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乾隆明知道和珅是巨貪,卻不殺他?原因你想不到!

為什麼乾隆明知道和珅是巨貪,卻不殺他?原因你想不到!

先給大家講個真實的笑話,初中歷史考試有一個填空題:清朝歷史上最大的貪官是誰?

正確答案應該是「和珅」,可當時有不少人寫的是「王剛」

很多80、90後,應該都看過《宰相劉羅鍋》《鐵齒銅牙紀曉嵐》,這也是我們對和珅的初印象。

說起和珅,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王剛。

的確,王剛把和珅演活了,儘管他演的和珅,無論是人物造型還是劇情人設與歷史上真正的和珅相差甚遠,但絲毫也不影響人們對他的評價。

王剛的和珅,深人人心到什麼程度呢?

前一段,有一個有一個我很喜歡的節目叫做《國家寶藏》,主持人是張國立,嘉賓是王剛。這兩人一站出來,就贏得了不少歡呼聲,畢竟紀曉嵐和珅這麼多年來,同台的次數極少。

這裡面有一個細節

張國立一開始叫王剛為王老師,後面說著說著順嘴了,就叫成了「和大人」。

關鍵是很自然,觀眾很自然,王剛很自然,張國立很自然,我也沒有發現這一點,彷彿王剛就是「和大人」,不會有人去在意。

現在想想,王剛演了半輩子和珅,張國立也跟著演了那麼久的紀曉嵐,偶爾演兩把乾隆,對雙方的印象早就潛移默化的改變了吧。

為什麼乾隆知道和珅是巨貪,卻不管?

因為和珅只是喝湯的,乾隆才是吃肉的

有清一朝,最貪的人是誰?

我告訴你,絕對不是和珅,而是乾隆。

一開始對乾隆觀感挺好的,後來在學習的過程中,讀這人的歷史越多,越覺得他腦子好像很有毛病啊!為什麼這麼說呢?他一個皇帝家家的,那麼大一個國家都是他自己的,然而他還在自己的國家裡帶頭搞腐敗,說穿了,就是自己偷自己的東西

懂點兒歷史的人,可能明白我說的是什麼,沒錯,就是【議罪銀】制度

有的人還說這議罪銀制度是和珅的主意,呵呵,說這種話的人,肯定沒在機關之類的單位呆過,肯定沒混過官場。

淺顯的說,《甄嬛傳》里雍正會經常由自己來說去碎玉軒嗎?見天兒往那兒跑,自己也不好意思。

但又確實想去,不去的話心裡不舒服。這個時候蘇培盛自然明白,於是,他就以自作主張似的態度,直接喊一句「移駕碎玉軒~~"。

皇帝心裡自然滿意,因為蘇培盛替他辦了想干,又不適合親自來主持的事情

在單位里也是這樣啊,局長一個多月沒出去玩兒了,整天皺著眉頭。

批了!然後整個單位的人,花著公家的錢,去外地快快樂樂玩兒一趟。

局長好開心的!這辦公室主任的精明勁兒也讓他在局長這裡加到分

和珅就是這種人。

乾隆那文藝青年成天過著極其浪漫奢侈的享受生活,自然開銷很大。

不夠花了就愁眉苦臉,然後找和珅問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其實就一個主題:有什麼合乎規矩的辦法可以弄到錢?

和珅就說:「沒有啊首長。農業稅這方面兒沒法兒做文章,因為你爺爺康熙早就說了,『永不加賦』,所以這方面不能碰。商業稅上面太少,而且硬擴大徵收範圍的話,容易收到統治階級頭上,他們一不高興的話不利於你坐江山。要不然咱把鹽稅弄高點兒?這方面油水很大。

說干就干,把鹽課提高了那麼一丟丟!

上面提高一丟丟不要緊,上行下效,下面就敢狠狠提高一大截兒。

這一下可弄出大事兒了!老百姓吃不起官鹽,就開始買私鹽,鹽販子倒突然富有起來,鹽幫也突然兵強馬壯,變成不可小覷的一方勢力

但是收入仍然很少,不夠乾隆揮霍。

於是他動起了歪腦筋,想著:「要不然讓下面的奴才給我孝敬點兒?」這就有了議罪銀的產生土壤,危害極大。

一個國家如果健康的行駛在政治法制化的道路上,那就算強盛不起來,也衰落不到哪兒去。

但如果你搞政治市場化,呵呵,人哄地皮,地皮哄你肚皮。遲早夠你喝一壺的

既然乾隆有那樣的想法,和珅就肯定會提出來。

此端一開,好嘛,全國上下的官員都開始放心摟錢了,反正拿出一小部分給乾隆就行,別的不用怕。

這政策,與其說是議罪銀,倒不如稱其為腐敗稅,要想腐敗,必須交這腐敗稅。

一個國家的政治機器跟一個孩子差不多,學好三年,學壞三天,而且很難改回來

嘉慶自然把這些都看在眼裡,生氣歸生氣,乾隆在世一天,他也只能接受現實一天。在這樣的情況下,是乾隆在吃著肉,而和珅就在旁邊喝點兒肉湯而已。

說回本問題:為毛乾隆不處理和珅?

