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如何支持幼兒玩聯合遊戲

如何支持幼兒玩聯合遊戲

當今幼兒是未來社會的主人,學會交往、合作是他們在未來社會發展生存的根本。打破班級界限的聯合遊戲,能夠實現空間的開放、交往的拓展和資源的共享,從而促進幼兒人際交往能力和社會適應性的發展。在開展聯合遊戲的過程中,教師提供哪些支持,才能有效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聯結生活經驗,整合班級區域設置

開展聯合遊戲時,教師應以幼兒當下關注的生活、感興趣的事情為出發點,基於幼兒生活經驗確定聯合遊戲主題。大班幼兒對恐龍十分感興趣,假期很多幼兒跟家長參觀了古生物館,他們願意通過閱讀恐龍書籍、查找資料等方式進一步了解恐龍的相關知識。由此,幼兒與教師決定創設「恐龍」遊戲主題,利用兩個班級鄰近、通透的空間優勢,打破班級界限的「恐龍主題公園」遊戲應運而生。

組織討論——教師組織兩個班級的幼兒進行談話,「你去過哪些主題公園?公園裡都有什麼?」幼兒積極回應,教師引發幼兒進一步思考,「如果要把大(3)班、大(4)班建成恐龍主題樂園,在裡面可以玩什麼呢?」幼兒七嘴八舌,表示可以開餐廳、博物館、紀念品商店、書店、劇場等。

進行投票——結合幼兒的多種觀點,教師組織幼兒開展了「我為恐龍公園來投票」的活動,引導幼兒投票選出恐龍主題公園開設的場館,最終確定為:恐龍博物館、恐龍商店、DIY體驗館、科技館、圖書館、棋社、小神龍劇場。

確定區域位置——遊戲場館區域怎樣進行布局和設置?教師對要聯合的幾個區域進行篩選、整合,聯結幼兒的生活經驗,將幼兒熟悉的生活場景巧妙地轉化成遊戲內容。在整合班級區域時,要注意班級之間區域的動靜結合,可將重點發展幼兒社會交往、表達表現的角色區、表演區等設置在一個班級,可將強調幼兒閱讀書寫、科學探究的閱讀區、科學區、益智區、棋區等設置在一個班級,體現動靜交替、避免相互的干擾。這樣的區域設置打破了班級的界限,有助於幼兒與幼兒、幼兒與材料、區域與區域之間的有效互動,充分體現了動靜交替的原則。

貫通遊戲內涵,創新遊戲互動形式

聯合遊戲不只意味著兩個班級之間區域的整合和資源的共享,更重要的是要貫通遊戲的內涵,實現區域和區域之間的聯動,教師應具備創新遊戲互動形式的意識,在此基礎上支持鼓勵幼兒在區域之間的互動和交往。

在恐龍主題公園的遊戲中,區域之間的遊戲內容具有相互的聯繫。例如,在聯合遊戲的班級中,「貨幣」是統一的,幼兒可以在任意區域「消費」,當他們的錢花完時,可以想辦法「打工賺錢」,賺錢的方式包括去博物館、商店、DIY體驗館、小神龍劇場擔任工作人員。整合、貫通的遊戲形式和內容,不僅激發了幼兒濃厚的參與興趣,更幫助幼兒形成了初步的任務意識和責任感,有效支持幼兒的遊戲逐漸走向深入。

採取有效觀察,給予適時支持幫助

遊戲過程中,教師應對幼兒與材料的互動、與同伴的互動情況進行有效、細緻、系統的觀察,從而獲得幼兒多方面的信息,發現幼兒在遊戲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例如,恐龍商店裡的商品很受顧客的喜歡,幾天下來,商店裡的商品都快被買空了,急壞了商店的工作人員。教師組織幼兒討論:「商店裡的商品賣完了怎麼辦,怎樣補充商品呢?」幼兒七嘴八舌地討論,有的說:「商店缺少什麼,理貨員可以給DIY體驗館下訂單,讓工作人員完成。」

隨後,教師啟發幼兒想一想:「訂單上應該寫什麼,才能讓DIY體驗館的工作人員一看就知道你們的需要?」引發幼兒對於訂單設計的思考。在集體討論後,教師給每個幼兒發了筆、紙,請大家分組設計訂單,最終大家選出了一份最方便書寫、查看的訂單,投放到了DIY體驗館中。之後的遊戲中,DIY體驗館的工作人員根據訂單要求進行製作,有時還會親自跑到商店去跟工作人員確認商品的大小和顏色。教師通過提供支持性的遊戲材料、引發互動的討論等,調動了幼兒的遊戲興趣,促進了遊戲的深入開展。

開展二次評價,梳理提升遊戲經驗

在聯合遊戲開展的過程中,幼兒在幾個班級之間流動,而教師是不動的,他們分別負責幾個區域的指導。因此,將原先以班級為單位的評價方式,改為區域指導教師的一次具體評價和班級內教師的二次全面評價相結合的形式,能夠讓遊戲指導和評價不僅體現在區域遊戲中,也能體現在遊戲結束後回班的交流中。

聯合遊戲給了幼兒更多的挑戰,同時也對教師的指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天遊戲結束時,負責恐龍博物館、恐龍商店遊戲指導的教師,會組織幼兒就遊戲中遇到的問題、解決的辦法,進行區域內的分享(一次評價),一次評價指向對遊戲的內容、幼兒與材料的互動、幼兒與同伴的交往等方面及時的引導;待一次評價結束後,幼兒返回自己班級,教師會面向班級全體幼兒開展二次評價,二次評價更多指向區域間的互動、遊戲整體效果等方面。

教師通過班級區域空間的整合、遊戲互動形式的創新、適時的觀察指導、多元的分享評價等策略,實現了大班聯合遊戲中空間的開放、資源的共享與交往的拓展,提升了大班幼兒問題解決能力、任務意識、合作意識、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實現了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的核心目的。

(作者單位:北京師範大學石景山附屬幼兒園)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校本研究專項「以學習故事為載體促進青年教師發展性評價能力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BA15139)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國教育報》2018年09月16日第3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第三屆「留動中國」西南大區比賽結束
探尋當代中國大學的精神氣象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