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來個大姨媽,怎麼就成實驗對象了呢?」
距離
《物種日曆2019》
發布
還有
7
天
你沒有看錯!《物種日曆2019》將在
9月19日零點
正式開搶,現在可以定鬧鐘咯。看完今天的文章,結尾還有免費贏物種日曆的攻略!
先看正文的分割線
最早聽說「
食蟹獼猴
」這種動物的時候,我其實是有點黑人問號臉的。你說好端端的猴子,怎麼就吃起螃蟹來了?
後來我才知道,這又是一個「北方人不知道蟑螂會飛」的故事。
食蟹獼猴。圖片:Crisco 1492 / wikmedia
靠海吃海的熱帶獼猴
很多人會想當然地把「獼猴」當成某一種猴子,但事實上,「獼猴」(Macaca)是一個包含23個不同物種的屬。這其中分布最廣、最為國人所知的當屬「普通獼猴」(M. mulatta),也叫恆河猴,經常在各大旅遊景點
耍流氓搶劫遊客
的基本都是這些傢伙。
普通獼猴。圖片:Mieciu K2 / wikmedia
和普通獼猴比起來,今天的主角食蟹獼猴(M. fascicularis)就稍顯特別了。它們
在中國沒有自然分布
,一般生活在更加炎熱潮濕的東南亞沿海地區和島嶼上。
如果說普通獼猴是佔山為王的「山民」,那麼食蟹獼猴差不多就屬於
靠海吃海的「島民」
了。食蟹獼猴的食性非常龐雜,除了一般猴子愛吃的水果、堅果等,它們也很樂於捕捉樹上的昆蟲、蛙類、蜥蜴和幼鳥來開葷,甚至還會離開樹林,去海邊找點海鮮。它們尤其熱衷於趁著退潮的間隙捕捉海灘上的螃蟹,於是就有了「食蟹獼猴」這個名字。
食蟹獼猴會使用各種「工具」來幫助自己用餐。圖片:Haslam M et al. / PLOS(2013)
食蟹獼猴還是靈長類中為數不多的
潛水能手
,甚至可以潛到錯綜複雜的紅樹林沼澤底去尋找食物。如此看來,它們也算是靈長類中少數能完成鐵人三項的選手了(霧)。<戳這裡了解紅樹林>
我尋尋覓覓,尋尋覓覓,一個美味的螃蟹,這樣的要求,算不算太高~圖片:Bernard DUPONT / wikmedia
雖然食蟹獼猴與我們常見的普通獼猴算是近親關係,然而兩者的差別還是一眼就能看出來,這也體現在食蟹獼猴的一系列別名當中。作為一種生活在熱帶地區的猴子,食蟹獼猴較普通獼猴體型略小一些,這讓他們更擅長在海邊的紅樹林里往來穿梭,因此被泰國人稱為
「紅樹林猴」
。此外,可能是為了適應上樹和下水的生活,食蟹獼猴的尾巴明顯比普通獼猴長得多,因此它們又被叫做「長尾獼猴」
。
食蟹獼猴(左)與普通獼猴(右)最顯著的差別就是它們的尾巴。圖片:kallerna / wikmedia;Donald Hobern / Flickr
人猴衝突
食蟹獼猴的種群數量和分布範圍僅次於普通獼猴,是
分布第二廣泛的猴子
,也是分布第三廣泛的靈長類(猜猜第一是誰),目前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無危」
物種(其中有一個菲律賓亞種為「近危」)。
不過,它們的野外生存情況並非沒有問題。一方面,隨著東南亞地區的紅樹林不斷衰退,
「人猴衝突」愈演愈烈
,喪失了領地和食物來源的食蟹獼猴經常會進入人類村莊盜竊農作物乃至攻擊人畜。
其實吧,要是能在樹林里活得好好的,也不用冒險來人類的地盤呀。圖:Andrew Lih / wikmedia
另一方面,食蟹獼猴也是一種令人意外的
外來入侵物種
(嚴格來說,靈長類分布排名前三的都是某地區的入侵物種_(:з)∠)_),它們隨著野生動物貿易入侵到了太平洋的諸多海島以及中國香港、台灣等地區。由於食蟹獼猴有掏鳥窩
的惡習,因此給太平洋上很多島嶼的特有鳥類帶來了滅頂之災。
為了對抗這些入侵的靈長類,各地也是傷透了腦筋,比如香港就長期給當地的食蟹獼猴注射疫苗來讓雌性絕育,試圖控制其數量增長的勢頭。不過食蟹獼猴是
跨國野生動物貿易的重要貨物
,運輸期間的逃逸一直都無法徹底杜絕,許多地區往往是舊的還沒搞定,新的又來了,加上食蟹獼猴不挑食,生存能力強,治理之路任重道遠。
食蟹獼猴正在把玩一個霧化器。圖片:Taro Taylor / wikmedia
實驗C位,非它莫屬
或許你會問,這種猴子看起來既不好吃,也看不出有什麼經濟價值,為什麼會成為國際貿易的貨物呢?
