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太極拳重在內外兼修,修為的高度,決定拳的層次

太極拳重在內外兼修,修為的高度,決定拳的層次

文|網路編輯 | 禪音

晨光

 雲水禪心

李守業 

00:00/08:08

人的一生就有兩件事,一是「做人」,二是「做事」。只有學會做人,才能學會做事。一個人無論先天素質如何,無論出身怎樣,無論地位貴賤高低,首先要學「做好人」,才能「做好事」。學拳就是學做人,太極拳就是修鍊人的品德和修為的學問。

社會上練太極拳的人不少,而真正有內外兼修的卻不多,以太極拳「四兩撥千斤」的功力給人以感染、啟發和帶動的,那就更少了。

究其原因,並不複雜,在太極拳運動中,有些是對太極拳認識不足,不得要領或缺乏信心;也有些人卻是受武術界舊傳統勢力的影響,滋生了一些社會不認可、與現實不合拍而又沒有自我約束的江湖習氣。

一、不良習氣應修正

以下列舉三種不良習氣:

一是拉幫結派。

拉幫結派者自認為是正宗傳人,看不起同門師兄弟。這種習氣歷來就得不到社會的贊同,因為它既限制了拳藝,又阻礙了普及推廣。可是,拉幫結派仍被某些練拳者奉為練拳宗旨。

二是自我吹噓,看不起其他門派。

這種人一言一行霸氣十足,自以為老子天下武功第一。殊不知,不管練拳還是做人,這都是致命的弱點。但有些人樂此不疲。

三是談拳必動手,動手必爭高低,以成敗論英雄。

拳腳功夫在做人做事方面本是雕蟲小技,也是武學之末,然而不少人誤判本末,認小為大,跳不出去。他們卻不知道:「最強的武功是微笑」、「最大的力量是慈愛」。

從發展趨勢上看,上述這三種習氣根深蒂固,困擾了相當一部分人,練來練去,功夫沒學到手,壞習氣卻染上了身。既然習練太極拳無關乎研究做人的道理,也就很難見到太極拳的真面目了。

從太極拳拳理、練法、用法,我們可以推論:

太極拳的創造者絕非一介武夫,必是對社會和自然界都有切身感悟、對駕馭自我有極深造詣的人。

如果練太極拳光在手腳上認識,所下的功夫再大,也是手腳功夫,對於博大精深的太極拳而言,皮毛而已。

要想練好太極拳,如何做人就是一個先決的條件,練拳的成就和做人的品位直接有關。

金庸先生說:「練太極,主要不是練拳腳功夫,而是練頭腦中、心靈中的功夫。如果說以智勝力是一種沖淡平和的人生境界,那麼太極就不是以柔克剛,而是根本不求克。頭腦中時時存著一個克制對手的念頭,恐怕練不到太極拳的上乘境界;而存著一個練到上乘境界的念頭,同樣也不可能達到上乘境界」。

二、為人之道最根本

1. 尊師重道

尊師重道是習武者必備的,也是學拳做人的第一要務。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學拳做人,最重要的是尊師重道,不忘師恩。

《武當太極拳門規》

傳 忠孝知恩者。

傳 心氣平和者。

傳 守道不失者。

傳 真以為師者。

傳 始終如一者。

2. 修身養性

太極拳講究以鬆柔輕,放鬆身體,修身養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情,太極拳養性十分重要,要求:不可暴,不可躁,不可急,不可怒,要制急、制躁。但在當代社會,人們的浮躁情緒十分嚴重。

有一篇文章寫道:現代的人變成了「最著急」的人:例如,寄信要特快專遞,拍照要立等即取,坐車要高速快速,坐飛機要直航到達,做事要名利雙收,創業要一夜暴富,等等。這些浮躁情緒到處可見,而舒緩慢穩的太極拳就可以制約這些不良情緒。

3. 與人為善

太極拳講求捨己從人,與人為善。這也是做人的一個重要方面。學練太極拳要學會吃虧,要學會捨得。

在與人交手時,他人來進襲,我則不以氣力去抵抗,而是順著對手引進落空。表面上看是吃虧,實際上是一種柔化功夫。在生活中,在與人交往中也要「克己」,也不怕「吃虧」,這也是處人之道。

