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蒙古差點被中原戰爭拖垮,成吉思汗西征為何不怕金國背後襲擊

蒙古差點被中原戰爭拖垮,成吉思汗西征為何不怕金國背後襲擊

原標題:蒙古差點被中原戰爭拖垮,成吉思汗西征為何不怕金國背後襲擊


1219年,成吉思汗發動了第一次西征,從此拉開了蒙古人征服世界的序幕。熟悉蒙古歷史的人都知道,當時東邊的金國雖受到重創,但實力仍不容小覷,成吉思汗西征難道不怕後院起火嗎?


在西征花剌子模前,蒙古人已經跟西夏和金國打了很多年。成吉思汗進攻西夏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最弱,而且還控制著絲綢之路的起點。在冷兵器時代,游牧民族生產力低下,需要不斷從農耕區獲取物資。


西夏與蒙古實力不對,互市是不可能的,只能被搶的份。可是即便實力最弱,成吉思汗也沒有輕易將其拿下。金國是大國,實力比蒙古要大很多,但曾經奴役過蒙古,還將成吉思汗的先人俺巴孩汗釘死在木驢上,成吉思汗以報復為名,行搶劫之實。


最初時蒙古人僅敢騷擾金國邊境,但隨著衛紹王完顏永濟即位後,朝政一塌糊塗,農民起義此起彼伏,蒙古人才慢慢放肆起來。然而就算金國國正在走下坡路,蒙古仍舊不能把人家怎麼樣了。


蒙古大軍一跨過長城就立刻水土不服。首先,攻城戰就不利於騎兵,但金國卻早已農耕化了。在大多數戰鬥中蒙古人都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但代價之高可不是平原野戰能相提並論的。


其次,蒙古鐵騎橫掃歐洲靠的不光是騎兵機動強,軍制先進,最重要的是對後勤需求小,常常「屯數十萬之師,不舉焰火」。奧秘就在於蒙古大軍以馬奶、羊奶為軍糧,牧群就跟在隊伍後面,運送起來要比糧食輕鬆太多。


可到了農業區後,牧群沒有足夠的草料,大軍的手腳就像被綁上了無形的枷鎖。然而金國塞外、河北大片土地丟失,百萬金人南遷,他們重兵防守在河南、陝西一線,依靠黃河天險和城牆堡壘與蒙古人打消耗戰。



北方的漢人也紛紛結寨自保,金人統治黃河流域近百年,雙方早已高度同化。面對來勢洶洶的蒙古人,金、漢民族問題變成了次要矛盾,漢人紛紛擁金抗蒙,於是蒙古大軍就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蒙、金在北方來回拉鋸,對社會生產的破壞是毀滅性的,蒙古人依靠戰爭掠奪財富和物資方式無法繼續。北方游牧民族戰鬥力爆棚,但都有一個致命的缺點,所謂的汗國、帝國都是以一個軍事家族為核心的部落聯盟。



大哥必須帶領大家不斷搶掠土地和財富才能保持政權的穩定,一旦大哥連續戰敗,內部必然四分五裂,不管是之前的突厥汗國,還是後來的準噶爾汗國的覆滅都是如此。


蒙金戰爭的膠著也讓成吉思汗意識到:「深深地陷入與中原王朝的大規模戰鬥之中,他們就很可能會輕而易舉地粉碎新建立的蒙古聯盟」。金國也許只需要繼續堅壁清野,時間就能拖垮蒙古人,但他們卻幹了兩件自毀長城的蠢事。


一是伐宋,金國妄圖通過掠奪宋朝的土地,來彌補被蒙古強取的國土。可是大金國雄風早已不再,頻繁伐宋反而讓自己實力大損。二是攻夏,金夏兩國友好長達八十年,在大敵當前時,金國竟然主動與西夏開戰,一打還就是十餘年。


與金國相反,成吉思汗主動與西夏和解,還在1213年扶植耶律留哥為「遼王」。金國派遼東宣撫使莆田萬奴討伐耶律留哥,不料戰敗後竟被蒙古策反。莆田萬奴自立為天王,建國號為「大真」。


大金國四面受敵,坐收漁利的自然是蒙古人。成吉思汗封木華黎為國王,讓他經營中原戰爭,自己則帶領大軍安心地攻打花剌子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料不輯 的精彩文章:

噶爾丹說我要統一蒙古變身成吉思汗第二,康熙卻為何說他是叛國賊
福康安為何能當乾隆私生子,滿族世家秒殺史上豪門的底氣來自哪裡

TAG:史料不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