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好詩+好評=不容錯過|「每日好詩」出書啦!

好詩+好評=不容錯過|「每日好詩」出書啦!

好詩+好評=不容錯過|「每日好詩」出書啦!

關注中國詩歌網,讓詩歌點亮生活!

掃描下圖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

立即購買《詩歌點亮生活》

「每日好詩」是中國詩歌網傾力打造的品牌欄目

優選推薦本站網友的原創詩作

即刻加入中國詩歌網 www.zgshige.com

你的詩可在網路發表、推廣、朗誦、獲名家點評

每首詩稿酬高達500元!

各位詩友還可各抒己見,點評其他人的好詩

一旦錄用,每首點評稿酬300元!

精選好詩 & 專家、網友點評

好詩+好評=不容錯過|「每日好詩」出書啦!

答李白書

子 衿

首先發生的,是物質層面的愁

我飲不到唐朝的美酒,也典當不了

你古董般的大衣(今天,它應該上交給國家)

我無法用我的心朝向你的手

因我所愛之物已被禁得七零八落

剩下的,也湊不成一首完整的詩

你勸我同醉,我勸你護肝

請不要沮喪、掃興、賜我青白之眼

因我愛你的劍多過你的詩

我愛你為唐朝注射的腎上腺素多過你不得之志

你有你的劍法,我也有我的心事未了

一個拖家帶口的男人、精神貧瘠的思想犯

要怎樣找回秋風裡被人拾走的魂魄?

「我伏虎之時,不曾見過影子。

少年時,我有嚮往之物

便在商鋪前徘徊,以期入夢

然而皆是飢餓之虎,對我咆哮

久而久之,便降服了……」

「列車現在是臨時停車,預計晚點一小時……」

暴躁的乘客嘩然而起,面紅耳赤

既已上車,這麼長的關押,唯能任其擺布。

陳年往事毋庸再提。停車的

這一小時里,你可將秋心拆成兩半

與我同銷萬古愁

專家點評 | 張德明

時空阻隔的破局,古人與今人的穿越式遭遇,現代情緒對古典人事的重新洗刷,構成了這首詩典型的生成邏輯。這種時空混雜、古今一體生命形態所以能成立,主要得益於詩歌這一獨特的文學體式的庇護,同時也自動促成靈動有趣的詩性來。時空超越,古今同聚,這樣的情景描畫起來頗有點玄學的味道,想像的無羈、詩路的難料,以及造語的不合常理,都被這種特定的書寫形式所允諾,樸素地說,處理這類題材,怎麼虛擬都成立,你怎麼寫都行,只要寫出詩意詩趣來就成。由於將古代人事置身於現代生活場景中,詩歌因此形成了古與今的互文關係,即古之人事在現代生命空間里找到了新的註腳,而今人的精神狀態又從古代人事中找到了某種寄託和詮釋。進一步說,詩歌狀寫了兩個詩人的生命對話,隱秘傳達的則是今之詩人對自我生活處境和精神存在的,正所謂「借古人之酒杯,澆自己之塊壘」。自然,這類納古今於一處的穿越式文本,也有自身的書寫難度,這種難度主要是語言選用來構建生命場景的難度,因古人與古漢語是一致的,正如今人與現代漢語連在一起,在此情形下,如何將古漢語與現代漢語有機嫁接,便是每位詩人處理此類題材時都要攻克的難題。這首詩用了兩個戲劇性獨白,兩個獨白一多用古語,一全用現代漢語,展示了兩個不同時代的人兩種不同的生存場景,這樣的處理還是有所成功的。但其他述說皆用大白話,則稍露滑稽調侃之拙。

