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今天我們都在用簡體字,要從「牛」、「魚」說起

為什麼今天我們都在用簡體字,要從「牛」、「魚」說起

老人講,「牛」「魚」二字寫反了。牛有四條腿,但「牛」字卻只有一條尾巴;魚沒有腿,「魚」字(繁體魚字)卻分明畫出了四條腿。「牛」讀「魚」,「魚」讀「牛」就對了。

這引出一個傳說。上古黃帝時期,倉頡為黃帝的史官。當時,「結繩記事」已經跟不上黃帝和自己「5+2」「白加黑」的工作節奏。為了發明一套更為高效便捷的記事方法,倉頡日思夜想,直到他看到了動物的腳印——叮!靈感由此而來,這才發明了文字。一時間,鮮花和掌聲紛至沓來,倉頡開始飄飄然,造字也開始馬虎了起來。「魚」「牛」的錯誤也就出現了。

當然,倉頡造字只是傳說,如果真有其人,文字也不是他一個人造出來的,而是集前人智慧之大成,正如燧人氏發明鑽木取火、有巢氏發明巢居、神農氏教人種植養殖一樣,其實都是一代又一代的原始人在短的可憐的壽命中摸索積累出來的。

文字出現之前,不得不說的就是「結繩記事」了。

結繩記事是原始人類記錄信息的一種方法,在繩索之類的東西上打結來記錄數字,或表達某種意思。

原始社會發展水平很低,人類生活當中沒有傳遞複雜信息的需求。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的生活開始熱鬧起來,有日常記數的需求了,不然小明和小剛會因為到底誰打的兔子多而鬧矛盾了;同時部落之間的交易也必須有所記錄,不然小刀幫和斧頭幫會因為某一方的死不承認而大動干戈的。於是,結繩記事出現了。(繩子:為什麼是我?)有趣的是,結繩記事不僅限於我們華夏民族,也存在於世界上許多民族的史前階段,比如古代的埃及、波斯、美洲等地區。

結繩記事可以通過打結來記數,也可以通過選用不同材質、顏色等來記事,在它剛剛誕生的初期,完美的取代了口語的傳播方式,但它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它不能和語言完美的結合起來,想要讀懂繩結代表的事情,必須要經過翻譯官翻譯出來。初學者表示:記數可以,但記事一點都不直觀。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部落首領需要有人記錄下來自己的言談舉止,部落之間的接觸記錄需要存檔隨時翻閱,人和人之間需要溝通交流傳遞信息,等等。如果要滿足當時人類社會日益增長的信息記錄與交流的需求,那繩子打結打成珠簾也滿足不了。

馬克思教導我們,新事物必然取代舊事物。

畫圖記事脫穎而出,它逐漸演化成象形文字,並日趨完善。或許這中間有倉頡式的傑出人物對其進行了總結提升也說不定。象形文字作為結繩記事、圖畫記事等記事方法的整合,它的出現,加速了結繩記事等其他記事媒介的衰退。幾個符號就可以表達很多繩結才能表達的數量,幾個符號就可以表達出繩結所表達不出的事物的狀態、具體內容等等,同時簡單易懂,初學者表示很優秀。

有人說西方國家的文字是字母,沒有從結繩記事中演化出象形文字,和繩結一樣不直觀啊。且慢,字母文字,幾乎都可追溯到腓尼基字母,而腓尼基字母又都演化自象形文字。另外,消失的楔形文字也演化自象形文字。更不用說我們的簡體字也是古時候的象形文字演化而來的。

回到文章開頭,有人說,「魚」應讀牛,「牛」應讀魚,還有人說,「重」字表示千里,應讀出,「出」字是兩山相加,應讀重;「射」字含有「寸」「身」應讀矮,「矮」字含有「委」「矢」應讀射。對照一下甲骨文、篆文、隸書的演變,可以發現這些文字沒有弄反,只是演變的過程中有簡化或者偏差而已,而文字作為服務於人類的工具,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逐漸演變,不可避免。

