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陵之戰:晉國的霸業的迴光返照
公元前575年春天,楚國以割讓土地為誘餌,引誘鄭國歸順楚國。唯利是圖的鄭國君臣很快背叛了晉國。結果鄭國軍隊還順便討伐了晉國的盟友宋國。就這樣,圍繞著鄭國的歸屬問題,春秋兩大霸在當年盛夏主展開了規模空前的爭霸戰爭。這就是著名的晉楚鄢陵之戰。
雖然晉國僥倖取勝,但是從戰後兩國的反應來看,這卻是他們霸業衰退前的迴光返照。
內部矛盾
春秋末年的國君與貴族大夫們都是矛盾重重
晉國將領們和之前的邲之戰一樣,遠非同心同德,卿大夫相互牽制的局面依舊存在。但是內外環境卻比之前有了很大改觀。
在諸大夫中,欒書和郤至主戰,但是士燮卻主和。而且士燮針對晉國大夫爭權的情況,做出了不無憂慮的論斷:當年齊國、秦國、戎狄和楚國都很強大。所以面對巨大的外患,晉國大夫也能一致對外。如果此戰打敗了楚國,君主只會更加驕縱。大夫們也沒了外患制約,會毫無節制地內鬥。
晉國 秦國 楚國 齊國的均勢與吳國的崛起
但是此時的國際環境卻比較有利於晉國。齊國被晉國擊敗後與之盟好,晉國在楚國背後遠交近攻,扶持了新崛起的吳國。長期在邊疆作亂的赤狄部族被晉國徹底兼并。面對危險的秦楚聯盟,晉國先與楚國言和,離間秦楚,然後各個擊破。隨後又在麻隧之戰中重創秦軍,使其暫時不敢東出崤函,也使楚國失去了可以利用的牽制性力量。
和以往一樣,楚國的將領們大都出自王家,自然與晉國大夫們一樣意見不合。令尹子重十分謹慎,司馬子反衝動勇武。此二人在平時就已不和,而楚共王則不喜歡子重,青睞司馬子反。
面對國內大貴族們的不合 楚王行事必須非常小心
為了平衡兩臣的衝突,楚王將楚軍中最尊貴的左翼交給了子重,安撫其心。為了安撫子反的情緒,也為了防止他與子重發生矛盾,特意將他帶在中軍。
但這一部署,使得作為最高軍政長官的令尹接受司馬指揮,違背了楚國以往的慣例,造成軍心浮動。而且在出兵時間上,楚國以往是在農閑且氣候宜人的春季北伐,這次卻是在農忙的夏季行軍。不僅氣候炎熱,而且一旦失敗,未來一年時間裡的收成也受影響。這進一步造成了楚人的軍心不穩。
楚國特意挑選了中原諸侯不願作戰的夏季
戰前得失
春秋末期 步兵崛起並不能替代戰車成為軍隊的主宰
楚軍在在北方重鎮申邑集結完畢後,開出邊防工事方城,經過葉地之後度過氾水,在許國南部與鄭軍會師,然後開赴北方。到六月末,經過了一番尋找,楚軍在鄢陵附近發現敵蹤。
六月最後一天,本來是中原諸侯人眼裡不適合作戰的日子。但是楚人一貫喜歡違背中原人的心理,在那天一大早逼近了晉軍營壘,擺開了陣勢。由於楚軍步兵非常善於利用地形進攻防守,十分重視偵察戰場地形。他們的斥候已經發現,鄢陵附近地形平坦,唯有晉軍營地依託丘陵,而且營前有沼澤地,不利於戰車衝鋒馳騁。
楚軍在戰前已經精心研究了戰場地形
於是楚軍快速推進,避免與晉軍展開正面的陣地戰。他們準備發揮楚人善於步兵作戰優勢,用非常規的方式解決戰鬥。從戰略上說,晉國的援軍齊軍剛剛趕到,征途勞頓。而魯國與衛國軍隊還在路上。趁著敵人沒有集結完畢出擊,可以增加勝算。
這一反常之舉,讓倉促晨起的晉國大夫們感到害怕。針對楚人軍隊的進攻性特質,欒書主張堅守三日,等待援軍並且消耗楚人的銳氣。但是晉國人依舊看出了楚軍的弱點。對手的兩個統帥不和,楚王的王族親兵也神態疲憊,甲胄不整。鄭國軍隊雖然也擺出了陣勢,但軍容不整。位於楚軍中部的士兵,更是隊形散漫。這都是急行軍造成的結果。雖然楚人想在月末出兵,出其不意地殺敵,但卻沒有顧及軍中的中原盟軍。總而言之,統帥的混亂導致了軍心的不和。所以大軍前後混亂,露出了很多破綻。
晉軍在車戰技術方面更勝一籌
