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古建築「修補匠」日薪300元 從業人數逐年減少且多為中老年

古建築「修補匠」日薪300元 從業人數逐年減少且多為中老年

維修古建築在如今也算是一門技術。57歲曲阜人孔繁軍所屬的施工隊伍的工匠們正在山東聊城修補始建於清乾隆八年間的山陝會館。

圖片來源:子恆/視覺中國

山東聊城山陝會館始建於清乾隆八年,該建築結合了磚雕木雕石雕藝術,為山西和陝西的商人聯手合建故名「山陝會館」。該會館在歷史上歷經多次維修,該會館的建築面積不算很大,但是其精妙絕倫的建築雕刻和繪畫藝術卻是國內罕見。2018年9月修繕會館最後面的春秋閣,此次維修彙集了山東各地能工巧匠,其中來自曲阜的工匠居多。

圖片來源:子恆/視覺中國

孔繁軍和工友屬於"補匠」。經過他手修補的磚牆如同重新穿上了新衣。

圖片來源:子恆/視覺中國

該修補工藝依然沿用了1500年前,中國古代建築工人通過把糯米湯與標準的灰漿按比例混合起來,用糯米灰漿填補剔除部分,在粘貼上同時代的「磚板」,孔繁軍的工薪每天約能拿到300元左右。

圖片來源:子恆/視覺中國

修補的磚板是用同時期的磚切割成厚約2厘米的磚條貼上去,在糯米灰漿的作用下外牆再勾上石灰,這座古建築再次嶄新如初的面孔納客了。

圖片來源:子恆/視覺中國

據了解近幾年從事於古建築修補匠人逐年減少,在工人們看來修補古建築和現在壘新牆待遇差不多,難度卻差很多。

圖片來源:子恆/視覺中國

做這一行的中老年人居多,孔繁軍說每當完成一項古建築修繕工作後,心裡覺得很有成績感。自己的工作讓人們可以更久的看到這些歷史文化產物。

圖片來源:子恆/視覺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視覺中國圖播快報 的精彩文章:

需求激增?馬來西亞機場查獲史上最多犀牛角 價值上億場面震撼
德國博物館吸引觀眾有妙招 「演技派」工作人員展示史前文明

TAG:視覺中國圖播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