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文明與野蠻之爭:談古代軍事(上)

文明與野蠻之爭:談古代軍事(上)

文明世界的尷尬

在這裡筆者需要對一個問題做個簡單的解釋,那就是為什麼古代歷史中,似乎總是文明打不過野蠻。當然,其實這是個偽命題,並不是文明打不過野蠻,而是文明戰勝野蠻往往只能是戰術性的勝利,而野蠻戰勝文明卻經常伴隨著戰略性的改變。


文明與野蠻之爭:談古代軍事(上)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我們先看下歐洲中世紀時讓人談之色變的維京人,在大約公元8世紀開始,維京人開始從他們原先棲息的北歐寒冷的海灣出發,乘坐龍頭戰艦沿著海岸線一路南下,洗劫現蘇格蘭、英格蘭、法國等各地的海岸村鎮,讓這些地區的居民都陷入恐慌。這聽起來似乎和古中國北部的情況很類似,區別只是維京人使用的交通工具是細長的龍頭戰艦,匈奴人或者突厥人使用的交通工具是馬匹。

但這些區別對於定居的農耕文明來說並不重要,因為其導致的效果是一樣的:首先,歷史中所稱謂的蠻族,必然是沒能進入到農耕文明階段的游牧或者漁獵民族,他們所棲息生存的地區一般而言也必然不是什麼特別好的地方,那麼不管是北歐的維京人、阿拉伯沙漠地區的貝都因人,還是蒙古草原的匈奴人、突厥人等,他們的生存環境都可以說是惡劣的,因而也就需要特殊的交通工具、生存資料和生存技巧,比如快船、戰馬、單峰駝、帳篷、禦寒的皮毛衣物、採集肉類補充消耗的捕獵工具等。這些資源是這些民族歷經世代生息而逐漸積累的,外敵貿然深入其棲息地時就會遇到生存上的極大挑戰,也就必然在機動速度和行動的持續時間上受到極大的限制。相反,他們沖入農耕文明地區面對的卻往往是平坦的地形、適宜的氣候和充足的淡水、食物,隨處可見的房舍,其機動能力和持續時間基本不受限制。我們就以衣著這個最基本的生活資源來看,1950年中國志願軍入朝作戰時,立即就遇到了來自嚴寒的極大困擾,因為從華東地區快速北上的部隊穿的都是應付普通冬季氣候的棉襖棉鞋,而在東北以及朝鮮半島的蓋馬高原上需要齊全的皮襖、皮靴、皮帽、護耳等強力禦寒的裝備,連裝備了皮大衣、鴨絨睡袋的美軍都有大批的凍傷減員。再比如公元986年冬季,北宋和遼國在河北北部的君子館戰役,宋軍因為突遇嚴寒卻缺乏禦寒裝備而導致軍隊戰鬥力受到極大削弱,最終慘敗。可以想像,如果農耕帝國的軍隊打算深入到黑龍江或者挪威的苦寒地區作戰,需要在物資和技能上做出怎樣的準備,而這並不是困難的全部。

其次,更深一層看,這些野蠻人的老巢對於農耕文明地區的居民而言都是毫無吸引力的地方,農耕文明的帝國就算軍力極其強大,後勤準備極其充足,大軍出塞打的這些蠻族抱頭鼠竄,可然後呢?這些荒涼的地方你根本就不想多呆一天,全軍將士所想的必然是早日帶著戰利品踏上歸鄉之路,回到那有家有田、有父母有妻兒的溫暖家園。反過來,那些游牧民想的難道不和這些農耕民族的將士「幾乎」一樣么,他們也想離開這鳥不拉屎的地方,去到有田園有女人的農耕民族溫馨家園——燒殺搶掠一通。

這實際上是一種巨大的不對等,因為時不時打一架,對方念叨的是我們失去的只是鎖鏈,而你卻要擔心家裡的瓶瓶罐罐。因此不論是多麼富裕強大的農耕帝國,如羅馬、波斯、秦漢,對待這些外來蠻族的衝擊,都只能是防,只不過縱使你防守成功100年,出擊成功100次,都仍然只是例行公事,效果就是防線內的居民在風平浪靜中繼續度過一年又一年,然而只要有一次失敗了,蠻族洶湧而入,那麼就很可能敲響農耕文明帝國的喪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坦克裝甲車輛雜誌 的精彩文章:

抗聯故事:神眼(上)
以色列無人機的實戰演練(下)

TAG:坦克裝甲車輛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