看到敵人有機可乘,范匄建議把井填上、把灶剷平,在自己軍營中擺開陣勢。然後把隊伍之間的行道疏通,整平軍營中的地面,為步兵列陣與戰車衝擊騰出空地。避免受制於局促的地形。
楚軍自然也在密切地觀察晉軍的動態。楚共王登上了瞭望用的巢車,觀望晉軍的動靜。子重派伯州犁在楚王后面講解。伯州犁是流亡的晉國貴族後裔,知道同胞的各種戰法和習俗。他們發現晉軍很快就從混亂中恢復了過來,井井有條地列陣迎戰,並特別注意留心了晉國將精銳部隊部署於中軍。
晉國軍隊里也經常有屬於蠻族的北狄戰車 但比楚國的南蠻附庸善戰
在晉國這邊,晉侯和晉軍精銳都位於中軍。因為晉國的公室人馬看到楚國中軍的王軍聲勢浩大,兵強馬壯,不由得心生感慨敬佩,認為他們是精兵強將。
但是晉人也注意到了楚國人的偵察。正巧,在晉厲公身旁也有一個楚國流亡貴族的後裔苗賁皇。他出自戰功赫赫卻遭到沉重打擊的若敖家族,熟知楚國軍制和戰法。所以他告訴晉厲公,楚國最精銳的部隊是中軍的王族親兵。左側是楚國人,右翼是楚國的蠻族附屬和鄭國軍隊。想要取勝,晉軍需避實擊虛,先以精銳部隊攻擊楚國的左右兩軍,最後再集中三軍攻打楚國的親兵。在展示了己方陣型旗號之後,晉人在臨戰之前的關鍵時刻,迅速調整隊形,反其道而布陣。
春秋時期大夫們經常投奔別國 為敵方出謀劃策
激戰開始
惡劣的地形讓很多貴族車毀被俘
在分配好攻擊任務之後,晉軍開始擊鼓進軍。如楚人所預計的那樣,由於地形的切割,之後的戰鬥是由一系列的混戰構成的。貴族們還進行了精彩的一對一單挑。
在戰場中央,由於晉軍營前方有泥沼,戰車部隊的行軍受到較大影響,發生了不小的混亂。於是晉國的中軍或左或右地避開泥沼而行。欒氏、范氏領著他們的家族私兵,護衛著晉厲公前進。結果戰車還是陷在了泥沼里,大軍一度出現混亂。
春秋時期的車戰 對戰場環境有比較高的要求
楚共王看到晉厲公陷入泥沼,於是走下巢車,帶著屬於精銳王軍的「左廣」和「右廣」,進行中路突擊。眼看國君危險,晉國貴族呂錡在戰車交錯之前,一箭射中了楚共王的眼睛。隨著楚王的受傷撤退,他的座駕也轉過車轅和旗幟向後行駛。這不免影響了整個楚國軍隊的士氣。
眼看楚國中軍陣腳鬆動,楚王只能忍著劇痛,召喚來神射手養由基。楚王給他兩支箭,讓他射呂錡。結果射中呂錡的脖子,養由基拿著剩下的箭向楚共王復命。整支楚軍則且戰且退,有驚無險地頂住了晉軍的衝擊,再依託山地堅韌地阻擊對手。
楚國神箭手 養由基的雕像
在戰場右翼,韓厥指揮著晉軍精銳。他看到楚國右翼的蠻夷陣型不整齊,就下令發動猛攻,郤至指揮的新軍也隨著他一起前進。為了給右翼拖延時間,楚共王以軍禮麻痹晉國人。他派人贈送良弓給郤至,表示了對他的賞識,希望以此來麻痹對手。但是郤至不為所動,他三次碰到楚共王,都從容不迫地下戰車,脫下頭盔,快步向前而走向使者肅拜。然後繼續上車履行職責。
最終,持續攻擊的晉軍左翼取得了突破。對面的蠻族和鄭國軍隊率先潰敗,向西奔逃。晉國的韓厥追趕鄭成公。他問車夫是否能趕快追上去?他們的御者屢屢回頭看,注意力不在馬上。
楚國步兵適合在破碎地形上的混戰
韓厥說:我在鞍之戰中險些俘虜了齊國國君,現在我不能再次羞辱國君。於是就停止追趕。
郤至追趕鄭成公,他的車右說:另外派輕車從小道迎擊,讓我追上他的戰車而把他俘虜下來。郤至卻說:傷害國君要受到懲罰。於是也停止了追趕。
石首說:從前衛懿公由於不去掉他的旗子,所以才敗於戎狄之手。於是就把旗子放進弓袋裡隱藏身份。唐苟對石首說:您在國君旁邊,戰敗者應該一心保護國君。我不如您,您帶著國君逃走,我請求留下。結果他英勇戰死。
楚國軍隊雖然單兵戰力較強 卻經常陣勢紊亂
在中軍動搖、右翼戰敗的情況下,楚國左翼在行事謹慎的子重指揮下,打得十分頑強。欒針見到子重的旌旗說:楚國人說那面旌旗是子重的旗號,那恐怕就是子重吧。當初下臣出使到楚國,子重問起晉國的勇武表現在哪裡,下臣回答說『喜好整齊,按部就班。』
子重說:還有什麼?
