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太平天國傳奇謀士:建議石達開取代天王之位,後不知所蹤

太平天國傳奇謀士:建議石達開取代天王之位,後不知所蹤

石達開是太平天國首義五王中最年輕又最有將才的人,後人曾評價他是「中國歷代農民起義中最完美的形象」。他之所以一度名聲顯赫於諸王,在於他手下有三大「天侯」,即參天侯黃玉琨(石達開老丈人)、衛天侯曾錦謙,還有一人是誰你們知道嗎?此人是石達開的第三位得力幹將,心腹謀臣,一度做到翼王之下萬人之上的翼王府元宰,在石達開被洪秀全猜忌受困天京不得外出帶兵時,他一度勸說石達開南面稱制,在石達開敗於廣西慶遠府時不知所蹤,坊間傳言他叛變入四川投靠了駱秉章並獻策擒拿了翼王。他是誰?他就是今天的主人公——翼王的元宰張遂謀,又叫張瞎子,又或叫先天燕張遂謀。

張遂謀是廣西平男人,天生近視,因此別人習慣叫他張瞎子。從石達開金田辦團練起即追隨翼王,從小兵做到太平天國的春官正丞相,為人深沉多謀,被翼王倚為腹心,位僅在參天侯黃玉琨、衛天侯曾錦謙下。參天侯和衛天侯死後,張遂謀一度做到翼王府的元宰,成為翼王府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掌權者。但是,張遂謀在石達開出走天京後在廣西慶遠府休整期間不知所蹤,坊間多有傳言他投靠了四川總督駱秉章。至於他是怎麼死的,不得而知,但是有一點事實是,他在石達開身邊時,石達開是勝多敗少,而他失蹤後,石達開敗多勝少,最終死於非命。

言歸正傳,為何我們題目中說張瞎子屬於太平天國的傳奇謀士呢?在石達開被天王洪秀全猜忌打壓和軟禁時他對翼王的計策即可看出張遂謀確實有些料,具體是怎樣的情況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1856年對於太平天國來說,既是最輝煌的一年,也是最殘酷的一年。這一年石達開西征及湖口大捷迫得曾國藩一度想跳水自盡,圍困天京的江南、江北大營也是被打得潰不成軍,太平天國軍事在這年達到鼎盛。但1856年底的天京事變,天王洪秀全先是密詔北王韋昌輝入京殺掉東王楊秀清,後又以北王濫殺處死了韋昌輝和燕王秦日綱,致使太平天國損失慘重,首義五王僅剩排在末位的翼王石達開。天京事變為清軍重新包圍天京製造了良好的時機,太平天國從最輝煌的一年一下子掉到谷底,洪秀全不得不迎接翼王石達開回京輔政。經過翼王的努力,軍心和民心很快得到穩定,太平天國形勢因此而出現了轉機。在眾人的擁護下,天王被迫封翼王為「電師通軍主將義王」,翼王變義王,地位更尊崇。

但洪秀全為了維護自己的獨尊地位,錯誤地吸取天京變亂的教訓,對石達開疑心重重,不僅不予重用,反而用自己的兩位庸才哥哥安、福兩王去牽制他。這就使忠心耿耿的石達開害怕自己重蹈楊秀清、韋昌輝之舊轍,不得不於1857年6月率部出走天京。石達開為什麼在天京受到壓制時想到離京出走?是誰在翼王困境中給他出「出走天京」的主意?他就是先天燕張遂謀,太平天國的春官正丞相。

當時洪秀全迎石達開回京輔政,天國朝內外合舉翼王提理政事,皆大歡喜,唯獨天王「有不樂之心」,開始專用自己的兄弟洪仁發、洪仁達,並封他們為安王、福王。這兩個庸才不僅無功而受祿,而且干預朝政,對石達開一舉一動都進行監視和限制。面對此種形勢,翼王心腹謀臣張遂謀曾一針見血地道出了石達開的困境:「身負震主之威,體兼高人之德,而勢在人臣之位」,並指出石達開欲盡忠而不忠的無奈,「雖欲效股肪之力,竭忠貞之節,其可得乎?」因此,張遂謀向石達開獻策「廢天王於深宮,誅諸洪於列朝,然後請旨上帝……南面稱制」,以架空進而取代天王洪秀全。忠義的石達開當然嚴厲拒絕了張遂謀的建言:「予惟知效忠天王、守其臣節」。

儘管石達開慷慨陳詞,但困境始終在。擺在石達開面前的只有三條路:一是委曲求全;二是取代天王;三是率部出走。張遂謀智慧地看到,石達開當時的困局和有利條件,他曾多次挑動石達開:「王得軍心,何鬱郁受人制?中原不易圖,曷入川作玄德成鼎足之業?」就石達開來說,文武雙全、雄才大略的他不可能委曲求全,否則遲早會成為楊秀清、韋昌輝第三,取代天王為忠義厚道的石達開所不取,最終石達開選擇了離開天京另謀發展的道路。

石達開在困境中之所以決定出走,多為張遂謀建言所致,而翼王也對這位心腹謀臣信任有加。石達開出走天京後,封張為先天燕,一直帶著張遂謀在身邊「行動皆與俱」,佔領廣西慶遠府(現宜州市)時開府封功臣,張遂謀被封為元宰,「位諸將上,翼王之下,一人而已」,地位可謂尊崇。但石達開離開慶遠府後,張遂謀不知所蹤。坊間傳言他投靠駱秉章並獻策擒拿了翼王。你認為從金田起義就一直追隨翼王的張遂謀會是叛徒嗎?說說你的理由,一起討論。

本文由「縱橫國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漲知識,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縱橫國史 的精彩文章:

太平天國國運之戰:兩萬精銳全部陣亡,翼王難挽危局
清軍五次入寇中原,唯兩大戰將敢正面迎敵,卻都被崇禎坑死

TAG:縱橫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