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憤青」駱賓王:絢爛之後歸於平淡

「憤青」駱賓王:絢爛之後歸於平淡

這就是駱賓王在童年時期創作的詩歌《詠鵝》。駱賓王這個名字,在中國稱得上是婦孺皆知。《詠鵝》也是很多人小時候學過的第一首唐詩。短短的四句詩,就寫出了白鵝的神態與外形,語言平易近人而富有童趣。

駱賓王小小年紀就寫出了《詠鵝》,天資聰穎。然而我國有一個成語叫做「天妒英才」,縱觀唐朝的文學史,似乎早慧的「神童」們都逃不過多舛的命運。駱賓王的人生之路充滿了坎坷和挫折。

清代大儒陳熙晉在著作《駱臨海集箋注》里寫道:「臨海少年落魄,薄宦沉淪,始以貢疏被愆,繼因草檄亡命」。短短的四句話,卻大致地總結了詩人那充滿悲劇色彩的一生。

用現代的流行語來形容,長大成人後的駱賓王,算得上一個典型的「憤青」了。他正值壯年的時候趕上了武后臨朝,一腔熱血的他對武周代唐的統治深為不滿。

當時很多人都對武后臨朝不滿,可是他們的不滿就在心裡想一想就算了。「憤青」駱賓王不僅僅在心裡想,他還要把內心的憤怒與不滿寫成文章。

後來以徐敬業為代表的功臣世家起兵造反。駱賓王便加入了徐敬業的幕僚,代他寫下了那篇著名的《為徐敬業討武曌檄》。此文辭藻華麗,言語鋒利,問世以後就好像一顆水雷一樣,在當時引起了轟然大波。

駱賓王憑藉此文出盡了風頭,他的才華也得到了世人的認可。

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徐氏兵敗以後,駱賓王從此下落不明。就好像多年前他在詩中所寫的那樣:「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故人已經沉入了易水之中,凄冷的河水至今都在懷念著當年的英雄。

後之視今一如今之視昔。駱賓王對荊軻的懷念如今變成了後世之人對他的懷念。在我們看來,在易水之畔消失的人不僅僅是荊軻,還包括他自己。

也許是人們不願意看到才華橫溢的詩人就這樣遺憾辭世。民間傳說里的駱賓王有了一個歲月靜好的結局。相傳,飽經歲月滄桑的駱賓王最後看淡了紅塵,放下了心中對於功名利祿和建功立業的執念,選擇遁入了空門。

多年以後,唐朝詩人宋之問在遊覽靈隱寺的過程中,看著寺廟前那怪石嶙峋的飛來峰,不禁詩興大發。隨口吟詠而出「鷲嶺郁岧嶢,龍宮鎖寂寥」。

可是說完了這兩句詩以後,宋之問就不知道該如何繼續寫下去了。隱居於靈隱寺的駱賓王聽見了宋之問的反覆苦吟,便笑道「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

宋之問得到老僧的提點,頓時才思泉涌,一口氣完成了此詩。如今我們閱讀宋之問的《靈隱寺》,還是會覺得駱賓王的這一句最佳。

碧波蕩漾的大海之濱,矗立著一座玉砌雕闌的樓閣。人們登樓遠望,可以看見壯闊的日出和澎湃的浪潮。這句詩意境宏遠,氣象萬千,好到讓詩中的其他句子黯然失色。

一個人小的時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那是童年駱賓王筆下的大白鵝,天真自然,躍然紙上。

長大了,我們眼中的風景就變成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成年後的駱賓王面對世界有著滿腔的抱負與夢想,他渴望在官場里大展宏圖,所以那時候他筆下的詩歌充滿著稜角的鋒芒。

飽經歲月的滄桑以後,我們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就好像暮年隱居的駱賓王一樣,回歸了生命中最初的樸素與簡單。

生命里的每一個階段都自有其特點與風範。隨著年歲漸長,我們也會逐漸擯棄青春期的熱血與躁動。當年那個不畏強暴、勇往直前,在戰爭中渴望建功立業的「憤青」駱賓王,在起義造反偃旗息鼓以後,也逐漸回歸了生活的平靜。

成長本身,就是一個和自我不斷妥協的過程。沒有人願意一輩子都當一個「憤青」,年輕的時候看慣了轟轟烈烈的滾滾紅塵,芳華逝去後,我們便要漸漸地學會欣賞日常生活里的雲淡風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財富管理 宋代官場里的「另類宰相」
呂坤:人生暗面 不妨簡靜沉默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