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60件宋代玉器,清新雅緻!

60件宋代玉器,清新雅緻!

北宋的統一帶來了文化經濟的繁榮,特別是宋徽宗趙佶的嗜玉成癮,更加促進金石學的興起,城市經濟的繁榮,都直接或間接地促進了宋、遼、金玉器的空前發展。宋徽宗雖然不是一個好皇帝,但卻是個出色的藝術家,愛好金石藝術,這對工藝美術的發展給予巨大的影響。

尤其宋徽宗時,一件集南北兩派玉雕技藝的巔峰之作羊脂白玉鶴佛手墜,更是堪稱絕世之寶,徽宗摯愛,珍貴無比。該件取徽宗年間偶得的一小塊千年罕有的和田冰河深處之羊脂靈玉籽料,集南北兩派之高手歷時三年而成,一面由北派技法雕白鶴,一面由南派技法雕佛手,可稱巧奪天工,可惜此物今已失傳。

皇室玉器

宋代出土古玉增多,滋長了仿製古玉之風,周朝、漢代的古玉器大量出土,包括良渚文化玉等出土,朝廷及士大夫熱於收集、整理研究,金石學的形成,興起了一股復古集古玉的熱潮,為滿足社會需要,宋代訪古玉大量湧現,訪古玉的淵源雖可追溯到商周時期,唐代也有仿製,但基本上是仿摹同代器形的。大量仿遠古時代造型的玉器是始見宋代,因此,意義上的仿古玉應是宋代開始的。

民間玉器

玉器商品的出現,刺激民間琢玉業的發展,也因此促進了玉器市場的繁榮。玉不再是皇家專用,而進入流通市場,民間琢玉主要的消費對象已不完全是宮廷高官貴族,也不是文人雅士,而是對玉器十分迷戀的普通百姓,因此宋代出現了平民化的世俗題材玉器。

花鳥玉器

從唐代開始的花卉紋玉器到北宋得到了興盛的發展,當時形成一門專琢花鳥形玉器的玉作。宋代花鳥形玉器與當時繪畫藝術相互影響,共同譜寫宋代藝術篇章。宋代的花鳥形玉器多呈寫實風格,花朵、花板、花莖一應俱全。最能反映宋代佩飾玉水平的要推各種雕工精細、形態優美的花鳥形玉佩。

白玉杯盤,清,杯高5.6cm,口徑8.3×10.2cm,足徑4.5×5.9cm;盤高2.4cm,口徑18.8×22.1cm。

白玉杯盤附件乾隆御玩款

白玉龍王像墜,宋,高4.5cm,寬1.5cm。

白玉騎鳳仙人,宋,高7.8cm,寬5.4cm,厚2.2cm。

白色玉質,立體圓雕高髻簪花仙人騎坐於鳳鳥之背,袍袖飛揚。鳳身下承流雲,鳳尾鋪展如花。鳳尾及流雲均雙層透雕。鳳翅滿飾平行陰刻線,並以一條橫陰刻線分割。這都是典型的宋代玉雕特徵。

此玉雕表現的是「弄玉乘鸞」的故事。據漢劉向《列仙傳》記載,秦穆公時有名蕭史者,善吹簫。穆公之女弄玉對他十分仰慕,下嫁與蕭史為妻。蕭史教弄玉鳳鳴。穆公因此為蕭史、弄玉築鳳台。二人居鳳台數年,一日雙雙乘鳳而去。此故事在後世引申為求得佳偶或女子升仙。以此為題材的玉雕作品,甚為罕見,目前僅見此一例。

本器玉質瑩潤、碾琢精美、拋光細膩、造型別緻,是宋代玉雕的上乘之作。

白玉雙立人耳禮樂杯,宋,高7.5cm,外口徑11-11.4cm,足徑4.5cm。清宮舊藏。

杯白玉制,圓形,口微外撇,壁較厚。內壁凸雕32朵雲紋,外壁飾禮樂圖,凸雕10人,或持笙、笛、排簫、琵琶等樂器演奏,或歌唱。杯兩側各雕一立人為耳,其人手扶杯口,足踏雲朵。

安徽的宋墓中曾出土過銀質禮樂杯,與此杯類似。此杯之造型在宋、元時期極為流行。這件玉杯進入清代宮廷時間較早,深受乾隆皇帝的喜愛,在清宮遺存玉器中有乾隆時期的仿製品。

青玉雙鶴佩,宋,長6.8cm,寬4.3cm。清宮舊藏。

質似白玉,微帶青色,鶴頭相對,雙鶴翅爪相接,作展翅欲飛狀。上部有孔備穿系,知是佩飾。

這件寓意祥瑞的雙鶴佩的製作,受道教影響,並反映出宋代道教的發展。宋代道教影響的擴大同某些帝王崇尚道教有關。史書記載宋徽宗好道教,並把鶴作為祥瑞之物。玉雕中對稱動物布局淵自唐代,但這種雙鶴題材卻是自宋代逐漸增多的。