他是幫乾隆貪污的人,乾隆好意思弄他啊?他不僅從沒想過弄和珅,而且根本不會覺得和珅有什麼錯誤可言。就像吸毒的人並不會討厭抽煙的人,他才哪兒跟哪兒啊

民族情結在裡面,和珅是罕見的滿族能臣

畢竟和珅是滿族啊!

滿族官員和漢族官員在皇帝那裡究竟有多麼分明的區別呢?

官員對皇帝自稱什麼?滿族是「奴才」,漢族是「臣」。

我小時候看《鐵齒銅牙紀曉嵐》時,覺得和珅總是「奴才」「奴才」的叫自己,很是一番諂媚的樣子,還一副很滿足的感覺,讓人覺得他為了名利權位真的是什麼事兒都能幹出來,呸!沒臉!

反觀咱紀曉嵐,多有風骨是吧?從來都是自稱臣,節操在那兒擺著

後來我才明白,滿族官員必須自稱奴才,漢族官員必須自稱臣。

而且,臣這個字並不是多麼風雅高尚的意義,在古代「臣」就是奴隸的意思,其實和「奴才」這個自稱並無二致,但是你能明白嗎?

入關以後的皇室是將滿族官員作為家臣的。

漢族官員只是外臣,國家機器的一部分。說到底他們最信任的還是自己的民族的官員。

雖然,到了乾隆時期滿漢官員在生活各方面都差不多少

康熙和之前幾朝,滿族官員里還是有點兒能人的。

比如【希福、索尼、索額圖這祖孫三人】,納蘭明珠明珠,【額儀都、遏必隆父子二人】,【費英東、鰲拜叔侄二人】,還有倒霉蛋兒蘇克薩哈

到了雍正朝,因為打仗的事兒基本少了,皇帝也不敢把軍權交給有可能引起內部權力紛爭的滿族官員。

考驗滿族官員「文治」能力的時候,就到了。

但是吧,到了雍正朝,各位八旗子弟一個個兒都是重武輕文的主兒,滿腦子想著有朝一日領兵打仗讓皇帝看上然後當大官兒。

根本沒怎麼想過讀書鍛煉政治才能。雍正是從八旗子弟當中好的裡面挑好的,拿出個【鄂爾泰】用,哎?感覺不錯,跟西南少數民族打交道有一手

終雍正一朝,滿族官員里也就鄂爾泰能拿得出手。隆科多這號兒人物吧,說起來沒什麼本事,他們家族幫雍正奪嫡才能進入雍正的政治核心

皇帝們愁啊!八旗子弟是不少,但真論起用文牘管理國家的本事,都不夠格兒。漢族大臣倒不少,有才的更是一抓一大把,話說回來,用著真是不放心,畢竟是異族

這樣的用人困惑到了乾隆朝初期算是達到了頂峰,【和珅】的出現真是讓皇帝非常開心有木有?就是滿族人!還那麼有本事!跟漢臣里的張廷玉相比都很厲害!

和珅能力強

和珅從小聰慧過人,它不僅精通滿、漢、蒙、藏四種語言,還能將四書五經倒背如流。

乾隆三十八年,受乾隆提拔,23歲的和珅就任職管庫大臣,管理布庫,在這份工作中他學會了如何理財,令布的庫量大增,也因此讓乾隆更加看中他。

三年後,也就是乾隆四十一年,正月,任命戶部右侍郎,三月任命軍機大臣,四月,任命總管內務府大臣。八月,調任鑲黃旗滿洲副都統。十一月,任國史館副總裁,賞一品朝冠。十二月,任總管內務府三旗官兵事務,賜紫禁城騎馬。