其實,人們大規模飼養食蟹獼猴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
做實驗
。
常用的實驗動物如
小鼠、兔子
之類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那就是它們都不是靈長類
,生理特性和人類相去甚遠。朋友圈裡喜聞樂見的「癌症馬上就要被征服了」之類的「大新聞」,相當一部分都只是在小鼠身上看到了一些效果,至於這些技術用在人身上嘛,一百個里能有一個好用就算不錯了。
因此,在一項新醫療技術上走進臨床的道路上,猴子也就當仁不讓地成了從動物實驗到人體實驗的二傳手。而世間千千萬萬靈長類中,食蟹獼猴就以其數量眾多外加好養活的優勢,成了
實驗用猴的首選對象之一
。
作為實驗動物的食蟹獼猴。圖片: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
除了醫療技術,靈長類在
神經科學領域
也有無可取代的用途。如果打開各種動物的大腦觀察,其他實驗動物比如小白鼠的腦子,就像打過除皺針似的是光溜溜的一坨,與千溝萬壑的人腦相比顯然不是一個配置。放眼整個自然界,也只有猿猴的大腦與人類的稍具可比性。
雖然食蟹獼猴好養活,但真養起來可不是什麼輕鬆的事。飼養猴子本來就要求特別苛刻,用來做神經科學研究的猴子就更加苛刻,
一切生活條件都力求最優
,不能讓猴子出現心理問題。畢竟你用來做神經實驗的猴子如果是個神經病的話對誰都不好嘛(大霧)。
比如你可以和猴子玩一個「猜猜好吃的在哪裡」的遊戲。視頻:Liu Z
et al./
Nature(2016)
自然界的食蟹獼猴一般都是以
「部落」
為單位生活的,一個部落通常由十幾隻猴子組成。因此在實驗室環境中,猴也要群體飼養在很廣闊的空間里。飼養員和實驗人員也必須經常深入猴群
,與它們建立親切友好的關係後才能開始做實驗。
我至今還記得自己第一次走進猴房時的情景。某個猴群的
兄貴
猴王一見到我這個陌生人,立刻就跳到我面前,齜牙咧嘴地展示它邦邦硬的胸肌,試圖趕走我這個「入侵者」。由此可見,猴子也絕不是合適的寵物,千萬不要試圖家養
哦。
和大部分猴子一樣,理毛也是食蟹獼猴部落中很重要的社交活動。圖片:Eric Bajart / Flickr
因為猴子繁殖慢,成本高且不好伺候,所以但凡能做到猴子級別動物實驗的,一般都是
很重大的科研項目
,而最近與食蟹獼猴有關的重大科研突破,就莫過於被我國科學家攻克的靈長類克隆了。
為什麼是食蟹獼猴
全球首例克隆靈長類
「中中」和「華華」,是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歷時數年所得的科研成果。
也許你會問,食蟹獼猴不是第二多的猴子嘛,為什麼不用最常見的普通獼猴呢?其實,目前科研上使用最多的確實是普通獼猴,但也有一些研究非得用食蟹獼猴不可,其中就包括克隆等與生殖技術相關的科研領域。
因為食蟹獼猴有一項普通獼猴所不具備的技能,那就是……
來大姨媽
。
克隆之類的技術需要成千上萬的猴卵來調試參數,而普通獼猴每年只會在歷時一個月左右的發情期里排卵,如果用它們做實驗,猴子的卵子來源就成了個大問題。相對而言,食蟹獼猴擁有
和人類一樣的月經周期
,這就保障了一年到頭穩定的卵子來源。
克隆猴「中中」與「華華」。 圖片:劉真
為此,克隆猴項目的研究人員還專門練就了一套「看臉識猴」的本領。因為只有
和猴群打成一片
,他們才能「說服」猴子們主動展示自己有沒有來大姨媽,這才保障了他們總能在最合適的時間取得最優質的卵子。
所以還是要說細節決定成敗啊。
可以預見在未來(至少是短期內),作為唯一能被克隆的靈長類,食蟹獼猴將在科研領域承擔越來越多的任務。這尋常的食蟹獼猴,竟然就這麼開啟了生命科學新時代的大門。
本文是物種日曆第4年的第255篇文章,來自物種日曆作者@鬼谷藏龍
。
日曆娘の大新聞!
每天看物種日曆的小夥伴肯定從五天前就知道:《物種日曆2019》已經開始印刷啦<印廠揭秘戳這裡>。
在過去五天里,日曆娘邀請了首席編輯@老貓、原畫@李梁、無所不知的@作者大大們,以及日曆娘本娘,展開了物種日曆大揭秘。錯過的朋友,快戳前面的藍字去複習!
至於《物種日曆2019》的發售時間,昨天已經有好多小夥伴猜出來了,沒錯,就是
9月19日0點
,距離現在只剩7天。
不過,猜主題的小夥伴們到目前為止全軍覆沒了……既然這樣,我們來玩個小遊戲吧。接下來的六天,日曆娘每天會在文章結尾發布一條關於
《物種日曆2019》主題
的線索,還會有一道有獎競答。24小時內留言獲得最高點贊的小夥伴,日曆娘將免費送
ta一本新物種日曆。你們準備好了嗎?
物種日曆
微信號:GuokrPac
當歲月凝結成文明
當我遇見你
有話想說?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來留言吧
日曆娘今日頭像
猴科 山魈
本文來自果殼網,歡迎轉發,謝絕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GuokrPac@guokr.com
※放眼世界,最可愛的鳥兒是什麼?
※預測地震、生吞活人,鯰魚的傳說真令人害怕
TAG:物種日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