上海軟糖

李 潯

我已記不得

你是怎樣甩著長發

粘住了我的問候

甜甜的,比上海軟糖

還要軟的笑容

甜是味道的插曲

軟是什麼

是小羊羔想家的叫聲嗎

你應該是有秘密的

比上海軟糖

還要軟的秘密

我一直在嚼

牙根越來越軟

剩下的日子越來越硬

網友點評 | 憂子

這首甜而不膩的情詩巧妙地處理生活素材,在表現手法上可謂「情以物遷,辭以情發」,信手拈來的用語背後是對愛情生活的深切感悟。上海軟糖意味著吳方言般輕盈柔軟的質地、甜蜜的誘惑和追求精緻生活格調的品性,它與愛情的表象構成極為相似,詩人別具慧眼地抓住了兩者的共通點,通過移情和「軟」字的一語雙關追溯、還原內心的本真, 讓生命的激情與困惑在平淡的口氣中緩緩溢出。

開頭一節表現出上海軟糖在性質、特徵上與一個女孩外在的神似之處。「我已記不得/你是怎樣甩著長發/粘住了我的問候」寫出了經時間過濾後出現的一種鮮明印象。說是記不得,實是記憶猶新,隱含著許多難言的情愫。「粘」字的使用把初遇時詩人隨著那女孩的一舉一動心神蕩漾、不知如何攀談的狀態刻畫得栩栩如生,暗示戀愛中的纏綿,證明彼時她於他的強大吸引力。長發掀起的青春氣息加上「甜甜的/比上海軟糖/還要軟的笑容」,讓詩人無法抗拒,可想他的心瞬間就被融化了。

值得一提的是,軟糖的甜軟和笑容的甜軟形成對照,為後文進一步對照、詩意的挖掘和提升埋下了伏筆。上海軟糖作為軟性的參照物提供了恰到好處的「聯覺」作用,讓人通過聯想,遊走在觸覺、視覺、味覺、嗅覺乃至聽覺之間,這些感官上的聯繫使詩人描述的形象變得更真實可感,強化了「聯覺者」對於「實體」的記憶。也就是說,柔順的長髮、軟化人心的甜美笑容等明媚女子的標誌被詩人的感性捕捉後,經過刪繁就簡的系統處理,在美學上得到了真與美的統一,成為一首清爽動人的愛情奏鳴曲不可分割的部分。在這首曲子奏完後,詩人抓住時機進行總結:「甜是味道的插曲/軟是什麼/是小羊羔想家的叫聲嗎」。這一節詩句的特點是:飽含著思辨來展開想像。它既一語道破斑駁世相里的生命情感原是五味雜陳的,又有對愛情本質天真的窺探。這種富於童趣、毫無雜質的表達,溫馨,靈動,貼近生活,讓詩歌有了真切的「在場感」,其實也是一種深沉的自我拷問,象時光中沉澱下來的悄悄話,反映了詩人內心深處有一份難以割捨的溫柔。但他似乎並不明確對方(可能也包括他自己)有否將此柔情化同於對愛情歸宿(家)的期盼。

真正的愛情絕不遠離人間煙火,但它終歸還要有一些超越性的力量才能凝聚兩個人的靈魂。那麼,「比上海軟糖/還要軟的秘密」必定事關靈魂了。

「你應該是有秘密的」,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於走進女孩內心世界的渴望,所以「秘密」或「距離」都要有所保留才好。只有「軟」的需要貫穿於愛情之始終,但它隨著神秘感的降低趨於無形。好在生活的延續保證了感知的不被隔斷,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深刻的感知能夠從回憶和想像所創造的「新經驗」那裡得到彌補,這也是愛情與時日一起生長的重要方式。所以「我一直在嚼」,在那麼多有滋有味的「軟」的鋪墊下,「硬」的出現刺激了原本鬆弛的腦神經,軟和硬相輔相成,以矛盾的方式結合在一起,把詩人的生命情思更為明確地抽象出來,詩歌的主題由此突破了特定人物間的專屬歷程,升華為對一種普遍現象和共同經驗的透視。

