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個人想要有所成就除了才之外還需要什麼?蘇軾一語道破

一個人想要有所成就除了才之外還需要什麼?蘇軾一語道破

(本文是沉香讀蘇軾的第9期)

歷經四個月的長途跋涉,蘇軾一家人於1060年的二月抵達京師。以他們當時的財力,當然買不起京師的房子,只能租房居住,全家做起了北漂。

是年五月,蘇軾被任命為河南省福昌縣主簿,也許是嫌官小,蘇軾並沒有赴任。按照規則,進士及第的起點也就如此,如果想起點更高,那就要必須參加更高一級的考試——制科。

制科也是科舉的一部分,不定期舉行,必須由朝廷大員舉薦才可參加,只有進士或者名士才能參加。於是,歐陽修、楊畋推薦蘇軾兄弟參加材識兼茂明於體用科。

一面準備制科考試,一面結交志同道合,蘇軾在京師的日子看似悠閑,實則波濤暗涌。京師既是名利場,也是角斗場,波詭雲譎的現實里蘇軾該如何守住自己的本心?

是年秋,京師發生了一起風波。翰林侍讀學士劉敞因仗義執言和台諫官員發生了齟齬,受到同僚的一致排擠,主動請求出守永興軍,以翰林學士充永興路安撫使。

劉敞是當時的名士,學識淵博,歐陽修說他「自六經百氏古今傳記,下至天文、地理、卜醫、數術、浮圖、老莊之說,無所不通」,為人正直,敢於直言。

蘇軾和劉敞並無深交,但在劉敞被排擠出京時,他卻不顧個人的政治前途,給劉敞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上劉侍讀書》,大談特談何為真正的人才,其中有云:

軾聞天下之所少者,非才也。才滿於天下,而事不立。天下之所少者,非才也,氣也。何謂氣?曰:是不可名者也。若有鬼神焉。而陰相之,今夫事之利害,計之得失,天下之能者,舉知之而不能辯。能辯其小,而不能辯其大,則氟有所不足也。夫氣之所加,則己大而物小,於是乎受其至大,而不為之敬,納其至繁,而不為之亂,任其至難,而不為之夏,亨其至樂,而不為之盪。是氣也,受之於天,得之於不可知之間,傑然有以蓋天下之人,而出萬物之上,非有君長之位,殺奪施與之權,而天下環向而歸之,此必有所得者矣。多才而敗者,世之所謂不幸者也。若無能焉。而每以成者,世之所謂天幸者也。夫幸輿不幸,君子之論,不施於成敗之間,而施於穹逢之際,故凡所以成者,其氣也,其所以敗者,其才也。氣不能守其才,則焉往而不敗?世之所以多敗者,皆知求其才,而不知論其氣也。

蘇軾認為,天底下最為缺少的不是才,而是氣。那麼,什麼是氣呢?它沒有具體的形狀,卻決定著一個人的成敗。

很多時候,我們都知道一件事情的利害,和計謀的得失,卻很難做好;即使做了,也只能做點小事,難以有大成就,這就是因為氣不足。

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龐然大物,擁有了氣,就能夠卓然於萬物之上。凡是有所成就的,都是氣在起作用;凡是失敗的,都是因為迷信才。

如果一個人的氣不能控制才,光憑著才行事,哪能不失敗?世上失敗的人比比皆是,都是因為只知道求才而不懂得論氣。

雖然蘇軾始終沒有明說究竟何為氣,但結合後文以及文意,我們不難猜出,蘇軾所謂的氣和孟子的浩然之氣一脈相承,還包含了格局、氣度、氣節。

文章後半部分,蘇軾直言不諱的指出:劉敞就是才氣兼具的大才,一定能夠有所作為。在劉敞最為沮喪的時候,身為晚輩的蘇軾送上了最堅定的支持。

這就是蘇軾任性的地方,只要認為是對的,就不計利害的去做。所以,能夠和蘇軾成為真朋友的,只有君子,沒有小人,因為小人看不懂他的行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沉香藝文志 的精彩文章:

當史思明遇上心理學家李光弼,能被氣出精神病
罕見大豐收,皇帝問農民「你高興嗎」農民說「不高興」

TAG:沉香藝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