玉環托花葉帶飾,宋,直徑6.5cm。清宮舊藏。

作品為白玉製作,表面有褐色斑。圓形,多層次,下層為一圓環,上層鏤雕花卉,似為百合,中部兩朵花交錯,周圍飾葉、花,葉上用深、淺兩種陰線表現出花葉的筋、脈,圖案簡練緊湊。左側近環處露一孔,以備穿帶。

此帶飾的圖案為典型的宋代花卉圖案,主要特點為花葉簡練緊密,花及葉的數量不多,用大花、大葉填滿空間,圖案表面少起伏,葉脈以細長的陰線表現,在透雕的表現方法上注重圖案的深淺變化而無明顯的層次區分。

玉舉蓮花童子,宋,高7.2cm,寬2.8cm,厚1.1cm。清宮舊藏。

玉呈暗白色,雕一童子,著細袖衫、肥褲,外罩一長馬甲,馬甲上刻方格「米」字紋。童子頭向左側,露右耳,雙手舉蓮花一枝,花朵置於頭頂。

作品為宋代玉童子的典型形象,五官表現簡單,以少量的短弧線表示衣紋。衣、褲、馬甲等裝束在同類作品中多有出現。唐代時,器物中已有荷蓮童子圖案,宋以後,這類玉雕童子日多,作品有「連生貴子」的含義,寓意吉祥。

玉孔雀銜花飾,宋,長7.6cm,寬3.8cm。清宮舊藏。

花飾玉色青白,有赭色斑,為半圓形玉片,其上透雕孔雀銜花圖案。圖案主體為孔雀,孔雀回首,拖尾,展翅,口銜花枝,枝上有花兩朵,品種不同。

花鳥類玉器在宋、遼、金的考古發掘中多有出土,其中不乏鳥翅一隻伸開、另一隻下折的造型,這種鳥銜花玉飾是宋代較流行的樣式。北京房山石棺墓出土有孔雀形玉髮飾,孔雀之尾端帶有半月狀透空孔洞,同此件作品孔雀尾部的表現相同。此件作品較一般宋代花鳥玉佩更為精緻,據其形狀,可能是一種嵌飾。

玉松陰聽泉圖山子,宋,長10.5cm,高9cm,厚4.5cm。清宮舊藏。

玉質青白色,含有較重的赭、褐色斑。隨玉料外形雕山林景色,正面山林中,松樹下,一老人坐於石上,衣帶似解,左手扶膝,右側置一葫蘆,一侍童立於身旁,雙手捧杯。一小溪順勢而下,上游一鹿俯首而立。山子背面雕大葉柞樹。作品中山石用孔洞透空之法雕出,小溪則以集束折線表示,人物衣紋簡單,為宋、元時期玉器風格。觀松下之人,非農非儒,閑散洒脫,作品表現的是一種富裕的山林生活。

玉松陰聽泉圖山子背面

玉魚蓮墜,宋,長6.2cm,寬4cm,厚0.6cm。清宮舊藏。

玉色白,表面有赭黃色斑。魚小頭,長身,無鱗,魚身彎成弧狀,昂首,尾上翹,鰭短而厚,共6片,其上有細陰線。魚身旁伴一荷葉,長梗彎曲,盤而成環,可供穿繫繩。

西周以後魚類玉器數量銳減,唐代又有回復,宋代佩魚之風又盛,出現了較多的玉魚,樣式、種類不一,或與荷蓮、茨菇相伴,或僅單條魚,或無鱗,或飾橫向水線,或飾網格紋。此風一直延續到元、明、清時期。荷花與魚相併含有連年有餘之意,是吉祥圖案的一種。

玉雲龍紋爐,宋,高7.9cm,口徑12.8cm。

爐青玉質。體圓形,侈口,無頸,垂腹,圈足外撇,兩側對稱飾獸首吞耳。通體以「工」字紋為地,上飾游龍、祥雲和海水紋。器內底陰刻乾隆七言詩一首:

何年廟器贊天經,刻作飛龍殿四靈。

毛伯邢侯異周制,祖丁父癸似商形。

依然韞匵閱桑海,所惜從薪遇丙丁。

土氣羊脂胥變幻,只余雲水淡拖青。

末署「乾隆戊戌孟秋御題」。

宋時,受理學「格物致知」思想的影響,文玩鑒賞成為時尚,對三代青銅器的研究也頗有成果。於是宋代的玉器形制便又多出了一個類別,那就是仿古青銅器玉器,簡稱仿古玉器。本器即以青銅簋為藍本,但在器型和紋飾上多有增損變化,玉料也不是黃色。

本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歡迎關注[飾迦]微信公眾號:shjia2017

「飾迦」致力於原創古董首飾設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飾迦 的精彩文章:

精美絕倫!清代皇后的藝術與生活文物展在美國舉行
古玉鑒定技巧,必看!

TAG:飾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