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殺害楊虎城的兇手,為何能安度晚年
原標題:他是殺害楊虎城的兇手,為何能安度晚年
他曾經擔任過宋子文、孔祥熙等國民黨政要的安全警衛;他曾經在「中美合作所」白公館做過5年看守班班長;他曾經參與殺害愛國將領楊虎城、東北軍軍長黃顯聲、小蘿蔔頭宋振中等烈士;他就是——楊欽典。
楊欽典於1918年出生於河南郾城縣(今屬源匯區)大劉鎮周庄村的一個貧農家庭。
1940年4月考入了國民黨名將胡宗南所辦的西安軍校七分校教導團,兩年後被分配到了胡宗南部的騎兵部隊之中,後來又被蔣介石挑選為了警衛團的警衛。不過沒過多久,楊欽典又被從西安調動到了四川,成為了交通總隊特務隊的班長,而且曾經擔任國民黨要員宋子文,孔祥熙等人的安全警衛。等到1948年的時候,楊欽典被排到了歌樂山集中營擔任了白公館的看守班長。
所謂的看守班長,其實和獄警差不多,主要任務就是監管所謂的「重要犯人」,不過被關押的宋綺雲和許曉軒等都是擅長心理戰的高手。他們發現楊欽典出身貧苦,當兵的初衷只是為了混口飽飯,所以,就找機會「感化」他。他們給他講形勢,談道理,開導楊欽典不要替蔣介石反動政府賣命,要站在勞苦大眾一邊,棄暗投明。陳然、王朴、羅廣斌、周從化等30名共產黨員和「民革」幹部被關押到白公館後,也全力教化楊欽典。楊欽典確實有回應,開始在他的職權範圍內為他們傳遞口信、交換書報,還延長放風時間,儘力給予方便。
他在新中國誕生前夕,奉命參與了暗殺愛國將領楊虎城及家人、隨從的罪惡行動;並用雙手卡住年僅8歲的小蘿蔔頭的脖子,與另一個特務合力殺害了這個幼小可愛的生命。
1949年11月27日,重慶解放在即,國民黨反動派逃跑前,對囚禁在白公館、渣滓洞等監獄的革命者進行了大規模屠殺,當晚11時,因渣滓洞出現緊急情況需要增援,白公館僅留下楊欽典、李育生二人看管沒來得及殺害的19個人……緊要關頭,楊欽典棄暗投明,打開牢門放走了羅廣斌、任可風、毛曉初、鄭業端等19位志士。
1949年11月30日下午,重慶解放後第二天,在羅廣斌的帶領下,楊欽典到重慶市公安局登記自首。政府根據羅廣斌等人的證言,證實其在關鍵時刻「將功補過」,對其寬大處理不予追究,還準備把他安排在重慶市公安局工作,楊欽典表示想家,政府根據他的意願,給他發了路費,讓他平安地離開了重慶。
1982年,重慶市中級人民法院重審查明:楊欽典在解放前任白公館看守員期間犯有嚴重的罪行,但在解放前夕的大屠殺中,他親自放出革命志士10餘人,有立功表現,對其逮捕判刑予以糾正,撤銷判決,對楊欽典不予追究。楊回河南老家務農。
1998年開始,楊欽典先後在孫子等親屬的陪同下,六次奔赴重慶,回到歌樂山革命紀念館緬懷先烈。儘管他不願提及當年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但為了讓後人牢記歷史,受到教育,還是現身說法,把自己的「黑」「紅」人生和他知道的仁人志士的事迹講給青少年學生和遊人,儘力為社會和人民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楊虎城的孫子楊翰,為了記錄當年的歷史,也想弄清當年楊虎城被殺害的細節,親自找到了楊欽典,他也是那段歷史的唯一健在者。當得知眼前的是楊虎城的後人時,老人把頭扭向一邊,哭了。由於年事已高,很多事情楊欽典都記不清了,而且耳朵不好,有些糊塗,面對楊翰的問題,總是囁嚅:「我只是個當兵的……」楊翰對他說:「我們沒有個人恩怨,只是為了了解這段歷史。」
臨走前,楊翰對楊欽典說:「祝你活到110歲。」楊欽典則拉著他的手說:「以後要常來,常常來!」楊翰說,儘管楊欽典很多事都忘了,但知道他的身份後明顯很震驚,而且他這次來,老人一生的包袱應該也可以放下了。「其實,他也挺可憐,也是時代的受害者!」楊翰說道。
2004年11月27日晚,在白公館和渣滓洞,重慶市為「11·27大屠殺」殉難烈士舉行盛大而隆重的悼念活動。第二天,重慶的多家媒體都報道了這樣一個場景:86歲高齡的楊欽典蹲在墓碑前,老淚縱橫地為已故先烈們焚燒冥鈔。
被楊欽典釋放的羅廣斌,解放後寫出了著名的紅色長篇小說《紅岩》;他的回憶錄中有這樣一段話:如果沒有楊欽典的將功折罪,白公館剩下的19個人會全部被殺死,那麼獄中黨組織血和淚的囑託就不可能被保存下來——所以,楊欽典最後的義舉,應該說對保存這些歷史資料以及了解大屠殺的真相,客觀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7年11月17日,楊欽典病逝於河南省源匯區大劉鎮周庄村,終年89歲。
※關東軍原定計劃是九月二十八日發動事變,為何要提前十天
※盧溝橋事變時,他嚴詞拒絕日軍進城搜查,那他的人生怎樣呢
TAG:歷史人物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