漢字,作為一種語言工具,必須全心全意服務於當時的社會,必須向生產力的發展看齊,如同生產工具一樣,需要不斷完善、不斷進步。漢字主要歷經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等字體變化,比較重要的變革為小篆取代大篆、隸書取代小篆、簡體字取代繁體字。比如小篆取代大篆,秦始皇力挺「書同文」,於是小篆作為全國標準漢字取代了之前的大篆,隸書也獲得了認可。但整體來看,小篆仍然不便書寫,於是隸書伺機而動,開始發力,並且一發不可收拾,最終,隸書的橫豎撇捺取代了小篆的圓轉線條,也基本確定了漢字的結構。從此,漢字的圖畫屬性瞬間降低,符號屬性猛然增加。

整體來說,漢字的演變方向是書寫高效、便捷,比如隸書是篆書的簡化,行書和草書是隸書的簡化。直到上個世紀,漢字書寫起來仍然十分繁瑣,或許比較符合封建時代的工作節奏和文化普及政策吧。太平天國搞過一次漢字簡化運動,可惜亡國了。民國搞過一次漢字簡化運動,可惜夭折了。共產黨抗戰期間也搞過漢字簡化運動,可惜連年戰亂,推廣起來難度較大。與此同時,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間,還有一個不得不說的運動——廢除漢字。(漢字:我不想知道我是怎麼來滴,我就想知道我是怎麼沒滴。)當時的中國,一個曾經無比輝煌的國家,正被西方列強按在地上摩擦,導致一些國人心理落差太大,「文化自信」開始動搖,痛定思痛後,認為:要想救中國,必先除舊文化;要除舊文化,必先廢漢字!

錢玄同說:「漢字是記載孔門學說和道教妖言的符號,斷不適用於20世紀。」

傅斯年說:「中國文學的起源是極野蠻,形狀是極奇異,認識是極不便,應用是極不經濟,真是又笨,又粗,牛鬼蛇神的文字,真是天下第一不方便的器具。」

瞿秋白說:「漢字已經成為了殭屍。中國的語言要充分發展下去,要成為現代的,能夠適應廣大群眾的新的文化生活,就必須完完全全廢除漢字。」

魯迅說:「漢字也是中國勞苦大眾身上的一個結核,病菌都潛伏在裡面,倘不先除去它,結果只有自己死。」

(漢字拍拍胸口,表示心裡好怕怕)

在「廢除漢字」浪潮中,先有清末「切音字」,其次是民國時期的「注音符號」(「注音符號」作為漢字的輔助工具,目前仍為台灣地區小學語文必學內容;大陸地區自1958年推行漢語拼音方案以後停止使用,但在漢語字典等基礎工具書中對漢字注音時仍有標註。翻翻字典,就是「ㄅ」「ㄈ」「ㄋ」「ㄎ」這種符號啦。);後來便是風靡一時的「拉丁化新文字」。

簡單說,就是廢除漢字,只用拼音。這對掃除文盲是非常見效的,因為文盲會說不會寫,讓他們學拼音肯定比學漢字要容易的多。解放後,文字改革繼續,偉大領袖說:文字必須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分階段進行,先簡化,後拼音化。但漢字的拼音化是建立在漢字原有發音上的,同音字和同音詞以拼音形式出現,實在讓人頭大。最後我國放棄了拼音文字取代漢字的方案,漢語拼音現在只是作為漢字的輔助工具。

這方面,我們可以看看鄰國半島和韓國。半島文屬於表音文字,和漢語拼音一樣。公元3世紀左右,漢字傳入半島,成為了記錄半島語的主要工具。但畢竟是外來文字,半島語說起來和漢字不能一一對應,極不方便,15世紀,全新的拼音文字半島文被創造了出來,時稱「訓民正音」,但漢字仍然在使用。直到二戰結束,在民族主義的驅使下,半島和韓國先後開始主張廢除漢字,全面使用他們的字母文字,究竟好不好,誰用誰知道。

漢字從「廢除漢字」的運動中突出重圍,形成了今天我們所通用的簡體字。在需要迅速掃除文盲的當時,簡體字雖然不及拉丁新文字更容易學習,但較繁體字來說,簡體字的表現已經很出色了。漢字的簡化,持有支持、反對意見的人均有,理由也能說出一大堆。對於很難回頭的既成事實來說,討論固然重要,更現實的是,簡體字已經為小老百姓所欣然接受了。

作者:文溪,魚羊秘史特邀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讓區塊鏈告別非理性繁榮
被蚊子叮了別擦藥,塗點這個馬上止癢

TAG:科技日報 |