下臣回答說:『喜好從容不迫。』現在兩國興兵,不派遣使者,不能說是按部就班。臨到事情而不講信用,不能說是從容不迫。請君王派人替我給子重進酒。
晉厲公答應了,派遣使者拿著酒器奉酒,到了子重那裡獻酒,表示自己會堂堂正正地打垮楚軍,有充分的實力和自信來取得勝利。而子重也不留難使者,重新擊鼓。
晉國與楚國精銳的廝殺一直沒有分出勝負
最後,楚國的中軍和左軍持續作戰,直到黃昏也沒結束。在天空中出現了星辰之後,子反命令軍官視察傷情,補充步兵車兵,修理盔甲武器。並在雞叫的時候吃飯,唯主帥的命令是聽。
晉國方面因此擔心。苗賁皇通告全軍說:檢閱戰車、補充士卒,喂好馬匹,磨快武器,整頓軍陣、鞏固行列,飽吃一頓、再次禱告,明天再戰!故意放鬆楚國的俘虜讓他們逃走。
楚共王聽到這些情況,召子反一起商量。但谷陽豎獻酒給子反,子反已經喝醉了不能進見。楚共王說:這是上天要讓楚國失敗啊!我不能等待了。於是就夜裡逃走了。晉軍順利進入楚國軍營,吃了三天楚軍留下的糧食。
楚軍撤退到瑕地之後 ,楚共王派人對子反說:大夫讓軍隊覆沒,當時國君不在軍中。現在您沒有過錯,這是我的罪過。
子反再拜叩頭說:君王賜下臣去死,死而不朽。下臣的士兵的確敗逃了,這是下臣的罪過。
子重也派人對子反說:當初讓軍隊覆沒的人,他的結果你也聽到過了。何不自己打算一下!子反回答說:即使沒有先大夫自殺謝罪的事,大夫命令側死去,側豈敢貪生而陷於不義?側使國君的軍隊敗亡,豈敢忘記一死?
結果楚共王派人阻止子反就自殺,卻還是去晚一步。
雖然臨近戰國時代降臨 很多大夫們依然保有舊貴族遺風
戰後影響
晉國贏得了鄢陵之戰 卻無法繼續維持霸業
此戰之後,晉國雖然外戰取勝,但是內部卻出現了更加嚴重的問題。在春秋早期,晉國的政治生態就已經確定了一個大方向。在曲沃的封君攻入了晉國都城翼城,以下克上之後,國君的近親家族不受信任,成了國君的打擊對象。之後的晉獻公、晉惠公和晉文公等君主都,扶持姬姓遠支和異姓大族,受信任的舊公族寥寥無幾。
這樣的結果是晉國很早舊擺脫了很多宗法制傳統。再加上與戎狄的融合,使得晉人十分講究冷酷的實際利益。因此各大公族經常聯合起來,向國君討要封地,或者彼此火併。各個大夫在各自封地里,也吸收各國士人和流亡貴族。派家臣和門客作為不可世襲的官吏, 並推行自己的土地與賦稅制度。
郤氏家族最終被晉國國君消滅
為了培養封臣和居民對自己的認同感,很多人都絞盡了腦汁。比如趙氏分給每戶的土地比別家更多,而且還不收稅。這就極大的提高了平民的生產積極性。其他家族也有類似的政策,所以居民們願意為自己的新領主,而不是晉國君主效忠。
鄢陵之戰中,晉國大夫們因為外患而勉強團結在一起。但是取勝之後,大夫們更加傲慢驕橫。立下了汗馬功勞的郤氏家族,因為權勢喧天,而遭到了欒氏的誣告記恨。最後被晉國中央消滅。但欒氏自己也因為樹大招風,遭到了其他幾家的瓜分。
在晉國最後一輪洗牌中 趙魏韓三家脫穎而出
經過一番廝殺之後,屬於晉國國君的同宗家族的欒氏、羊舌和氏先被滅。剩下的六家貴族包括了韓氏、趙氏、魏氏、中行氏、智氏和范氏。他們每家都已經具備了中等諸侯國的實力。彼此也經常在內戰中拉到齊國、魯國和衛國等諸侯的援軍。這樣的結果,讓晉國基本無力再對外爭雄。國君只能默認了與秦、齊、楚形成的均勢。秦國再次與楚國結盟,威脅其側翼。
最後,做大的晉國公族們一起驅逐了晉國國君,成為了獨立的諸侯。三家分晉與吳越爭霸一起,標誌著歷史進入了嶄新的戰國時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