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戴雍正帝即位的第一功臣——最終被削爵抄家,圈禁而死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冬,康熙帝駕崩於暢春園,皇四子胤禛繼承皇位,次年改年號雍正,是為雍正皇帝。雍正帝即位後,開始對那些擁戴有功的兄弟和外臣們大加封賞,皇十三子胤祥被封為和碩怡親王,得世襲罔替的許可,皇十六子胤祿為和碩庄親王,皇十七子胤禮晉為和碩果親王。外臣之中,封賞最厚的莫過於年羹堯和隆科多了,年羹堯因在康熙末年掌握西北軍政之大權而為胤禛所倚重,雍正帝即位後,授其撫遠大將軍、加封太保、一等公,賞賜四團龍補服、黃帶、紫轡的殊榮。而隆科多與雍正帝的關係則更為親密,不僅是皇親(其父佟國維是康熙帝的舅舅),而且在康熙末年掌握京城的防務大權,在當時的奪嫡之爭中,誰能把隆科多拉到自己一邊就意味奪嫡成功的機會增加了一半,而隆科多選擇了助皇四子胤禛登上帝位。雍正帝即位後,隆科多因擁立大功襲爵一等公,賞賜雙眼花翎、四團龍補服、黃帶、紫轡。然而僅僅數年之後,這位有擁戴大功的皇親就落得個抄家罷爵,圈禁而死的下場。
佟佳·隆科多,字竹筠,滿洲鑲黃旗人,清聖祖孝懿仁皇后之弟,一等公佟國維第三子。出身累世勛貴之家,也註定了隆科多始終離不開權力爭鬥的中心。他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就被授為一等侍衛,又被提拔為鑾儀使,兼正藍旗蒙古副都統。但此後的十多年中,隆科多似乎從未獲得升遷,不但官職原地踏步,而且在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因為屬下違法,康熙帝責隆科多沒有實心辦事,故而罷免其副都統、鑾儀使的職務,仍在一等侍衛上行走。進入政壇十七年,自己非但沒有飛黃騰達,反而丟掉了所有的差使,隆科多心中的苦悶可想而知。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夏,康熙帝第一次罷黜了太子胤礽(半年後又讓其複位),隨著嫡位的空置,諸皇子爭奪嫡位的鬥爭也愈演愈烈。這時,隆科多迎來了自己政治生涯的春天。
康熙五十年(1711年),隆科多被授為步軍統領,掌管京師防務及皇城宿衛,之後又命其秘密監視京師內的宗室王公和部院重臣的動向。一時之間,掌管京師防務的隆科多成了奪嫡之爭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關鍵人物。此後諸皇子也開始刻意拉攏這個舅舅,估計也是在此時隆科多開始投靠當時的四阿哥胤禛。但以當時的形勢來看,他不可能與「八爺黨」毫無牽連。隆科多出任步軍統領後,康熙通過硃批告誡他:「你只須行為端正,勤謹為之。此任得到好名聲難,得壞名聲易。你的兄弟子侄及家人之言,斷不可取。這些人初次靠辦一兩件好事,換取你的信任,之後必定對你欺詐哄騙。先前的步軍統領費揚古、凱音步、托合齊等,都曾為此所累,玷辱聲名。須時刻防範。慎之!勉之!」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康熙帝以太子胤礽結黨營私、攪亂朝局為由再次將胤礽廢黜,禁錮於咸安宮,從此廢太子一直被圈禁到死。胤礽被遺棄了,但他留下的皇太子的空位,康熙帝卻未令人替補,惹得諸皇子為之大動心機。當然此時的四阿哥胤禛也開始韜光養晦、以謀取大位。他不僅與諸兄弟維持和氣,還與掌握西北大軍的年羹堯和掌管京師防務的隆科多交往密切。
十年之後的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冬,康熙帝臨終,隆科多被召到御前,接受顧命,並宣讀遺詔。隆科多在雍正帝即位後,因擁立大功襲爵一等公,賞賜雙眼花翎、四團龍補服、黃帶、紫轡,當時隆科多極其受雍正帝的寵信,稱呼他為舅舅而不名。雍正帝即位之初清廷銓選官吏,隆科多可以不經奏請,任意挑選,當時被稱為「佟選」,其權勢之盛可見一斑。一時之間,年羹堯與隆科多一武一文成為雍正皇帝的左膀右臂。然而這樣風光的日子隆科多隻過了三年,自雍正三年秋起,隆科多先是被撤掉了步軍統領的職務,其子玉柱又因為品行惡劣,被奪職罷官,接著隆科多因交結專擅,諸事欺隱,命授繳所賜四團龍補服,並不得復用雙眼花翎、黃帶、紫轡。
雍正五年(1727年)夏,隆科多以黨附年羹堯結黨營私、貪污納賄、私藏玉牒陰圖叛逆之罪,被逮捕、抄家、奪爵。十月,定隆科多四十一條大罪,幽禁於暢春園。其長子岳興阿撤職、次子玉柱發配黑龍江。雍正六年(1728年)六月,隆科多死於禁所。雍正皇帝在御批中寫道:「朕御極之初,隆科多、年羹堯皆寄以心腹,毫無猜防。孰知朕視為一德,彼竟有二心,招權納賄,擅作威福,欺罔悖負,朕豈能姑息養奸耶?」
※康熙末年沒有參與奪嫡之爭的四個皇子都是誰?他們都是什麼結局?
※多次變節而屢獲高位——歷仕十位皇帝的宰相,死後還被追封為王
TAG:歷史人物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