一個吹嗩吶的人

李文俊

那是一個瞎子,我見他

憋足了氣,儘管天很黑

我還是借著星光

發現他的臉發生了變化

他的兩腮一鼓再鼓

終於把一些不能對人說的話

一下吹出來,剛開始是坐著的

後來索性站到凳子上

星空浩瀚,我感激

這個停電的夜晚,一切那麼

真實,而又那麼難以辨認

我和他是兩顆互不相識的星星

他手中的嗩吶,好像

被人咬下一塊

發出的聲音,也如西北漢子的哭泣

缺少點什麼

我沒有看清,村莊與棺材

本質上的區別,只是幾個穿孝衣的人

與他的吹奏

顯得和黑暗格格不入

專家點評 | 羅振亞

從外觀看,文本更接近散文、小說等敘實大於述志的寫作路數,第一人稱的啟用,使心理活動、靈魂解剖與客觀場景攪拌,動作細節、情緒氛圍和性格刻畫兼具,彷彿詩的特徵正被有一定長度的敘事過程所替代。在「我」的潛對話與細緻觀照中,一個連接生者與死者的靈魂安慰者——吹嗩吶的人,立體、鮮活地凸現在人們面前。雙目失明的他貌似平靜,實則內心喧嘩不已,凄愴的旋律和投入的姿態即是有力的明證,他借嗩吶把「一些不能對人說的話」酣暢淋漓地說出,其中凝聚著人世間悲歡離合的多種意緒,那裡有為逝者靈魂的導引送行,有生者對親人的悲傷與緬懷,更有自己孤獨、悲涼際遇不自覺的滲透。也就是說,對吹嗩吶者片段、細節式的散點透視里,充滿著詩人的悲憫和理解,因此它仍是情緒化的詩性敘事。微弱的星光、黑暗的夜、穿孝衣的人、村莊與棺材等特有的送葬場景,與冷態、低抑的敘述氛圍應和互動,結尾幾種「格格不入」因素的拷合,更加大了詩的情緒張力。在有限的結構空間里寫好一個人,連一般的敘事性文體都會非常棘手,該詩卻達成了事態、場景和情緒的三位一體,既有音樂似的流動,又有繪畫般的凝定。當然,作品語言還可再精鍊,詩味還可再足一些。

薄 秋

純玻璃

我愛這透明。如蟬翼愛著陽光

在晚秋的莖

藏有溫暖的春日詞典

焦黃鑲在好看的邊緣

秋風潛伏,在牆角,在暗處

我愛逆光下迂迴的脈絡

在寒冬來臨之前

有一條可以找尋枝與葉相愛的夜晚

我愛這優雅的薄紗裙

透過人生靜寂的光陰

撫慰一顆感傷的檯燈和她的陰影

在頹廢的秋長袍里

我愛落葉飄零的喘息

就像沒有痛感的時光,愛著 ——

有時驚慌、有時歡喜的我

專家點評 | 唐詩

在薄秋時節,詩人彷彿駕駛著一葉「我愛」的小舟,從遙遠而又寬闊的海天之際悠然盪來,詩人情至言隨,心達意至的帶領我們,一會兒看見了陽光明媚的春日,一會兒又看見了寒意瀰漫的寒冬,詩意與詩情隨著詩人的思緒蜿蜒進出,倏然往來。詩人將秋風、夜晚、檯燈等一同布置在情感的大海,這些負載著詩人情感的意象或悄然停滯,或逐鹿心海。但這一切最終都定格在詩人「我愛落葉飄零的喘息」之中,這還不是詩人的最終目的,這只不過是詩人使用的一個障眼法,其實詩人真正要詩說的是「就像沒有痛感的時光,愛著 ——/有時驚慌、有時歡喜的我」。至此,一首由秋天及我,由外及內的詩作,就這樣天衣無縫的將我們閱讀之前的一切懷疑統統逼到了詩歌之外,與詩人一樣我們也愛上了這個詩意天成的「薄秋」。

