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童年閱讀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童年閱讀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來源:中國教育研究

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兒童閱讀,我們漸漸地開始認識到,孩子們的童年閱讀原本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那麼,它到底有多重要?或者換句話說,孩子們小時候多讀書、愛讀書,到底有什麼用?

這個問題看起來似乎頗顯得多餘,但其實未必。一件事情往往是這樣,你認為它有多麼重要,便會願意為之付出多少努力。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關心的事情太多太多,而閱讀只是其中並不顯眼的一部分,常常只有當它在我們心目中變得足夠重要的時候,美好的書籍據有孩子的童年生活的一席之地,才會成為可能。

不僅是孩子,大家都應當多讀些書。這一點,似乎沒有多少人會反對。即便一個平時不怎麼讀書的人,大概也不會認為愛好閱讀是一個糟糕的習慣。

-01-

我們為什麼需要閱讀?

加拿大作家阿爾維托·曼古埃爾在他的名著《閱讀史》中寫道:

「我們每個人都閱讀自身及周遭的世界,俾以稍得了解自身與所處。我們閱讀以求了解或是開竅。我們不得不閱讀。閱讀,幾乎就如同呼吸一般,是我們的基本功能。」

在他看來,閱讀如同一種本能。

如果不將「閱讀」的概念局限在文字書籍的狹義範圍,實際上我們時時刻刻都在閱讀。

早上起來閱讀天氣的變化,走在路上閱讀人群的面孔,坐在車上閱讀大街上的廣告,晚餐時間閱讀飯桌上的香味……閱讀,是我們與置身其中的外部世界進行交流的一種方式。

我們捧讀一冊紙質的書籍,或者從手機的屏幕上讀一條微信、一則新聞或者一篇小說,也不過是一種「了解自身與所處」的行為,在「閱讀」的本質意義上並無差別。某種程度上講,閱讀是一種生存的需要。

正如法國作家福樓拜的名言:「閱讀是為了活著。

但閱讀對於人的意義,不僅如此。在百科全書的定義中:

「閱讀是一種從印的或寫的語言符號中獲得意義的心理過程」。

森林裡的野獸,也能夠在流動的氣味中解讀獵物的方位,判斷出正在靠近的威脅;地底角落中的蟲蟻,也能夠從溫度和氣壓的細微變化中準確地預測天氣的轉變。

動物也通過身體或聲音的各種語言進行交流,但是只有人類,才具有自己的符號體系。

這種主要以文字、圖畫等形式呈現的符號體系,讓人類的經驗得以超越空間和時間的限制。

凡爾納未曾真的週遊世界,但是他寫出了《八十天環遊地球》;我們並不認識凡爾納,但讀他的書,足不出戶就能體驗遙遠之地的神奇冒險。

動物不能理解過去和將來,不關心生活範圍之外的事物。但是人類可以,因為人類有文字和書籍。以閱讀的方式,人類的經驗從遠古時代延續至今天和明天,從最繁華的都市傳遞到最偏僻的鄉野。

詩人狄金森寫道:

「沒有一艘船,能像一本書

也沒有一匹馬,能像一頁跳躍的詩行

把人帶向遠方。」

經由閱讀,我們與古往今來所有的書寫者傾情交流;一個閱讀者,同時也是人類文化的吸收者和傳承者。

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很多人即使並不缺乏獲得書籍的機會,卻並無閱讀的習慣或者閱讀的能力?或許,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02-

童年閱讀的缺失

俗諺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現代兒童發展心理學研究已經表明,兒童智能的發展存在不同的敏感期或關鍵期,其中語言發展的敏感期出現在2歲左右,3歲半至4歲半會出現書寫敏感期,而閱讀敏感期則出現在4歲半至5歲半左右。

語言、書寫和閱讀,是相互關聯的。在敏感期內,兒童學習相應的技能會比較容易,而錯過這個時期則會發生學習困難,甚至影響終生。

我們常常會發現,一個從小愛讀書的孩子,長大後也會繼續熱愛閱讀,但要讓一個沒有閱讀習慣的成人喜歡讀書,則非常困難。6歲之前的閱讀經驗,可能會決定一個人一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