這年和珅才二十六歲,竟然身兼多個要職,最能顯示其地位與身份之崇高的莫過於當上軍機大臣,進入國家軍政決策的核心,而且又得肥差內務府總管。

和珅能夠一年之內連升數級,除了乾隆的賞識,最重要的還是自身能力強,雖然乾隆是半個昏君,但也不會讓一個無用之人身兼數職(大概十四五個吧),而且都是要職。

在這裡有一個小故事

說一個地方鬧災荒,國家開辦粥廠賑災,和珅去視察粥廠的時候隨手抓了一把沙土灑在粥里,同行的大臣問和珅你這是幹什麼。

和珅說,真正的災民飢腸轆轆是不會在乎粥裡面有沒有沙子的,而那些想來蹭吃蹭喝的人卻會因為這些沙子而走開,這樣才能讓最困難的人活下來。

就這一個故事就能體現出和珅的高明之處,他是一個真正的經濟學家,不然也做不到清朝巨貪了。

他在這裡用了經濟學上的「信息甄別」。

因為民眾有私有信息(窮人或富人,官府難以甄別),如果免費的大白粥無限享用,必然富人窮人都會來搶食,最後一部分窮人搶不到就餓死了。

那怎麼辦?降低粥的價值,使其剛好處於窮人願意吃,而富人不願意吃的狀態,自然就能區分出來兩類人了。

比如現在的廉租房,以極低的價格便可以租到不錯的房子,這樣就會造成一個人滿為患的情況,那怎麼辦?

正如經濟學家茅於軾所說的,「我主張廉租房,廉租房應該是沒有廁所的,只有公共廁所,這樣的房子有錢人才不喜歡。」

這個做法就很像和珅的做法,降低房子的價值,使其剛好處於窮人願意住,而富人不願意住的狀態,雖然減少了窮人的收益,但是也杜絕了大部分人投機取巧的想法。

和珅會來事兒

什麼叫會來事兒,其實就是情商高。

會來事兒,是人們混跡職場官場最大的一個優點。

比如,領導最近總是有意無意的說起某個地方景色真不錯,想去玩兒。那你就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建議公司組織一起去旅遊,然後你們部門就拿著公費屁顛屁顛的跑去玩了。

這就是會來事,善於察言觀色,明白別人所需要的,並且適當的提出來。

和珅就是這樣一個人。

比如乾隆說最近國庫的錢不夠充足啊。

那和珅就可以第二天在朝堂之上說,「今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我覺得他們的幸福度有點爆棚啊,我覺得可以將鹽稅調高一點,以為國用。」

乾隆一聽,正對自己的胃口能不開心嗎?

前面不是說和珅熟讀四書五經,才華出眾,乾隆又很喜歡作詩嗎?所以和珅就一直研究乾隆的詩,琢磨乾隆是怎麼想的,便於以後拍馬屁。

你說,如此會來事的下屬,領導會不喜歡嗎?

和珅不是奸臣

和珅是貪官,但不是奸臣。

他深深的明白,自己的一切都是乾隆給的,自己再厲害也比不過乾隆的一道旨喻,所以他貪的範圍都在乾隆的容忍範圍之內,且只貪錢,只貪權,不貪兵。

和珅說過一句話,「忠臣難逃一死,奸臣也難逃一死,我不做忠臣也不做奸臣,只做弄臣,逗皇帝開心就得了。」

和珅貧困出身,本身沒有任何任何底蘊,再加上他明白皇帝最不喜歡的就是群臣結黨營私,所以和珅從來不結黨。

這對皇帝來說就很喜歡,你貪而不黨,那對皇權來說就沒有任何影響,試想一下,如果和珅因為錢權在手,就大搞派系,排除異己,那麼不用等到嘉慶帝,乾隆就直接把他端了。

說白了,滿朝文武只不過乾隆養的一群狗,只不過這條狗,長的好看,性格溫順,最明白主子心意,時不時還給主子叼回來幾隻野雞野兔,你說乾隆能不喜歡嗎?

所以說,在乾隆眼裡,和珅可能不是一個好官,但絕對是最好的臣子。再加上和珅是當時為數不多有能力的滿族大臣,乾隆是萬萬捨不得殺的。

當然也有人說,乾隆爺不糊塗,把和珅留給自己的兒子嘉慶,嘉慶上台通過扳倒和珅來獲取民心,讓滿朝大臣都服他;同時和珅有錢,扳倒之後用和珅的錢充盈嘉慶年間的國庫,給兒子解決了財政問題。有人說這是乾隆埋的伏筆。

這一點有可能嗎?有,但是佔據的因素很小,明白乾隆和嘉慶之間關係的人自然會明白,說起來又是幾千字上下,各位自行了解,在這裡我不多說。

每個皇帝都有一個非常非常倚重的秘書式人物。

雍正的超級秘書就是張廷玉,這人伺候雍正伺候的好好兒的,到了乾隆那兒,他死活用不慣張廷玉,可能性格非常不對路吧。

而乾隆的超級秘書,就是和珅,這傢伙真對乾隆的脾氣。又是滿族人,又有才,又有能力,性格溫和,如果你是乾隆,這麼個人放你手上,你捨得殺?(來源:老黑100招)

後語: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贊的習慣,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贊,以示鼓勵!堅持是一種信仰,專註是一種態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煮酒君談史 的精彩文章:

那些年,羞辱過我們智商的心靈雞湯
立下赫赫戰功,衛青死後,為什麼漢武帝還要誅殺了衛青家族?

TAG:煮酒君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