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盜墓賊尋找墓穴,除了看風水之外,還有一個絕招,後來被專家偷學

盜墓賊尋找墓穴,除了看風水之外,還有一個絕招,後來被專家偷學

盜墓賊尋找墓穴,除了看風水之外,還有一個絕招,後來被專家偷學

文 | 韋爵爺

看過盜墓小說的人應該都知道,盜墓界有許多口頭禪,比如「尋龍十萬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這講的是用風水找墓穴的方法;還有一句 「秦埋嶺,漢墓坡」,這是長期的盜墓活動總結出來的一個關於古代陵墓下葬位置的特點;還有那種葬山不葬頂,埋坡不埋嶺葬俗,一直流傳在盜墓界。

在民國時期,盜墓活動猖獗的長沙地區,就有一些對古代葬俗十分熟悉的夫子會指導盜墓賊墓穴的方位。小編查找了相關資料後總結了一下他們尋找墓穴的方法,大概意思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墓都喜歡葬在高處,基本都在靠近山頂的地方;西漢時期的墓都喜歡埋在山嶺,地勢稍低的地方;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墓都選在山腰處;而隋唐時朝的墓,一般都是在山坡下面。

盜墓賊就是根據這些葬俗,再加上專業的盜墓手段,就很容易找到一些大墓。這套百試百靈的秘訣,後來還被考古學者們偷學去了,並且運用自如。

這些葬俗秘訣雖然是湖南那邊流行總結出來的,但是在江浙一帶也相當管用,因為雖為不同地區,但同一朝代的葬俗肯定也是大同小異。比如江浙地區的吳越古墓,也是選在山頂的位置作為墓葬。至今也已經發掘出了好幾座這樣的春秋墓,這也證實了這個葬俗秘訣的實用性。連蘇北附近的盜墓賊,也是根據這個秘訣來找陵墓的。

零九年,一夥盜墓賊在徐州的一座山上找到了一座貴族墓,挖到了許多寶貝。當年,當地的一位村民發現自家種好的秧苗有被明顯踩過的痕迹,於是扒開一層虛掩的土層後,才發現下面有個蛇皮袋子蓋著的洞穴,這個洞大約長七十公分,寬約五十公分。

接到消息的考古人員立馬對這裡進行了勘察,發現這是個漢代墓,為了不被盜墓者再次盜挖,於是便進行了搶救性的發掘。

其實後來,這種從地勢地形上來分辨古墓的位置,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基本上是個盜墓賊都深諳這個道理。而且一般盜墓賊都會在雨雪天這些天氣不好的時候出來踩點,因為這樣不容易被發現,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這種天氣下容易看出古墓的位置。

經過長時間的物轉星移,古墓的上面部分基本都被破壞了,本來這些深藏在地下的墓穴已經隱藏得很好了,但是在雪天會特別容易辨識。因為雨雪後,一平原地區有坑有洞的地方會特別顯眼,而且雨雪融化時,土壤的滲水能力和乾濕程度都可以不同程度得反應出墓穴的位置。

就以長沙為例,古墓里的填土肯定吸水性要強一些,而且古墓年代越長久,墓內的土層就越潮濕。這就是為什麼許多發掘的古墓裡面都是水或者環境非常潮濕的原因。只要細心觀察土層的這個特點就能很容易找到墓穴的位置,雨雪天后,出門一看,只要是周圍乾爽而有一塊濕濕的地方,那十有八九就是古墓所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刨根問史 的精彩文章:

1965年,南京出土一東晉的寶物,效果直逼現代空調,堪稱降溫神器
古代歐洲的隨營婦女桃色意味重,除了護理傷兵,偶爾也賺些外快

TAG:刨根問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