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男孩兒沉迷遊戲墜亡!如何把孩子的心從屏幕前拉回來?
事 件
8月30日凌晨,南通海門13歲的徐天賜從四樓墜樓身亡。據當地警方調查,徐天賜在墜樓前一直在iPad上打「吃雞」遊戲。媽媽認為,兒子的死和「吃雞」有直接關係,很可能是在遊戲結束後仍沉浸其中,於是嘗試跳樓看看是不是像遊戲里所說的跳下去還能活過來。
超級育兒師剖析點評
又是一個令人痛心的事件,尤其是發生在開學之際,更是引發了家長新一輪的焦慮。為了讓孩子戒除網癮,家長們可謂用盡了手段——剪網線、沒收手機和iPad、反鎖家中……也引發了孩子極大的情緒。有的孩子甚至乾脆不吃不喝不上學不參加考試,以此來對抗父母。還有些父母無計可施便把孩子送進了「戒除網癮機構」。不排除一些機構的做法對孩子戒除網癮確實有效,但也有相當一部分機構打著所謂「軍事化」的幌子訴諸暴力,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傷害甚至為此送命!
其實,孩子有網癮,多半是因為受到了忽視,心理上產生了缺失: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註定天生害怕孤獨。心理學客體關係理論表明,我們(自體)只有在不斷與他人(客體)交往,不斷得到互動和反饋時,才能確認自己是活著的。
以今天這個案例當中的男孩兒為例,新聞里介紹父母長期不在他身邊,而事發也是在親戚家。多年來,孩子又承受了怎樣的孤獨呢?而唯一不離不棄、24小時全天候陪伴他的也只有網遊了。
所以即便是成年人,也很難承受脫離人際交往的孤獨和寂寞感,更何況是一個孩子呢?恰恰是親子陪伴的缺失讓這個孩子沉迷於網路,因為只有在網路里他才能感受到自己是活著的。而家庭教育的缺失也必然導致安全教育的缺乏,這才導致他竟然會相信遊戲當中的「翻窗逃跑神功」。
有很多家長對孩子沉於網路遊戲感到非常不解——有什麼好玩的?不就是拿槍打打敵人,打打怪獸嗎?甚至有些遊戲簡單乏味到只是消除一些方塊,為什麼孩子就那麼上癮呢?有這樣疑問的家長,建議你自己先體驗一把孩子常玩兒的幾個遊戲。你一定會發現,遊戲的設計者都是深諳玩家的心理,讓玩家感覺可以操控整個世界——只要用心投入,就可以擁有想得到的一切裝備、一步步稱霸整個武林!
這太能滿足一個人的虛榮心和存在感了。而在現實世界裡,孩子可能在不斷經受著家長、老師的指責、嘮叨甚至是忽視,經受著同學們的欺負和嘲諷。現實世界對他們來說太不值得留戀了,只有在虛擬的世界裡才能獲得王者的榮耀。
尤其是遊戲的設計者還開發出線上PK的環節設置,這滿足了玩家社交的心理需要,還激起了人內心挑戰和攀比的心理,滿足了這些本能的慾望。所以即便父母的約束和外部的管制再強大,在本能面前也都微不足道。
父母普遍還是以學習成績、聽不聽話這些較為傳統的價值觀來評判孩子的。而愛玩兒遊戲的孩子普遍沒有把時間用於學習,加上缺乏家長的督導,普遍的學習成績都不夠好。因此在家長、老師以及同學們的眼中,他們都不能被稱之為「好孩子」,得不到足夠的認同。而在遊戲的世界裡,只要遊戲打得好就是獲得眾多玩家的認可,孩子就會在虛擬世界裡找到認同感。
以上三個維度的缺失,都會引起孩子內心強烈的孤獨、憤怒、壓抑、鬱悶、焦慮等等。而緊張激烈的遊戲,尤其是一些浴血奮戰、血腥廝殺的場面,又可以讓孩子的情緒得以宣洩。不得不承認,大部分遊戲的畫面、音效、情節本身很有吸引力,連很多成年人都沉浸其中無法自拔。所以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這麼多孩子會沉溺其中了。那麼了解了這些原因以後,身為家長我們又該怎麼做呢?
首先可以明確的是,靠沒收、斷網等強制手段「嚴防死守」都不大可能取得好的效果也不可持續。試想,我們大人又有幾人能離得開手機呢?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又怎能指望孩子辦到呢?所以還是要從根源上來解決問題,從親子溝通上下功夫:
讓孩子能夠充分感受到父母的關注和愛。如果因為繁忙導致不能充分陪伴孩子,不妨開誠布公地告訴ta你為什麼不能經常陪伴ta,告訴ta你每天都在做些什麼。告訴孩子,這並不代表你不在乎ta、不愛ta。當孩子心裡充滿了愛,就不需要轉移到虛擬的世界中來。家長千萬不要貪圖省事逃避陪伴,把電子產品扔給孩子來代替自己,等他們對這些「替代品」產生了依戀再反過來又不停的指責孩子、遷怒遊戲。
試著去發現孩子的優點,多肯定和鼓勵他們,因勢利導。就拿打遊戲來說,孩子好奇而叛逆,越不讓他們做什麼他們越是會被激起更大的好奇心。與其這樣,還不如放手讓他們去做,甚至陪他們一起去做,看看究竟會發生些什麼?
有段時間,我的5歲兒子也對電子遊戲產生好奇,他爸爸就和他一起打,一起探討遊戲攻略。孩子雖然只有5歲,但已經能夠分析自己哪裡做得好,哪裡做得不好導致了失敗。我們藉機告訴孩子,如果想把遊戲打好,就要具備良好的數學邏輯思維。於是他開始對數學產生興趣,帶著濃厚的興趣學習數學,後來還主動要求學習計算機編程!
正因為我們沒有刻意地限制他玩兒電子產品,他反而在玩兒了一陣以後就沒有那麼多的好奇心了,覺得不過如此。現在他經常用iPad來學習和查資料,遇到任何不懂和好奇的都立即去百度,從網路上了解了不少地理、歷史、人文和動物的知識。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被社會所接納、獲得更多的認可,孩子尤其是這樣。父母不能僅僅用學習好不好、表現乖不乖來評價一個孩子。當我們給孩子貼上調皮、不上進、沒希望等等標籤時,孩子就真的會按照你不希望的這個方向去發展。這在心理學上被叫做反向認同——孩子認同了你的說法,自暴自棄了。
此外,孩子沉迷於網路遊戲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在日常生活中太無趣。所以我們陪伴孩子的時候,可以找一些更有趣的事情來替代掉網路遊戲——旅行、徒步等等。戶外運動非常有益於身心健康,也避免了孩子長時間在家中接觸電子產品。對於活潑好動、確實很喜歡槍戰等很有挑戰性項目的孩子,我們可以帶他們去參加一些真人CS項目。既滿足了孩子的軍人夢、英雄夢,又能通過與父母「並肩作戰」增進親子關係。
由網癮引發的悲劇從未停止,父母讓孩子儘快戒除網癮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大禹治水,宜疏而不宜堵。強行「斷舍離」不是長久之計,彌補孩子心理上的缺失,把握恰當的親子溝通方法,才能把孩子的心拉回來。
文中所用圖片等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無法一一和版權所有人聯繫,如無意中侵犯了版權所有人的知識產權,請及時通知我們,以便我們迅速採取適當措施。
※情緒問題不解決,就算孩子再有潛力,也擺脫不了被埋沒的命
※現實壓力下,孩子要這樣培養,才不會三十年後找不到工作
TAG:超級育兒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