夜觀南湖

牟 才

黑水粼粼,漫過我的腳踵,

收攏親密的王國。你在遲疑的那刻,

我無法辨明夜與水。你與我,

每一步都踏在猜忌的水藻上,

旋轉與進退之間,

就從老碼頭走到了新碼頭。

身體早已俯入湖水,

我隨黑而上,像蝙蝠飛,

你隨黑而下,像白貓穿過梅林。

指出那些神秘的坡角——

神秘有時也稱作痛苦,

如偶然的驟停和必然的戰慄之中,

沒有一種愛指向逃避。

在木塢上,一顆錨被廢棄,

石子上生出水紋,濕漉漉的綠色和淚。

像冰川破碎,像

不曾遇見悔恨和沉默的交談,

像馴鹿般,我們行走,

並不為了愧疚而敏捷,

並不為了生存而雕琢,

並不為了歡歌而僵硬。

只要我們逐一垂下耳朵,

再聽一聽湖水的尖叫,

黑暗中的人便可以停下,

默許雨的間斷打破冗餘的曖昧。

專家點評 | 冷霜

這首詩寫的應該是與戀慕的異性之間一種曖昧的、得不到呼應的情感,以及由此引起的痛苦體驗。它的巧妙之處在於,在書寫這種情感與體驗時,語言介於吐露和隱藏之間,而這種語言方式,與它所書寫的情感狀態之間恰好構成了有意味的對應關係。我們可以勾勒出這詩里寫到的場景——在夜晚的湖邊散步,小雨似有若無時下時歇,正如兩人的交談不斷地陷入沉默;但它卻並不呈現具體的情節,需要讀者自己用想像去填充。

作者很善於運用暗示性的意象,比如,「我隨黑而上,像蝙蝠飛/你隨黑而下,像白貓穿過梅林」這兩行,在兩個前半句里暗示了兩人情感的隔膜與心靈的歧途,而蝙蝠的喻象,給人一種盲目而急切地尋索與掙扎之感,白貓穿過梅林的形象,則顯得神秘、優雅、機敏而冷漠,傳達出閃躲和隱匿的姿態。由是,這一情境中雙方各自的情態都含蓄而準確地表現出來了。同樣,「在木塢上」以下兩行,被廢棄的「錨」和石子的「淚」兩個意象,也把「我」的情感無所止依的傷感點染出來。而且,這些意象,不管它是源於作者實際經驗的場景或是出自想像,都與這首詩的整體情境形成水乳交融的關係。

詩中所寫的是一種對人的青年時期而言很強烈深刻的情感體驗,但作者用了平靜而剋制的語調來寫,只在某些地方,如「湖水的尖叫」一語里,透露出他情感的激烈。這種對語言收放自如的控制力是這首抒情詩很出彩的地方,另外,它也有非常好的語感,在散文化的自然節奏中富於頓挫和變化,細細辯聽時還會發現由「水」「飛」「淚」「碎」「昧」遙遙形成的並不刻意的尾韻所增強的音樂性。

七月來信

祁十木

我記得我已離開了河州。來信,

可能源於那份承諾。在拉薩,一個額頭出血的姑娘

跪在我面前,「給我點錢,您會幸福的。」

那聲音困住我。我倉促丟下一張綠色人民幣,

她馬上起身。「在七月,您將收到一封信」

我離開拉薩,回到河州,今早又離開了這裡。

母親打來電話,說我走後有封信放在我桌上,

我從未見過它。或許我忘記了,我已習慣

忘記一些人,習慣繼續闖入另外一些人。燈光閃爍,

將我拉回現實。此刻,我在這輛列車上

從九十年代開來的車,殘存著一些老舊的漆,

我剝下一片又一片,證明我常在這坐著。

這些時間,我沒有給任何一個人寫詩,

也沒有長久地沉默。我在想像一種驚喜,

那些興奮的愛人,會送給我們什麼

南行或北上。車要經過無數陌生的地方,

它極具耐心,賦予我往日的睡眠。但這是變相壓迫,

我掙扎著漸漸蘇醒。徹夜未眠的人,大概是半夜上的車

他洗手、上廁所,眼中布滿血絲,像藏著一堆即將被淹沒

的螞蟻。我緩緩張口,想對這個陌生人訴說我的夢境

他忙著打理行裝,吹著口哨:「想聽個故事嗎?