每個孩子,都只有一次2歲、一次4歲、一次6歲。當他錯過了這唯一的一次,到了12歲、14歲、16歲的時候,已經與許多美好的東西失之交臂,而且將永遠無法彌補。

童年閱讀,除了基本溝通的需要和文化傳承的自覺,還有更為實際的作用和意義。與獨立自主的成年人不同,兒童的成長環境,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外部世界為他提供的條件。

受能力等條件所限,兒童不能像成年人那樣隨心所欲地安排自己的行動,但他們可以在圖書和故事所營造的虛構世界裡天馬行空,從而獲得精神上的自由。

他們乘著想像的翅膀,高高地飛翔,能感受到閱讀帶來的無法比擬、無法替代的愉悅。

莫里斯·桑達克的圖畫書《野獸國》之所以成為經典,正是因為它能夠以極其簡明的方式,將無數孩子內心的語言真實地表達出來,幫助他們獲得情感上的撫慰,重新找回對這個世界的愛與信任。

與成年人一樣,孩子的生活中也會面臨疑惑、委屈,甚至情感上的壓抑;在他們成長的路上,也會遭遇對他們而言極其巨大的困難。

一本能夠引起共鳴的好書,既可以成為孩子精神上的避難所,也能幫助他們獲得情緒上的舒解,得到心靈上的慰藉。對兒童而言,閱讀是來自於他們內心的渴望。

童年閱讀的經歷,會成為一個人足以回味終生的美好記憶。兒童文學作家彭懿曾經詩意地概括過童年閱讀的意義:

「因為有了童年閱讀,當我們回道童年的時候,在我們朦朧的記憶中,就有一片明明暗暗的螢火蟲,閃爍著誘人的光芒。」

因為有了書的陪伴,兒時的生活增添了一份奇異的色彩。兒時讀過的書,以及當時當地的情景,常常會深刻地留在記憶之中,成為抹不去的印記。

童年的閱讀,還會讓孩子的心靈更加豐富,更加柔軟,更加堅韌,讓他們漸漸變得強大起來。一個內心豐富的孩子,當他遭遇困難的時候,內心的支柱不會輕易折斷,很少做出極端的行為。

他們能更敏銳地感受到愛的存在,更懂得理解周圍的人與世界對自己的善意,也更懂得如何去愛人、愛世界,以及容納不完美的現實。一個愛閱讀的孩子,也會是一個更有能力感受和創造幸福的孩子。

「書籍,這所當代真正的大學,橫卧著整個過去的靈魂,使我們作內心的反省,是她最主要的影響。」托馬斯·卡萊爾這樣說。

孩子們通過閱讀書籍掌握各種知識,嘗試著了解這個世界的來龍去脈、各種秘密。

更重要的是,他們也會在別人的故事裡,發現和觀察他們自己,完成對自我的認知

閱讀能幫助孩子從小養成思考的習慣,建立良好的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學會與這個世界友好地相處。

在閱讀中,一個孩子也在尋找著前行的方向。面對寬廣的未來,他們不停地探求自我的邊界,不經意間讀到的一本書、聽到的一個故事,便可能讓他們找到自己夢想的目標,讓人生從此改變走向。

當然,閱讀永遠不可能是一種孤立的行為。

閱讀之所以重要,與其說是因為書籍為我們帶來了什麼好處,不如說是因為閱讀為我們提供了與世界溝通和交流的一座橋樑、一條通道。

通過閱讀,我們獲得了一種生活方式,表達出一種生活態度。童年閱讀更是如此,每一個孩子閱讀的背後,都伴隨著父母、師長們的關切的身影;童年閱讀的經驗,必然也是童年生活全部經驗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對父母們而言,在孩子成長的路上,或許還有許多比閱讀更重要的事情。

但我們知道,一個兒童讀者,也將會是一個終身閱讀者;幫助一個孩子親近書本、愛上閱讀,就是送給他一份珍貴的禮物。這份禮物,足以讓他享用一生。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國留學媽媽圈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美國沒有「剩女」?
林妙可VS楊沛宜這十年變怎樣了

TAG:美國留學媽媽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