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當增生/結節/息肉找上了你,這樣做才能與它們「和平共處」

當增生/結節/息肉找上了你,這樣做才能與它們「和平共處」

結節、增生、息肉、囊腫……

看到體檢報告單上這些辭彙,不少人會先上網查查它們是什麼意思。

查詢結果

看見這些查詢的結果,很多人慌了:這些「病」是癌症先兆嗎?醫生為啥沒給開藥,是治不了嗎?

收起你慌亂的心,熊小知(微信內搜索「生命時報」關注,每周日準時更新)這就一一詳解,體檢報告上出現這些字眼怎麼辦。

體檢結果異常,預示癌症嗎?

了解體檢報告里這些字眼的含義,才能既不過度擔憂,也不放過疾病的蛛絲馬跡。

乳腺增生

好習慣就是「

解藥

體檢中,有七八成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主要表現為乳房疼痛(經前加重)、乳房腫物等,大多數不會癌變,也不需要藥物治療。

良好的生活習慣是緩解乳腺增生、不讓其繼續惡化的「解藥」。

學會在緊張的生活工作中自我疏導和調節,放鬆情緒、勞逸結合。

適當進行戶外活動,散散步、跳跳操。

多吃蔬果,少吃肥肉和脂肪,戒煙限酒,注意控制體重。

提示:乳腺增生比較嚴重,或者伴發了囊腫,最好遵醫囑半年做一次彩超,以便儘早發現疾病。

囊腫

有些會自己消失

囊腫有點像長在身體里的「水泡」,惡變的可能性很小,一般不超過5%。

除了頭髮和指甲等部位,人體各處都可能長囊腫,其中肝囊腫、卵巢囊腫、腎囊腫等比較常見。

肝囊腫

大多數肝囊腫「體型」較小,直徑一般不超過3厘米,沒有癥狀、也摸不到腫塊的,可能跟人「和平共處」一輩子。

體檢發現小的肝囊腫,可以抽血查甲胎球蛋白,排除肝癌的可能,並每年做1~2次B超「監視」它。

直徑大於5厘米的肝囊腫,可能壓迫周圍器官,引起食慾減退、噁心嘔吐等癥狀,需要及時治療。

卵巢囊腫

卵巢囊腫多為良性,常發生於15~50歲的女性,惡變率較低。發現卵巢囊腫後,建議先觀察2~3個月。

生理性囊腫多在單側,直徑一般小於5厘米,通常可自然吸收。如果在這期間囊腫消失了,通常不需要治療。

如果囊腫持續存在或長大,就有可能是腫瘤,需要手術治療。

腎囊腫

小於5厘米的腎囊腫,像肝囊腫一樣定期檢查即可;大於5厘米,就需要及時到醫院治療。

結節

大部分是良性的

結節是種長在皮下的、圓形或橢圓形的「團塊」,一般體型較小,乳腺和甲狀腺結節最常見。

甲狀腺結節

甲狀腺結節高發於30~50歲的女性,但良性結節占絕大多數,一旦確診應及時做彩超檢查。

多發性甲狀腺結節,遵醫囑可定期複查即可;單個生長、堅硬不疼痛、長得快的結節比較危險,可能需要進行甲狀腺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來診斷。

乳腺結節

乳腺結節90%以上都是良性的,惡性情況比例非常低。不過,發現乳腺結節,最好到醫院就診,通過彩超、鉬靶照相等檢查明確是良性還是惡性。

息肉

小於2厘米不用處理

息肉是一種良性腫瘤,上到鼻腔、聲帶,下至直腸、宮頸,均可有息肉出現。息肉的處理方式,與其的大小、形態有關。

直徑小於2厘米:體積較小、帶蒂的炎性息肉,不會發生癌變。

沒有癥狀,定期複查,及時了解病情變化並處理即可;有癥狀、複查期間長得較快,要及時手術。

直徑大於2厘米:及時切除,是防止其癌變的最有效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符合這5個特點的息肉,比較危險:1.腺瘤型息肉;2.菜花型、寬基廣蒂息肉;3.短期內增長得非常迅速;4.有家族史;5.患者年齡小於50歲。

包塊

不疼不癢才要警惕

包塊是一種長在體表的腫塊,大多發生在頸部、胸部、背部及四肢等處,長時間受刺激也有轉變為癌症的可能。

體表可以摸到的包塊,多半是炎性包塊或良性包塊等,只需要定期監測即可。

良性包塊

一般體積比較大或者變異不定,甚至自行消失,且呈規則圓形、表面光滑、質地柔軟,固定在一處不會上下遊動;同時,如果按壓包塊,還會有明顯的疼痛感。

炎性包塊

通常會有局部的紅、腫、熱、痛,最後化膿潰破或自行消退,而且常伴有局部疼痛、白細胞計數升高等炎症跡象。

不疼不癢的包塊

不疼不癢、沒有癥狀的包塊相對來說更危險。中老年朋友體檢時發現包塊,要引起高度重視,最好及時治療。

體檢中,有些項目不能「省」

如果在體檢時,怕難受、怕尷尬,或者怕花錢,就拒絕「套餐」中的某些項目,可能會給癌症留下可乘之機。

下面這些項目,體檢的時候不能「省」。

肛門指檢

肛門指檢既難受又難為情,是很多人都會拒絕檢查的一個項目。實際上,肛門指檢除了檢查痔瘡外,還能檢查是否有直腸癌的病變。

經陰道超聲

和肛門指檢一樣,經陰道超聲也有些讓人難為情,一些女性可能因此拒絕。

其實,這項檢查是B超的「升級版」,能及時發現宮外孕、子宮腫瘤、陰道良性腫瘤等疾病,且做檢查的女性不需要再憋尿。

需要提醒的是,這項檢查需要避開經期。實在接受不了也不要拒絕,可以跟醫生協商換成普通超聲。

胃鏡

胃鏡檢查,在大多數人眼中等同於「痛苦」,因此在體檢中,只有不足1%的人會選擇胃腸鏡。

實際上,工作時間長、壓力大、生活不規律、飲食不規律的人,比較容易發生消化道疾病。胃鏡檢查,不僅能發現胃部的早期病變,也是篩查胃部腫瘤的有效手段之一。建議40歲以上的人,每兩年查一次。

腫瘤標誌物

有些人為省錢,體檢只做一些基本的血尿常規,這對於防範腫瘤是遠遠不夠的。

體檢中心在體檢套餐中,腫瘤標誌物這一項並非全部覆蓋。

AFP(甲胎蛋白)對肝癌具有特異性診斷價值,肝臟不好的患者要監測。

PSA(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對前列腺癌的診斷具有很高的價值,中老年男性要關注。

腫瘤標誌物CA199、CA125、CA153等,對消化道腫瘤、婦科腫瘤、乳腺腫瘤的檢測均有重要意義,家人如果患過這方面的腫瘤,建議在體檢中加上這些腫瘤標誌物。

最後,熊小知再提醒一句,如果體檢報告上寫有「建議門診檢查或隨訪」,一定要到正規醫院進一步檢查。畢竟生命只有一次,就算查出的「病」很平常,只有萬分之一癌變的可能性,我們也賭不起。

本期編輯:張傑 美編:靳豐華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LT0385

合作垂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據說睡前忘記做這件事的人,容易患上「慢性咽炎」
結束了45年的生命旅程,他的器官讓5個人重獲新生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