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歐洲心臟雜誌刊登540萬人研究:主動脈瓣病也能預防,高血壓首當其衝

歐洲心臟雜誌刊登540萬人研究:主動脈瓣病也能預防,高血壓首當其衝

歐洲心臟雜誌刊登540萬人研究:主動脈瓣病也能預防,高血壓首當其衝

既往認為,主動脈瓣膜病,包括主動脈瓣狹窄和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主要是一類與年齡相關的退行性病變,是不太可能預防的。

近期發表在歐洲心臟雜誌上的一項來自英國的540萬人研究卻表明,長期血壓升高可對主動脈瓣膜造成損害,高血壓是主動脈瓣膜病的一個強烈的、可控的危險因素。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血壓水平非要到高血壓的程度才會對主動脈瓣膜造成損害。

研究者發現,平均隨訪9年,收縮壓超過115 mmHg時,每升高20 mmHg,主動脈瓣狹窄和主動脈瓣關閉不全風險分別增加41%和38%。

另外,舒張壓每升高10 mmHg,主動脈瓣狹窄風險增加24%;脈壓每升高15 mmHg,主動脈瓣狹窄和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風險分別增加46%和53%。

與收縮壓≤120 mmHg的人相比,收縮壓>160 mmHg的人確診主動脈瓣狹窄或關閉不全的風險均增倍。

研究還顯示,對於相對年輕的人群,血壓升高對主動脈瓣膜的影響似乎更大。例如,在50歲以下人群中,收縮壓每升高20 mmHg,主動脈瓣狹窄風險增加80%,主動脈瓣關閉不全風險增加86%,而在71~90歲人群中相應疾病風險分別僅增加23%和22%。

作者指出,上述結果表明,嚴重主動脈瓣膜病這種老年人中常見的疾病並不僅僅與年齡有關。

主動脈瓣狹窄和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或是部分可預防的疾病,高血壓應考慮作為主動脈瓣膜病的一個主要危險因素,就像高血壓是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危險因素一樣。

嚴格控制血壓,控制到比140/90 mmHg目標值更低的水平,或是預防主動脈瓣膜病的一種途徑。

述評專家指出,過去幾年裡,有關瓣膜性心臟病的研究都聚焦於改善治療而不是尋找預防策略。

該研究首次表明需要徹底轉換主動脈瓣膜病的治療方案了,其結果可能會影響未來的臨床試驗甚至改寫指南。

目前歐洲高血壓治療指南並未將主動脈瓣膜病考慮為高血壓對心臟損害的表現之一,因此也未建議對高血壓患者的主動脈瓣膜功能和結構進行準確評估。

該研究可能會為未來研究提供線索,尤其是相關影像學研究,比如探索高血壓患者主動脈瓣膜的早期變化,以期早發現主動脈瓣膜病。

既往研究已經發現了血壓與主動脈瓣膜病相關的潛在機制,可能與高血壓導致細胞受損,進而使主動脈喪失彈性,造成主動脈瓣膜僵硬。

該研究利用英國臨床實踐研究數據鏈中1990-2015年數據,納入540萬例30~90歲的受試者。這些受試者入選時沒有心臟病或血管瓣膜疾病。研究期間,每例受試者平均接受7次血壓檢測。

平均9年以上隨訪期間,診斷為主動脈瓣狹窄和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人分別佔0.38%和0.12%,平均診斷年齡分別為64歲和57歲。

來源:Kazem Rahimi, et al. Elevated blood pressure and risk of aortic valve disease: a cohort analysis of 5.4 million UK adults. European Heart Journal, Published: 12 September 2018. DOI: 10.1093/eurheartj/ehy48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循環雜誌 的精彩文章:

我國居民外出就餐率持續攀升,為肥胖/超重一大主因
上完廁所洗手:吹乾更容易傳播細菌

TAG:中國循環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