另外,要捨得,能「舍」才能「得」。學會放棄,學會割捨,坦坦蕩蕩面對人生,從容生活。

4. 寬容大度

做人立於天地之間,要寬容大度。「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陳氏太極拳一代宗師陳王廷的《長短句》曰:「嘆當年,披堅執銳,掃蕩群氛……。欠官糧早完,要私債即還,驕諂勿用,忍讓為先。」習練太極拳要求虛懷若谷,胸襟寬闊。「虛」、「靜」才能心無旁騖,得失不計,寵辱不驚,只有這樣才能走進太極之殿堂。若心胸狹隘,斤斤計較,決不會進入太極拳的高境界。

修鍊的是心態

鍛煉的是感覺

得到的是快樂

5. 謙和厚道

古人云:「滿招損,謙受益。」習練太極拳必須去掉「滿」字,牢記「謙」字,任何時候都不自滿,都要虛心。學習太極拳是無止境的。

另外,要學做「傻子」,做厚道之人。鄭板橋說:「難得糊塗。」大事不可糊塗,小事不可不糊塗。傻人多糊塗,但「傻有傻福」,這樣可使自己的心保持平靜和淡定。「傻子」之厚道表面看像是愚鈍的,但實際上這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一種修養。「貴人話語遲」,「遲」在對一個人的評價,即沉著、厚道,吃虧心知肚明,心存善良,上善若水。這種人是經得起考驗的高尚品行的人。

《警世通言》留有這樣的名句:「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誇。」這當是對所有太極拳學習者的告誡。

6. 淡泊名利

太極拳講松,怎樣松?放下「包袱」才能松。

人生最大的「包袱」是什麼?就是名利。名利是人們心中「包袱」的代名詞。其實,放下名利這個「包袱」最難,尤其在當代社會,人們把名和利當作奮鬥和追求的目標。在現實生活中,人要衣、食、住、行,哪樣也離不了錢,但是君子愛財,要取之有道。

練拳之人要學會放鬆,就要淡泊名利,要行得端,做得正,不能貪婪,不能慾望太重,不能損人利己。

7. 留有餘地

留餘思想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之一,即做事做人都要留有餘地。給別人留餘地也是給自己留餘地,做事不要做絕,得饒人處且饒人。

舊時河南有個康百萬莊園,康家歷經由明清至民國三個時期四百餘年,蔭福十二代。康家的家訓就是《留余》,刻於匾上世代相傳。匾上還書有南宋時一位道人的《四留銘》曰:

留有餘不盡之巧,以還造化;

留有餘不盡之祿,以還朝廷;

留有餘不盡之財,以還百姓;

留有餘不盡之福,以還子孫。

正是在這種「留余」思想的指導下,康氏富饒綿延了四百年。太極拳也講留余,拳理說:「不丟不頂」,「無過不及,隨曲就伸」。與人交手出拳時,一定要給自己留有餘地。做人做事時也一定要留有餘地,說話也要留余,不可浮誇、說大話,這也是修鍊品行的重要內容之一。

三、自強自助天亦助

一個人生活在世上,最難做的事就是戰勝自己,管住自己的心,調控自己的七情六慾。要戰勝自己,就是要用理智來控制自己的行為。這種自控能力,在太極拳的內修中是可以達到的。

老子講:「自勝者強」。能戰勝自己的人才是強者。「攻克己心,勝過攻城略地。」太極拳會教你怎樣戰勝自己,怎樣修養自己的品行,怎樣做人,怎樣做一個實現人生價值的人,怎樣做一個能實現夢想的人。

總之,學練太極拳的過程也是修養人格的過程。學拳做人就要塑造完美的人格,凈化人的心靈,太極拳必須「道技並進,術德兼修」。

良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謙和寬厚的胸懷,以及清靜淡泊的心態,是學好練好太極拳,掌握太極拳真諦的必備條件。

凈化人的心靈,涵養人的修為,塑造人的形象,提高人的品位,是太極拳的特殊功能。

太極拳重在內外兼修,練拳就是修鍊自己的本性

(廣告)

溫馨提示:《太極》微信公眾號部分內容文章通過網路整理,如有侵權請您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貴在分享,感恩支持!

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太極》微信公眾號 微信:taijichanyi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taichi 的精彩文章:

三悟太極拳:悟靜悟意與悟慢
太極拳不盲目瞎練,基本步驟做好是關鍵

TAG:太極taic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