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的隆中對有致命錯誤?為何說它註定了劉備的覆亡結局?

諸葛亮的隆中對有致命錯誤?為何說它註定了劉備的覆亡結局?

文/王凱迪

諸葛亮在南陽卧龍崗上給劉備定下的軍事發展戰略-隆中對,數千年來都被世人奉為經典,並將劉備政權前期的快速崛起歸功於這項前期謀劃。實際上,隆中對戰略一出,劉備政權的最終覆亡也就被早早註定。

隆中對內容的前半段是對當時時局的前瞻性分析,指出了各個勢力的實力對比。其中對曹操政權的描述是:「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這一點上諸葛亮確實清晰地了解了當時曹軍的強盛情況,但是明顯缺乏對於曹操政權發展動向與內在危機的認識。

當時的曹操政權目標明確是統一天下,無論任何人都必須面臨與之爭鋒的局面,而關中地區的西涼軍則是曹操的肘腋之患,當時的馬家軍屯兵關隴,勢力十分強盛,劉備在後期吞併荊州蜀地的作戰中並沒有在外圍有效呼應馬家軍對曹操的制約,導致關隴皆為曹屬。

另外,諸葛亮提出孫權據有江東,不可圖之卻可以為援,卻緊接著就提出荊州可取,則一個更大的戰略錯誤就出現了,孫吳在長江下游揚州之地,從孫堅時代開始就對荊州虎視眈眈,原因則是要保證江東無虞則必然要收取荊州來對抗北方的入侵。

既然東吳對荊州勢在必得,那麼諸葛亮想要在佔據荊州的同時保證東吳這個援兵,便是絕不可能。從之後雙方在荊州的你來我往就可以看出,東吳勢必不會在荊州上罷休,諸葛亮的荊州戰略從一開始就為後來呂蒙渡江,關羽敗走埋下了伏筆。

後半段則是對未來戰略的通盤考量,諸葛亮率先拋出了「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的論點,然而,這樣的立論並不準確,漢高祖並未真正以益州為立足之地,從灞上撤軍到重新奪取三秦,劉邦僅僅是在漢中停留了不到半年之久,主要目的也是修整軍力,迅速再戰,遠遠算不上「因之已成帝業」。諸葛亮讓劉備佔據蜀地恰恰是將這個新生的強力軍政集團核心置於巴蜀這一守成之地,其後果可想而知。

最後,諸葛亮制定的宏偉計劃是一旦天下有變,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該計劃雖然看起來順利成章,但是細思卻難以實現。出荊州北上之軍直至河洛,則要在黃淮平原上面對曹操的精銳騎兵,以步兵、水軍見長的關羽軍隊一旦出漢水流域便極難推進,更不要說還要面對東方孫吳的威脅,相當於以荊州一州面對中原與江東數州。

另一路出蜀的軍隊自然面臨軍糧難以持久的問題,再加上關中地區曹軍可以獲得來自涼州的軍力補給,所以同樣難竟全功。由此看來,隆中對是諸葛亮的理想主義構想,雖然在早期取得成功,但也給劉備軍團帶來了不可避免的失敗。

參考文獻:1.後漢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清史研究 的精彩文章:

這才是漢文化的超級迷弟!拓跋鮮卑為何能夠順利漢化?
秦始皇為何不冊封諸侯王?

TAG:明清史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