一小時前,有個女人打開你的口袋,取走了一封信。

她說她是你的愛人,不想擾亂你的夢境。」我摸著口袋,

她是誰?為什麼拿走?怎麼會有信?當我說出「信」字時,

他悄然而逝。我敲著窗玻璃,自言自語,「這才是夢?」

專家點評 | 汪劍釗

讀完《七月來信》,我突然想到了一個術語,魔幻現實主義。這首詩歌所透露的某些神秘的氣息吸引了我,它有一種令人恍惚的誇張,詭譎、迷離、怪誕;同時又覺得它非常真實,滲透著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來自於我們的生活。詩歌潛在的情節有點邪魅,但伸展的方向卻指著真理的一極。敘事性是這首詩的一個重要元素,但它不同於小說中的被主導性地運用,而是片斷式的,跳躍式的,意識流的,甚至類似於電影中的蒙太奇。當然,在這寫作技巧背後隱藏的是作者對人與人的信任和重建愛之能力的企望。河州是一個古地名,在今天甘肅的臨夏一帶,迄今仍生活著回、漢、東鄉、撒拉、土等各民族的居民,伊斯蘭文化在那裡有廣泛的傳播;因此,它又被稱之為「小麥加」,被當作西北回教的聖地。至於拉薩,更是眾所周知的藏族文化的象徵,藏傳佛教磕長頭的傳統,是對信徒的虔誠與耐心的考驗,這一點,可由「額頭出血」的細節予以證明。我不知作者在創作時是否有加強回藏文化融合的明確設計,但潛意識裡肯定存有溝通的需求。全詩的語調是平緩的,看似漫不經心的,甚至鬆散的,但不能否認的是,某種夢幻似的詩意浮動其上,同時還有一種悲憫的情懷貫穿在那些樸素的文字中間。詩的結尾如幻似真,亦真亦假,作者彷彿在告訴我們,夢是人生的真實,人生不過是一個夢中夢。

京都逢故人

何 革

莫問北漂事,十年滋味深。

未曾遷戶口,豈敢改鄉音。

額上風兼雨,杯中古到今。

華燈光影暗,知是夜沉沉。

專家點評 | 莫真寶

晚唐韋莊詩云:「往來千里路長在,聚散十年人不同」。升沉之路各異,容顏之衰咸同,十年的時間,足以改變很多事情。「我」在京城與闊別十年的故人相逢,自有一番驚喜與感慨。此詩卻脫略「驚喜」,僅著眼於「感慨」,抒寫北漂情味。

故人相見,寒暄之間,問起近況如何,自是人之常情。落筆「莫問北漂事,十年滋味深」,則多年困頓,似有不忍言者。「滋味」雖不忍言,仍須勉強言之,故承以「未曾遷戶口,豈敢改鄉音」,既坐實「北漂」的身份,又吐露對故鄉的眷念,此「故人」必自故鄉而來,由此並可知,詩題中的「京都」,即今之北京城也。頸聯盪開一筆,「額上風兼雨,杯中古到今」,上句虛寫,下句實寫,虛實相間:額頭上留下長年風吹雨打的痕迹,往事歷歷,虛中有實;呼酒買醉,談古論今,實中有虛。從酒館出來,但見「華燈光影暗,知是夜沉沉」,生活常識告訴我們:燈愈明則影愈暗,醉眼朦朧的「我」尚不失清醒,知道這時夜已深了。不言情緒,寥落之情自然而然地傾囊而出。「夜沉沉」未嘗沒有象徵意味:前途未卜的惶惑,充溢於字裡行間。

古人「同題之作」,多藉此抒發思鄉之意與歸隱之情。如唐朝吳融《長安逢故人》:

歲暮長安客,相逢酒一杯。眼前閑事靜,心裡故山來。池影含新草,林芳動早梅。如何不歸去,霜鬢共風埃。

詩寫一年將盡,與故人在長安相逢,飲酒話舊,歲月靜好,故鄉山水之思湧上心頭,情不自禁地憧憬池含青草,梅綻芳林的美麗春光,歸思難禁。結尾反問:如何年已遲暮,還不回到家鄉,而久滯於長安的風塵之中呢?餘音裊裊,不絕如縷。又如郎士元《長安逢故人》曰:

