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那些嫁到蒙古和親公主有多慘,被當成工具,連生育工具都算不上

那些嫁到蒙古和親公主有多慘,被當成工具,連生育工具都算不上

在這個宣揚女權的時代,每個男孩子都被勸說不要試圖和女孩子講道理,道理是三歲小孩都懂的道理,但是女孩子們就是想要一個滿足自我的態度。與之存在勉強因果關係的,是每個女孩子都有的一個公主夢,一個儘管高樓大廈林立,大街上車水馬龍,庸庸碌碌的朝九晚五也無法磨滅的夢。

相信每一個女孩子都曾幻想過,自己是一個漂亮的小公主,每天畫著精緻的妝,穿著漂亮的裙子,和三五姐妹喝個下午茶,優雅而從容的度過每一天。如古代公主那般,可以無理取鬧,可以任意妄為、刁蠻任性,但是,歷史上真正的公主,真的過的就是這種生活嗎?

答案是否。

當然不可否認,歷史上也有如太平公主那般一生受寵享盡榮華的例子,但這種例子之罕見就猶如沙漠中出現綠洲。

-

歷史上歷任皇帝大多後宮三千佳麗,皇子尚且多不勝數,更遑論當時本來就處於性別弱勢的皇女。部分公主甚至一生無緣與皇帝見上一面,衣食住行也不似後人腦補的那般無憂,只有在需要和親之時,皇帝才會讓人知會不受寵的妃子所生的公主。

排除所有宮內人需要學習的繁複的基本禮儀,公主平日的活動範圍也受到相當大的限制。不受寵的公主最大的作用便是用於和親,為保邊境平和,被迫下嫁於邊境蠻夷之族的不在少數,大部分公主一旦跨出皇宮便無緣再回到宮內,終身只能棲於人生地不熟物給貧乏的蠻荒之地。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宋朝之前,公主和親的前提條件往往是中原戰敗,需通過和親以保雙方和平,和親對於公主所在國來說,是一種恥辱的體現,受寵的公主往往不會被派往和親,在此基礎上,公主嫁於邊境是難以得到禮遇的。然而,宋朝重文輕武,冗官、冗兵、冗費三冗隨時間積累形成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外強中乾與實力日益壯大的蒙軍形成相當明顯的落差。

後忽必烈滅宋建元,忽必烈本身出自蒙古族,對本族故土自當更加重視。因此,元朝開始,中原與邊境之間公主皇子間的嫁娶成為一種「聯姻」。與和親性質不同,聯姻雙方本身需實力相當,可以說,聯姻也是聯盟的一種形式。自此,作為和親人選的公主後半生方有所保障。

然而和親嫁過去的公主命運依然很慘,除了背井離鄉要習慣那邊的游牧生活以外,大多數和親公主是生不出孩子的,原因就是那邊有個習俗,因為和親的公主生下的孩子有著中原王朝的血脈,自然心繫中原,將來敵對時不利於自己部落的團結,於是很多公主生下孩子後都會想方設法弄死他。

這還不是最慘的,還有一項讓貞潔觀甚重的公主最難接受了,就是父妻子承,丈夫死後,自己就會自動成為養子的妃子,甚至會成為孫子的妃子,有始至終,和親公主都只是被當成工具使用,而且連生育工具都算不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子祥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49年前蘇聯為佔中國此島曾集結百萬大軍,我們這樣逼迫蘇聯妥協
此古代名醫早期屢屢醫死人,卻因一起死回生病例走上人生巔峰

TAG:子祥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