰場的原因,中國很多國外進口的道路都被封鎖,中國的軍工業買不到合適的原材料,只能選用一些低劣的材料做武器。老技術員又是稀缺貨,新技術員又是半吊子,自然無法生存過硬的武器裝備。

不過在抗戰後期,中國得到了美國的武器援助,武器裝備大大提升,加上戰士們身經百戰經驗豐富,自然能夠把敵軍打得落花流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館 的精彩文章:

中國對越作戰的士兵體力充沛異常勇猛,都是因為軍糧富含這些成分
我軍英雄炮手打炮幾乎百發百中,曾一次戰鬥炮擊越軍15名

TAG:文史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