數年音信斷,不意在長安。馬上相逢久,人中欲認難。一官今懶道,雙鬢竟羞看。莫問生涯事,只應持釣竿。

首聯敘述驚詫於在長安偶遇中斷音信數年的故人。額聯特寫,「馬上相逢久,人中欲認難」,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相認躊躇的心理。何以如此呢?頸聯上句言倦於仕宦,下句嘆歲月如馳,交待因容顏的改變,一時不敢相認。尾聯承前,直抒胸臆,表達還鄉歸隱的願望。

將三首詩草草對勘,我們不難發現《京都逢故人》效法古人、推陳出新的痕迹及其不足。「我」雖然思鄉,但決沒有古人詩中流露出的或還鄉或歸隱之類老套,也沒有美人遲暮之感,盤桓於心者是「未曾遷戶口」這一頗具時代特徵且為古人所不可夢見的細節,堪發一噱。再者,古人詩切於情事,語不虛設,而此詩多浮泛之詞,如「滋味深」「風兼雨」「古到今」,都是比較隔膜的語彙。「額上」與「風兼雨」、「杯中」與「古到今」連綴到一起,亦有湊句之嫌。從結構上說,古人詩一氣呵成,環環相扣,圓轉而流暢,此詩則下筆突兀而承轉略顯生硬。今人作舊體,如何「推陳出新」,確實尚有一段遙遠的路程要走。

金縷曲·夜讀《稼軒詞》

李書貴

字字心頭血。想當年、燕山破碎,亂流崩決。鐵馬嘶風三萬里,旌旆東山南發。空悵望、兵車北轍。耿耿壯懷何處寄,剩欄杆拍遍徒悲切。誰可補,蒼天裂?

槽頭熟酒樓頭月。更難忘、鷗朋鶴侶,雨岩湖雪。野老臨橋歸寧女,急雨松風一霎。無不是、瓢泉風物。千頃稻香留史冊,君王事、功過何須說。劍溪下,為愁絕。

專家點評 | 莫真寶

禮敬稼軒之意,借讀其詞集而發之。上闋慷慨悲歌,說盡稼軒沙場遺恨;下闋低徊欲絕,道盡稼軒落拓情懷。

首句總起全篇,落筆「字字心頭血」,切「讀」字,不枝不蔓,視稼軒詞為血淚文字,力重千鈞。「想」字領起上闋,草蛇灰線,貫穿全篇。「想當年」二句,言北宋江山陸沉;「鐵馬」二句,言稼軒舉義兵南下歸宋;「空悵望」句以下,言恢復無望,壯懷落空,徒餘悲慨而已;結句「誰可補,蒼天裂?」似疑問而實含反詰,不盡家國之恨、嘆惋之意,皆蘊含其中。

過片「槽頭熟酒樓頭月」,轉寫稼軒平居意緒。英雄老去,息隱瓢泉,則岩湖鷗鶴,急雨松風,野老紅顏,皆可入於心,入於詞。「千頃」二句,稍稍盪開,為稼軒強作開解。而煞拍「劍溪下,為愁絕」,卻忽又振起。詞人之筆,一波三折,此之謂也。

合而觀之,此詞緊扣人物生平,大開大闔,壯懷激烈,詞風略近稼軒而不掩其粗豪之態,數處化用稼軒詞句而了無痕迹。既可視為讀後感,亦可視為人物論。然命意遣詞,多有似曾相識者,則不能無憾。

點擊查看每日好詩精選專題(一)

《詩歌點亮生活:中國詩歌網優秀作品選》

作家出版社,2018年7月,98.00元(全二冊)

現價:68元

《詩歌點亮生活:中國詩歌網優秀作品選》

是在「每日好詩」欄目基礎上彙編而成的詩選

好詩 + 好評

新詩 + 古詩

名家 vs 網友

本書很好地指導我們如何寫好一首詩

如何理解與欣賞一首詩

好詩+好評=不容錯過|「每日好詩」出書啦!

往期精選

我希望能用以前從未用過的方式描寫她

好詩+好評=不容錯過|「每日好詩」出書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詩歌網 的精彩文章:

考砸了?看看古人們如何詩意地走出失意
詩歌與時代:我們有哪些誤解?

TAG:中國詩歌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